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剪刀与女房东/双子座文丛
分类 文学艺术-小说-外国小说
作者 沈东子
出版社 漓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中国文坛上有一类特别的人,一类似乎散发着异
样光芒和特殊魅力的人。他们既是优秀的作家,同时
又是出色的译家。而作家和译家的双重身份让他们的
文学天地变得更加开阔,更加悠远和迷人,也更加引
人注目。
——高兴
后记
翻译规矩与创作自由
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写短篇小说,处女作《死表
》发表于1988年的《上海文学》,转眼已经30年了,说来
也巧,正是在那一年,我进入出版社工作,开始接触现当
代的外国文学作品。进社第一年我即参加编辑《青年外国
文学》双月刊,办杂志与出书略有不同,出版社主要编辑
出版大部头,而杂志发表的是短小精悍的作品,比如短篇
小说,长篇节选,散文诗歌,等等,我正是在编辑杂志的
过程中,阅读了大量同时代外国作家的精短小说。
如今回想起来,那是一本很有意义的杂志,主要发表
中青年译者的译作,是外国文学青年爱好者的园地,为了
加强与中青年译者的联系,当年秋天在桂林召开了全国文
学翻译研讨会,请来社科院外文所的专家和各地高校青年
才俊,犹记得大家聚集在灵渠旁漓江畔,朗诵译诗,交流
心得,场景仿若昨日。当年的与会者很多修成正果,成为
如今的译界翘楚。可惜的是杂志时运不济,第二年就停刊
了,成为翻译界和出版界的一段如烟回忆。此后我专注于
编辑书稿,变成名副其实的图书编辑,一编就是三十年,
在工作的闲暇时间开始尝试翻译小说。
写小说与译小说,完全是两回事。写作可以放任自己
的想象力,如天马行空般往来自在,写作的欢乐往往也体
现在这种驰骋的自由中。翻译就不一样了,必须严格忠实
于原著,哪怕感觉原著的行文自己并不喜欢,也得亦步亦
趋地译下去,不敢有越轨的念头,所以在创作和翻译之间
,我是更喜欢创作的。那么为什么还要翻译呢?除了想把
好作品介绍给中文读者,翻译同时也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我译过长篇小说,也译过一些现代派作家的短篇名作,如
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短篇集《都柏林人》,还有美国当代
短篇大家菲利普·罗思、约翰·契弗、马拉默德,非虚构
小说家卡波特等人的短篇佳构,这些小说手法不同,风格
各异,都多少具有现代主义文学的明显特征。对我的写作
有无形的影响。
从理论上说,译者应该寻找符合自己文字风格的作品
,仔细研读后再做翻译,直至找到最合适的作家,终生进
行研究。比如海明威的文字简洁,译文也应该追求简洁,
爱伦·坡瑰丽华美,译文也理当同样华美,这是最忠实的
译文。但要想真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这不过是一种理
想状态,在翻译实践中很难实施,一来我们的阅读量有限
,不可能觅尽春色再定佳偶;二来人生也有限,精力旺盛
的时间不过二三十年,所以选译的作家和作品,未必都能
心心相印,但既然选中了谁,就会全身心投入尽力译好,
就如同择偶,虽然找到的未必是最爱,但也要当作最爱去
对待。
优秀的译家对自己是有定位的,也即有所取舍,不是
什么都可以拿来译的,译小说的未必能把诗歌译好,反过
来,会译诗的不见得能译好小说,精明的译家会在文体上
有所选择。哪怕译同一种文体,比如译小说,也要找准最
合自己口味的流派,能译好某个作家,未必就能译好所有
作家,福克纳的愁肠百结与海明威的明快简洁,完全是两
回事,马尔克斯的魔幻与博尔赫斯的玄妙也有天壤之别,
如果交由同一个译家来译,再好的译笔恐怕也难传神。
一位译者适合译什么样的作品,除了编辑给出建议,
