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如何保持充沛的能量来高效地度过每一天?人人都需要进行精力管理。无论你身处哪个行业,无论在职场还是在家庭中,都需要处理好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和精力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其中,精力管理是时间管理的前提,是效率管理的基础。时间管理教会你如何拥有更多的可控时间;效率管理可以让你迅速进入高效状态;精力管理能够支撑你在拥有更多时间的同时保持高效率,进入心流时刻与忘我体验中。 星巴克创始人霍华德·舒尔茨、苹果公司CEO蒂姆·库克都是精力管理的高手。精力管理并不是一个人从一开始就具备的能力,而是在修炼自我的过程中习得的。你练习得越多,管理精力的能力就越强。 学习精力管理不仅是学习一种技能,也是学习如何改变人生。 时间管理专家张萌亲身实践并总结提升精力的技能方法,为你提供:7种精力管理的自测指标;重新理解精力管理的4大维度;拆解工作、生活、学习中管理精力的7大模块;提供50个萌姐亲测有效的个人精力管理行动清单。 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开始获得:好体能,学会正确休息和为体能充电;好身材,掌握身体的节律,有计划地运动;好情绪,拥有设计减压通道的能力;好状态,找到自己的高能量时刻,拥有更多的可控时间。 作者简介 张萌,时间效率管理专家,畅销书作家,全球青年领导力(GYL)的创始人,青年加速器——极北咖啡的创始人,职场知识技能分享平台——下班加油站的创始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英国语言文学与经济学双学位,后保送留校,直博攻读功能语言学与脑认知心理学博士学位。被博鳌亚洲论坛授予“全球青年领袖”“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的称号,行走近40个国家。四次出席APEC峰会,并三次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5月4日,张萌登上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 目录 前言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第一部分 找到你的高能量时刻 第一章 如何管理疲惫和压力 1.精力管理是时间管理的前提 2.精力管理的“金三角”模型 3.如何应对体能不足 4.什么造成了精力分散 5.避免靠强撑走入恶性循环的误区 6.建立精力管理自我评估体系 第二部分 为体能充电 第二章 学会充电:好体能是高效能的基础 7.体能是适应万事的基础 8.如何呼吸能够平静和深度放松 9.吃什么可以为体能提供必需的营养 10.暍水的动作可能会害了你 11.睡眠修复术带来好活力 12.小睡助你高效和敏锐 13.掌控思维,跟上工作的节奏 14.好体能也要靠好身材 15.间歇性运动铸造优异效能 16.强化力量训练打造肌肉动力 第三章 正确休息:排解压力的关键 17.如何随时随地为体力充电 18.持续消耗与恢复不足的危害 19.张弛有度:生命需要节奏感 20.见缝插针:间歇与碎片化恢复体力 21.定期更新精力:工作中如何休息 22.时间茧蛹:强迫离开高速赛道 23.远离肾上腺素迷幻:杜绝压力成瘾 24.超量补偿:认清自我极限值 25.重启身体:构建系统性恢复能力 第三部分 为意志力充电 第四章 情绪账户储值:活力充足的钥匙 26.精力储值:精力增值与快速消耗 27.变换频道术:获得正面情感的法门 28.完美人际关系术:精力再生的关键 29.情感账户仪式感:定期为精力充电 30.破格文本:建立情绪的复杂和对立的统一 第五章 为意志力充电:重塑思维的渠道 31.正向思考:变换思维频道 32.学会放松:让灵感来找你 33.提高创造力:思考与放松节奏交替 34.重塑大脑:调动你的思维肌肉 35.意志力充电:热情、毅力、承诺缺一不可 36.赋予生命意义:将个人利益置后 第四部分 做好精力管理,实现高倍速人生 第六章 反复铭刻术:自我修炼的秘籍 37.95%习惯理论:让好习惯成为应激反应 38.保持仪式习惯的持久力 39.训练“目标肌肉”:时间和行为准确规划 40.“仪式习惯”:压力与恢复的平衡 41.个人精力管理计划:增加坚持成功概率 第七章 构建精力蓝图—掌控人生的工具 42.人生目标十一问:订立目标给精力留余地 43.人生现状七问:学会评估现状 44.人生加速度:解决精力不足的科学方法 45.学会学习:复盘三步法是自我进化的能力基础 46.学会提问:旧知与新知融合的反馈 47.学会知行合一,重复是一种力量 48.学会分享:“学会”的最高标准是“会教” 49.让知识成为生产力:避免知识的无用性 50.可持续发展:学习“五环法”,助力精力升级
