![]()
内容推荐 本书运用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DEA模型对中国2011~2015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了评价,并分析外部环境变量对生态效率值的影响。对比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生态效率,调整前后各省区市生态效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剔除外部环境变量和随机因素的影响后,全国的平均技术效率由0.345上升到0.483,平均纯技术效率由0.525上升至0.623,而平均规模效率则由O.724.上升至O.790。说明外部环境因素和统计噪声确实对生态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利用三阶段DEA模型得到的效率值更能反映各省区市实际的生态效率水平。 作者简介 牛建广,男,汉族,1978年6月出生,河北高邑人,博士,硕十研究生导师。2006年毕业于河北工程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2018年毕业于韩国圆光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至今在河北地质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先后主持和参与了4项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厅级项目2项,发表科研论文13篇,其中SCI、SSCI期刊论文2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研究方向为:工程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2 研究方法和内容 1.3 研究创新之处 第2章 生态效率理论及评价方法 2.1 生态效率的理论渊源 2.2 生态效率 2.3 生态效率评价方法 第3章 研究模型 3.1 DEA原理及其基本模型 3.2 随机前沿分析(SFA) 3.3 包含非期望产出的三阶段DEA模型 第4章 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实证分析 4.1 指标体系构建和数据来源 4.2 中国省际生态效率静态分析 4.3 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差异性分析 4.4 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Malmquist-Luenberger分析 第5章 中国省际区域生态效率的收敛性分析 5.1 全要素生态效率收敛理论假说 5.2 收敛模型、研究样本和数据来源 5.3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σ收敛分析 5.4 我国区域生态效率绝对β收敛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6.1 京津冀地区概况 6.2 模型构建 6.3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6.4 京津冀区域生态效率实证分析 6.5 小结 第7章 河北省生态效率评价研究 7.1 理论背景 7.2 河北省产业结构和生态安全现状分析 7.3 方法与数据来源 7.4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