更重要的是译者自己要有判断,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心
里要有个准数,仅仅识得几个洋文,并不能保证可以成为
译家,做文学翻译的,未必译得了机械包装纸或药品说明
书,同样的道理,要想译好文学,首先得喜欢文学,找到
自己喜欢的作品或作家,像对待西洋猫那样宠爱那些西洋
文字,把它们渐渐汉化成中华猫。
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众多,有的繁缛,有的简明,译文
是否忠实,直接影响读者的阅读感,同时也影响中国作家
的写作。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外国文学的关系,是众所周知
的,几乎所有有成就的作家,都不避讳谈及外国作品对自
己创作的启发,有的作家,尤其是五四之后的现代作家,
同时也是通晓洋文的优秀译家。我个人比较喜欢文字明朗
的小说,晦涩的作品不好读,也不好译,需要深厚的双语
功底,但这并非是说,明朗的文字就好译,要想把明朗的
文字译得同样明朗,同样需要深厚的双语功底。
除了现代主义小说,我还译了一些悬念大家的作品,
比如科幻小说家布雷德伯里,悬念小说大师罗尔德·达尔
等,因为在阅读英文小说的过程中,感觉悬念小说最抓人
,篇幅也不长,一口气就能看完。在世界文学的格局当中
,悬念小说是一个独特的品种,如果说探案小说以抓到真
凶为结局,显示的是侦探的才智,那么悬念小说演绎的则
是内心的推算,引导读者去领悟人世间的种种玄机,更富
有诡异的魅力,像本书收入的《女房东》《恐怖岛》等小
说,都是闻名全球的经典名篇。
虽说写小说与译小说是两回事,但译小说自然会影响
到写小说,尤其是优秀的短篇小说,结构精巧,字字珠玑
,如传世藏品般值得回味把玩。现代派小说由传统小说演
变而来,除了追求精细的内心描写,在文句表达上也力求
简洁,对小说的结构则更加讲究,完全颠覆过往的
目录
总序 时光深处的矿藏 高兴
创作小说十篇
在冰岛等你
光裸的向日葵
云 儿
剪 刀
手 感
三种口味的包子
六万分之一
红苹果
一桶玫瑰酒
礼拜四
翻译小说十篇
[ 爱尔兰] 詹姆斯·乔伊斯
寄宿客栈
[ 美国] 伯纳德·马拉默德
黑色是我最钟爱的颜色
[ 美国] 杜鲁门·卡波特
你好,陌生人
[ 美国] 雷·布雷德伯里
碗底的果子
侏 儒
[ 瑞典] 帕尔·拉格奎斯特
沉落地狱的电梯
[ 美国] 克里斯蒂娜·诺贝尔·戈万
杀风的女人
[ 英国]H.G. 威尔斯
圆锥罩
[ 英国] 罗尔德·达尔
女房东
[ 美国] 威廉·萨姆伯洛特
恐怖岛
后记 翻译规矩与创作自由
精彩页
在冰岛等你

尚可在安的追怀仪式上认识了宁,这表明他是安的朋友,宁也是。当时他们说不上一见钟情,只是点头致意,相视一笑——在那种肃穆的场合,所有的情感都被裹上了黑色,相视一笑已经很不容易了,表明两人的心灵已经很默契,要知道这是他们第一次见面。后来便有了这趟结婚旅行,当然这是很后来的事了,其中还发生了很多别的故事。
不过他俩结婚后,只有一次提到过安,至少到目前为止是这样,这又说明无论是他,还是宁,都并不过于看重那位年轻美丽的死者,当然也有可能恰恰相反,因为过于看重而有意回避提到她。
回想起来安的追怀仪式是很特别的,据说很合乎她生前的品味。仪式在她常去的一间咖啡屋里举行,播放的是《安魂曲》,摆放的是鸢尾花,花束旁边搁着她的照片。这一切都是她的朋友们为她精心安排的,显得那么周全细致,好像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
照片上的安很沉静,也很陌生,至少他觉得是这样,好在脸上还有那丝讥讽的微笑,这一点是他熟悉的——他正是透过那种讥讽,感觉到
他认识安时,她已经不是处女了。
——早就不是了。她笑着说。
他是临近中午醒来时,听见她这样说的。
——介意吗?她又问。
他说他不介意,只是好奇罢了。
——我知道男人都是有些介意的,虽然嘴上不说。
