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第一章 找到产品真正的受众群 粉丝是最好的宣传员 荣誉感是他们推销小米的动力 铁杆粉丝的养成:“生米”煮成“熟饭” 主动经营粉丝,而不是被动应付 足够尊重用户,产品才有吸引力 第二章 互联网思维就是口碑为王 饥饿营销并非小米的初衷 定战略、做服务、涨粉丝 口碑的真谛是超预期 四两拨千斤的体验式营销 信任是最好的口碑 第三章 忠诚度第一,知名度第二 体验式消费时代,用户参与很重要 让顾客成为品牌的缔造者 产品运营的核心动作 不花一分钱,做出千万级粉丝 第四章 产品定位决定营销模式 不赚钱的定价策略 做品牌,传播是关键 销售一种很酷的生活方式 谷歌没做成的互联网销售,小米做成了 众包模式的逻辑 第五章 好产品自己会说话 雷军的第一定位不是CEO,而是产品经理 关键在于解决问题,而不是打口水仗 明星级产品是强心针 果断停止没有前景的产品 产品有实力,营销要透明 第六章 把服务做到极致 互联网创业,越简单越容易成功! 抓住并满足断裂期的选民诉求 要做就做到能力的极限 想象力的精髓就在于无限可能性 关键点不是业务规模,而是打好平台模式的根基 第七章 借势营销,才能找到真正的风口 不花钱做广告,借势提升自我品牌 珍惜每一次露面的机会 选择不一样的玩法,获得不一般的利润 口碑的真谛是超越用户预期 第八章 创始人形象是企业最重要的标识 从程序员到行业领袖 创业是人生的必修课 不搏这一次,人生太不过瘾了 业界最勤奋的CEO “雷军系”正在下一盘大棋
精彩页 粉丝是最好的宣传员 小米塑造了自己的“粉丝文化”,让“粉丝”成为产品的代言人,“粉丝”自发去宣传小米的优点、去维护小米的品牌荣誉。毫不夸张地说,是“米粉”成就了小米。 小米构建了一个用户扭曲力场的金字塔,塔基是广大的用户。他们从微博、微信、事件营销等跟随参与小米的活动,介入不深,但却是一个强大的跟随者群体。 金字塔的中间则是“米粉”,这是一个关键的群体。小米能成功的另一大原因也有赖强悍又忠诚的“米粉”支持。在小米成立之初,雷军制定了三条军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与‘米粉’交朋友”。 如何能让“与‘米粉’交朋友”落到实处,而不是成为一句空话?在这方面,小米学习的是海底捞。就是把“与‘米粉’交朋友”变成一种文化,变成一种全员行为,甚至赋予一线以权力。比如,小米给了一线客服很大的权力,在用户投诉的时候,客服有权根据自己的判断,自行赠送贴膜或其他小配件。另外,小米也非常重视人性服务。曾经有用户打来电话说,自己买小米是为了送客户,客户拿到手机还要自己去贴膜,这太麻烦了。于是,在配送之前,小米的客服在订单上加注了送贴膜一个,这位用户很快感受到了小米的贴心。 很难想象,在小米七百万台手机销售量里,买了两台到四台的重复购买用户占42%。黎万强说:“做朋友的心理就是,如果这个问题是你的朋友来找你解决的话,你会怎么做?那当然是你能解决就给他立刻解决了,解决不了也要想办法帮他解决。小米一路走下去,如果能够踏踏实实地维护好一两百万的用户,这些用户真的是认可我们,对这个品牌的忠诚度、认可度很强,其实就够了。” 饥饿营销一度是小米粉丝制造的一个独特现象。在北京,有一段时间,能搞到一部小米手机一度成为“有路子”的象征。在“米粉”的吐槽下,小米误打误撞做了一个“开放购买”动作,每周二举办,上一周的周五在网上预约,等于是抢购买资格。这样一个“开放购买”甚至也产生了巨大的品牌传播力,小米营销团队发现,每周的开放购买能引发小米的百度指数成5倍甚至10倍的增长。还有一个特别通道叫F码,实际上就是给有特殊贡献的用户一个邀请码,相当于优先购买权。 小米论坛里有一个神秘的组织——荣誉开发组,简称“荣组儿”,这是粉丝的最高级别。“荣组儿”可以提前试用未公布的开发版,然后对新系统进行评价,甚至跟整个社区说:“荣组儿”觉得这是一个烂板,大家不要升级。当“荣组儿”认定有些问题如果不改掉就判定为烂版时,小米的工程师们就会特别紧张,觉得特别没面子,然后尽快采取行动解决问题。 “荣组儿”甚至会参与一些绝密型产品的开发,比如MIUI V5。MIUI负责人洪锋说:“很多的沟通是双向性的,需要给用户权力。如果用户觉得提意见并没有什么效果时,久而久之,他就不会再张嘴了。只有他觉得自己做一些事情会让你很难受的时候,他才有动力。提前给‘荣组儿’试用V5新版本,其实也承担了可能泄密的风险,但是我们又不能够得罪用户,所以当时我们选了大概10个用户,这些用户在‘荣组儿’里面的人品是久经考验的,他们是我们用户里面的‘常委’。当你真的信任了用户,用户也会信任你,说到底,其实这是一个社区培育的问题。”“荣组儿”这个组织自2011年下半年成立以来,并没有出现过任何泄密的情况。 P2-4 导语 做营销的关键就是要树口碑、增用户、涨业绩 今天提到小米,大家都不认为这只是一个生产手机的公司,而实际上,雷军似乎也不仅仅只是在做手机。我们在小米商城里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品:手机、笔记本、电视、出行、穿戴、箱包……几乎囊括了方方面面。