他说他真的不介意,只是好奇,如果她真是一位混沌无知的小姑娘,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呢。
——你也没有资格介意。你什么时候失贞的呢?可能十八岁吧。
他说哪能啊,哪能这么早。
——可是你无法证明,对吧?一定是个老练的女人夺走了你的贞操。她说。
他笑了,用笑表示认可。
后来她进洗手间漱口去了,他们没再往下探讨这个话题。幸好没再往下探讨,否则还真得逼他去回想一些泛黄的往事,他望着墙上的那幅油画想。画上的花瓶里插着一束玫瑰,撒落的花瓣在阳光下显得格外殷红。
当然这世上无论是喜欢安的人,还是安喜欢的人,都不止他一个。
他们为她送上鸢尾花和《安魂曲》,说她如何如何喜欢凡。高和舒伯特,还夸赞她多么多么有气质,多么多么高雅等等。可是他并不记得她提起过凡·高或舒伯特。他只记得她喜欢肯德基,每次都会把鸡翅啃得精光。他想或许她跟他们在一起时,是喜欢舒伯特或者装作喜欢舒伯特的,而跟他在一起,她就喜欢睡懒觉,啃鸡翅,把那个不幸早天的奥地利作曲家给忘了。
他并不知道她有那么多朋友,要不是她死了,也见不着他们。她曾经不时提到过这个那个,可是口气很淡然,跟提到哪位时常在报上露面的政府官员也差不多,要是他们当中谁死了,她是不会去送花圈的。可是他们都来送她,而且神色都很肃穆,围坐在几只烛光闪烁的桌子前低声说话。只有他和另外一个女人站在一旁,看看他们,也看看安。
他站在一旁,是因为他到得最晚,里面光线黯淡,又不见熟人,只好站着。那个女人好像一直守在门边,守了一会儿,就走过来说:
——是尚可吧?你不认识我,我认识你。我们通过电话。我知道在这些人中,安最……看重你。
这个女人就是宁。
他听得出来,宁原先想说安最喜欢他,可犹豫了一下,把喜欢说成了看重。看重就看重吧,能被人看重也不容易呀,况且还是被安看重呢。
他点点头,问她叫什么。她说出了她的名字。
尚可和宁站在酒店十四层的一座阳台上,两人都没有说话,望着一阵一阵飘落的夏雨。他们终于没能避开安。安像一根引信,一根长长的引信,懒懒地逶迤在他们身后,无论他们走到哪里,她都尾随着,看上去好像只是一根细细的绳索,可是一旦被点着,就会进射出惊人的火花。
站在这么高的地方,好像位置很好,可是什么也看不见,四处都是同样高耸的大楼,在青灰的天色映照下,深色的窗玻璃全都泛着阴沉的光。不过要是你往下瞅,还是可以看见一些东西的。
下面有一条横街,两侧是典型的南方骑楼,在其中一座骑楼凸出的平台上,放着一盆红玫瑰。
那些个头瘦小肤色黧黑的南方人,正疾速穿行于墙面斑驳的骑楼下,如同蝼蚁一般匆忙。穿行于骑楼下,既可以避雨,又可以躲避阳光,还可以躲避目光,最适合于从事秘密活动了,怪不得当年革命总是首先在南方爆发。在这座城市你见不到伞花,一朵也见不到。那种色彩斑斓的伞花只存在于梦中。
他们站在阳台上,望着无伞的雨天,各想各的心事。那些雨滴随风飘落,黏附在阳台前的法式栏杆上,慢慢结成水珠向下滑动,滴落,晶莹的圆形渐渐被拉长,拉成椭圆,随后呈心形继续往下坠落,落向那条横街,落向那盆红玫瑰。P2-6
导语
“双子座”,著译两栖,跨界中西,沈东子短篇小说《美国》获“上海文学奖”,译著《呼啸山庄》《乌鸦》好评如潮。编辑的《在路上》《沙丘》《火的女儿》分获第五、六、七届全国外国文学图书奖。
《剪刀与女房东》收入了沈东子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各十篇,均为精致短篇。
序言
时光深处的矿藏
高兴
时光流逝,越来越容易陷入怀旧了。是老年的迹象在
显露吗?我生出警觉,却也无可奈何。思绪常常转向并停
留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久久地,久久地,以至于间或会闪
过一缕幻觉,仿佛重又置身于那个年代。回头想想,那真
是金子般的年代:单纯,开放,真实,自由,充满激情和
希冀,个性空间渐渐扩展,就连空气中都能感觉到一种积
极向上的氛围,闪烁着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光芒。
那时,整个社会都在倡导读书,鼓励思考、创造和讨
论,号召勇攀科学高峰。我个人真正的阅读正是从那时,
也就是从大学开始的。大学学习,紧张,而又充实。我们
那批学生都异常用功,都有着明确和持久的动力和目标。
在紧张学业的空隙,阅读,成为调剂和滋润,也有提高修
养的意图。吸氧般地读。如痴如醉地读。杂乱无章地读。
马不停蹄地读。总体上,诗歌作品读得多些,外国作品读
得多些。那时,如果有某部作品,尤其是外国作品即将问
世,消息会不胫而走,我们会连夜赶到王府井书店排队,
就为了能购得自己渴盼的书籍。漓江出版社的《西方爱情
诗选》就是以如此方式终于被我捧在手中的。还清楚地记
得那是个小开本,轻盈的样子,不到三百页,定价为八毛
钱,发行量竟达到了几十万册。于我,那可是本珍贵而亲
爱的书,几乎伴我度过了青春时期最美好的时光。
阅读过程中发现,中国文坛上有一类特别的人,一类
似乎散发着异样光芒和特殊魅力的人。他们既是优秀的作
家,同时又是出色的译家。而作家和译家的双重身份让他
们的文学天地变得更加开阔,更加悠远和迷人,也更加引
人注目。鲁迅,周瘦鹃,周作人,茅盾,沈泽民,胡愈之
,朱湘,赵景深,林语堂,戴望舒,朱光潜,郑振铎,冰
心,巴金,穆旦(查良铮),朱生豪,丰子恺,楼适夷,朱
雯,施蛰存,李健吾,冯至,卞之琳,徐迟,季羡林,陈
敬容,萧乾,袁可嘉,杨绛……都是这样的人。那是一份
长长的名单,也是一份闪光的名单,构成中国现当代文学
史上一个又一个独特的存在。谈到穆旦(查良铮)先生,我
们既会想起他无数的诗篇,也会想到他众多的译诗;谈到
李健吾先生,我们既会想起他创作的长篇《心病》,也会
想起他翻译的长篇《包法利夫人》;谈到戴望舒先生,我
们既会想起他写的那首《雨巷》,也会想起他译的洛尔加
的《海水谣》;谈到冯至,我们既会想起他自己的诗句“
我的寂寞是一条长蛇”,也会想起他译的里尔克的诗句“
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同样,当我们读到卞之琳先
生的《断章》,杨绛先生的《洗澡》,陈敬容先生的《老
去的是时间》等作家作品时,也绝对会自然而然地想到《
英国诗选》《堂吉诃德》《图像与花朵》等翻译作品。于
他们,文学写作和文学翻译,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补充和
丰富,最终融为一体,成为最完整意义上的创作。他们的
贡献是双重的,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他们的孤独也是
双重的,是孤独与孤独的拥抱、互勉和团结。他们照亮了
孤独,孤独反过来又照亮了他们。
有时,很难说他们的文学写作和文学翻译,孰轻孰重
。特殊的历史缘由,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曾出现过断裂,
甚至空白。恰恰就是在几个关键的时刻,他们的贡献和意
义突显。远的不说,就说上世纪五十年代,正当百事待兴
之时,当卞之琳将莎士比亚,陈敬容将波德莱尔,徐迟将
惠特曼,萧乾将哈谢克用汉语呈现出来时,会在中国读者
心中造成怎样的冲击和感动。同样,上世纪七十年代末,
当人们刚刚经历荒芜和荒诞的十年,猛然读到李文俊翻译
的卡夫卡,李野光翻译的埃利蒂斯,袁可嘉翻译的叶芝,
王佐良和郑敏先后翻译的勃莱,会感到多么的惊喜,多么
的大开眼界。那既是审美的,更是心灵的,会直接或间接
滋润、丰富和影响人的生活,会直接或间接打开写作者的
心智。时隔那么多年,北岛、多多、柏桦、郁郁等诗人依
然会想起第一次读到陈敬容译的波德菜尔诗歌时的激动,
莫言、马原、阎连科、宁肯等小说家依然会想起第一次读
到李文俊译的卡夫卡《变形记》时的震撼。我曾在不同场
合说过,文学翻译曾引领不少中国作家走过了一段必要的