雷军正在布一个更大的局。 从最开始的论坛营销、微博宣传,到如今遍地都能见的大幅明星广告牌,小米的营销可谓无孔不入;从最开始的口口相传、拼死捍卫,到如今的各种产品销量节节上涨,“米粉”的忠诚也足够让人惊叹。“米粉”的力量从来不容小觑。 从前的营销都是一种强制性的、教育式的营销,都是利用单向通道强制性改变用户观念。但是今天,时代变了,过去的单向营销通道变成了用户和企业之间也可以进行双向交流。如此,营销方法也必须进行改变。小米正是深谙此道,才创造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现象级营销案例,也让自己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之王。 序言 用户的口碑就是企业的生命 2018年7月9日,港交所这一天的主角是北京小米科技 有限公司的CEO雷军。在人群的簇拥下,穿着深蓝色西装、 系着橙色领带的雷军缓缓走进了港交所的大厅。9点30分左 右,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声音,大家跟随着计时器喊出“ 五、四、三、二、一”。雷军敲响铜锣,锣声淹没在掌声 和欢呼声里。 小米是港交所修订《上市规则》后挂牌的首家“同股 不同权”公司,也是有史以来全球第三大规模的科技互联 网公司IPo,仅次于阿里巴巴和Facebook。小米终于等到 了敲钟上市的这一刻了,对每一个小米人而言,这是非常 重要的一刻;对于“米粉”而言,这也是一个让人激动的 时刻。 成立八年来,小米经历了无数的风风雨雨,也写下了 无数的光辉时刻。 2017年第四季度,在全球手机销量的排行中,小米列 世界第四,而且创造了97.4%的增长,中国区的增长是 57.6%。 2018年2月,Google联合wPP和凯度华通明略发布的《 2018年Brandz中国出海品牌50强报告》显示,小米在中国 出海品牌中排名第四,仅次于联想、华为和阿里巴巴。 2018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的市场份额已超过30% ,遥遥领先,成为第一名。2018年7月17日,韩国销售红米 Note 5,小米进军韩国市场。 据小米财报显示,小米手机2018年第二季度销量3200 万台,同比大涨48.8%,在全球前四的手机品牌中增速第 一。目前,小米手机已进入了74个国家和地区,在25个国 家和地区进入了市场前五。其中,小米手机在印度市场连 续4个季度取得第一,在印尼市场创历史新高,取得第二。 小米取得的这些成绩,让无数人将目光投向了这个年 轻的互联网公司。一说起小米,几乎所有人都能立刻想起 一大堆时髦的营销词汇:粉丝经济、爆品战略、饥饿营销 、互联网思维等等,当然,还有雷军那句著名的:“站在 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无论外界的声音如何繁杂,雷 军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 早在小米诞生之初,雷军就说过,互联网是赢家通吃 的行业,“狭路相逢勇者胜”。小米手机自创始以来,就 一直坚持“为发烧而生”的品牌理念。秉承高配置的硬件 作为支撑,深度定制的软件为依靠,采用服务一体化的用 户体验,让消费者感受到小米手机的非凡体验。面对市场 变化,互联网公司必须足够快,及时对用户需求做出反馈 。雷军强调,小米手机非常注重四大策略:专注、极致、 口碑、快,用互联网思维做手机。 小米一直强调的就是用户。小米深知,用户的口碑就 是企业的生命。因此,无论是产品策略还是营销策略,小 米始终把关注点放在用户的身上。现在线上获客成本越来 越高,同时,用户的时间碎片化,广告越来越难吸引用户 的注意力,传统的营销方法似乎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魔力 。史玉柱说过,“营销是没有专家的,唯一的专家是消费 者!”显然,小米深谙这一点。从某个方面来说,小米营 销是小米能够突出重围,在这个兵荒马乱的互联网时代闯 出一条路的关键因素。 本书主要讲述了小米的营销秘密,通过深入小米团队 ,了解小米团队的工作流程,细致地描述小米在每一个关 键时刻的营销方法,揭开那些不为人知的小米故事。
内容推荐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小米公司做营销的方法。“参与感三三法则”是小米不花广告费但做出一个千亿级品牌的“核武器”。构建参与感,就是把做产品做服务做品牌做销售的过程开放,让用户参与进来,建立一个可触碰、可拥有、和用户共同成长的品牌,用一种更娱乐化的方式来讲述产品,进行体验式口碑营销。口碑的真谛是超预期,只有超预期的东西,大家才会形成口碑。因此,在打造现象级营销的过程中,产品是基础,口碑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