路程。没有读到福克纳和马尔克斯,很难想象莫言的写作
会走向哪条路数。没有读到转化成汉语的外国诗歌,同样
很难想象北岛多多们会成为什么样子。
这些有着异样光芒和特殊魅力的前辈甚至影响了我的
人生走向。我在大学学习罗马尼亚语。小语种,人才稀缺
,原本有着众多的选择。但我毕业后,没去外交部,也没
去经贸部,而是来到《世界文学》编辑部工作。当然是我
自觉的选择。当然出于文学热爱,或者说是前辈影响的结
果。从小就在邻居家里见过《世界文学》这份杂志,三十
二开,不同于其他杂志,更像一本书,有好看的木刻和插
图。早就知道它的历史和传统,也明白它的文学地位和影
响。有很长一段时间,我索性称它为鲁迅和茅盾的杂志。
不少名作都是在这份杂志上首先读到的。以前绝没有想到
,有一天,自己竟然也能成为《世界文学》编辑队伍中的
一员。我曾在一篇文章中描述过当时的激动和自豪:
我所景仰的冯至先生、卞之琳先生、季羡林先生、戈
宝权先生等文学前辈都是《世界文学》的编委。这让我感
到自豪。记得刚上班不久,高莽主编曾带我去看望冯至、
。卞之琳、戈宝权等老先生。在这些老先生面前。我都不
敢随便说话,总怕话会说得过于幼稚,不够文学,不够水
平,只好安静地在一旁听着,用沉默和微笑表达我的敬意
。冯先生有大家风范,声音洪亮,不管说什么,都能牢牢
抓住你的目光。戈先生特别热情,随和.让人感觉如沐春
风。卞先生说话声音很柔,很轻,像极了自言自语。但口
音很重,我基本上听不懂,心里甚至好奇:如果让卞先生
自己朗诵他的《断章》,会是什么样的味道?
供职于《世界文学》之后,一直在苦苦寻觅理想译者
。在我看来,理想译者就是有扎实的外文和中文功底,有
厚重的文学修养和高度的艺术敏感,有知识面,有悟性、
才情和灵气,同时又对文学翻译怀有热爱和敬畏之情的译
者。最最理想的译者就是那些既有翻译实力,又有写作才
华的译者。他们是译者中的译者。我因此满怀敬意和感恩
,一次再一次地想到查良铮、李健吾、冯至、丰子恺、卞
之琳、陈敬容、袁可嘉、杨绛、高莽、屠岸等先贤。令人
欣喜的是,这些先贤开创的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延续。我因
此满怀喜悦和欣赏,不禁又想到了西川、姚风、黄灿然、
~*-T-、李笠、汪剑钊、程巍、树才、田原、袁伟、石一枫
等同道。而作为写作者,这些先贤和同道显然又更加开明
,开阔,先进,智慧,无拘无束,同时个性十足。
这些特殊的人已然形成了一座座特殊的富矿。该如何
从诗意和学术的高度来发掘和开采这一座座的富矿?漓江
出版社“双子座文丛”对此有着美好的意图:
文坛写书者多,译书者也不少,但著译俱佳的不多见
。创作与翻译并举,在世界文学史和民国以来的汉语文学
界均有详例,一批人中佼佼在创作大量优秀文学作品的同
时,还向国内读者译介了诸多外国作家的作品。既是传统
文化的传承者,又是异域文化的绍介者。出版“双子座文
丛”目的之一.就是努力在这方面进行发现和总结。双子
座,取意“著译两栖,跨界中西”。
此外,我还想特别说的是,这套文丛更是一套致敬之
书、期待之书,致敬已然属于“双子座”的前辈,期待正
在走近或即将走向“双子座”的同道与后生。
2018年5月3日于北京
内容推荐
本书收入沈东子创作小说和翻译小说各十篇,均为精致短篇。创作小说全部发表在国内一线文学杂志上,反映面对社会变革,人心的憧憬与人性的困惑,其中《光裸的向日葵》和《六万分之一》,分别被《收获》和《花城》收入当年最佳小说丛书;翻译小说包括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代表作《寄宿客栈》、英国作家罗尔德·达尔的惊悚名篇《女房东》、美国非虚构小说创始人卡波特的晚期力作《你好,陌生人》、美国科幻作家布雷德伯里的悬念名作《碗底的果子》等。创作、翻译相映成趣,充分展示了新世纪小说家的双语能力。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