序言 为什么你的时间总是不够用? 你是否经常感到精力不足,工作效率不高,从而导致 时间不够用呢? 在生活中,我常被很多人认为是精力管理的高手,也 有很多人说我是一个天生的“电动小马达”,像一个能量 十足的小太阳。他们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每周都要讲 授线下课程,穿着七八厘米的高跟鞋从早上9点一直站到凌 晨1点,连续工作十七八个小时,但状态始终都在线。课程 结束后,我还会在晚上与粉丝进行直播互动。我是一个早 起者,2019年是我坚持早起的第20年。现在我每天早上4点 多就在新浪微博、微信社群里打卡。我也常常会在微博上 分享自己当天的工作日程。近几年,我每天都有满满当当 的工作安排。朋友经常会向我请教,问我为什么可以在这 样的高强度工作中,保持这么好的身体状态和精神面貌。 我想告诉你,我高效工作的秘诀就是一直严格按照一 套精力管理方法执行,且行之有效。因此,我想与你分享 我的精力管理方法,以精力管理为基础,从而提升效率, 优化时间管理,更好地迎接工作与生活的挑战。 开始学习精力管理之前,我们首先要学会正确看待精 力管理。不要把它看作一个人的天赋,而要把它看作可以 被自己习得的技能。 精力,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括四个部分:体能、情 绪、思维和意志。精力管理就是我们通过主动调整自己, 让自己的精力可控,让精力为我们服务。充沛的精力能确 保我们持续保持高效能的状态。 在我看来,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喻为电池,那么精力就 相当于电池的能量,能量有输入和输出。我们每天看似在 不断地消耗和输出能量,但其实不知不觉中我们也在输入 能量。比如,你一定觉得每天做运动是挥洒汗水的过程, 是能量的输出,但你同时也能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身体上 的放松,这其实是能量的输入。总结下来,这一出一进不 就是一种能量守恒吗? 我特别想告诉大家的是,精力管理不是一种一开始就 能具备的能力,而是在逐渐修炼自我的过程中形成的。你 练习得越多,管理精力的能力就越强。通过练习精力管理 技能来提升精力,也是我的亲身经历。对我来说,学习精 力管理更是改变人生的选择。 过去的我并不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就像是一块耗电 特别快的电池。甚至在高强度的工作中,由于精力跟不上 ,我的身体出现过严重的健康问题。2016年是我创业的第 三年,那时我经历了人生的低谷,被检查出甲状腺有多处 结节,而且结节增长速度快得吓人,从外部都可以摸得到 。那时候,我特别想关闭公司。我把所有的时间都花费在 医院,特别痛苦,无比焦虑。我咨询了很多名医和健康管 理导师,都建议我切除甲状腺。当时我感觉很无助,担心 自己无法应对工作中的挑战。 直到遇到了我认为跟他学习最有效的健康管理导师— —华尔街英语创始人李文昊博士。他现在已经80多岁了, 每天还可以工作十四五个小时。他每日都进行器械训练、 游泳,甚至还在踢足球,柔韧性拉伸更是不在话下。他告 诉我,他在40岁的时候,跟我一样,也曾遇到人生的低谷 期,但他通过自学与实践自愈了,而且健康状况一直很好 。我听到后,重新燃起了希望。李文昊博士很慷慨地教会 了我在平衡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很多技巧,帮助我 打开了通往精力管理的大门。李文昊博士是我最好的导师 。 后来,我给自己安排了150天进行系统训练康复,包括 饮食、休息、运动等。到最后,我把自己练成了一个精力 管理意义上的践行者,而且是一个实战派。 按照这样的方法,我的甲状腺疾病居然康复了,30岁 之后的身体状况远胜于20多岁。现在的我,虽然每天工作 强度很大,经常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但我会雷打不动地 每周进行四五次泰拳与其他健身训练,一年进行300多场全 国巡回演讲,每年阅读100~300本书,连续创业,带领3家 公司不断向前冲,走访了44个国家,连续8年每年出一本书 ,坚持早起20年……这些都是依靠我给自己制定的科学且 可实操的精力管理方法实现的。 我可以用亲身经历来告诉你,每一个跌落谷底的时刻 都是你迅速获取能量的时刻。纳西姆·塔勒布提出过一个 概念叫“反脆弱”。我们在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面对压力 、混乱、波动和动荡,但这会强化我们“反脆弱”的能力 。利用低谷条件提升自己,就像风能助长火越烧越旺一样 ,这些低谷最终会给你力量,助你成长。你一旦能把握住 这些,就会脱胎换骨,焕然新生。所以,我认为,知道不 如做到,做到不如持续做到。学习知识是为了改变认知结 构,改变自身行为,最终改变命运。 在低谷期,我为自己做了深度的“以人为师”计划, 阅读了大量书籍,也参加了很多培训课程。我逐渐学会了 如何让自己从精神到身体都能迅速获取新的能量,如何让 自己拥有精力满满的状态以应对挑战。更重要的是,这种 管理精力的能力是可以通过练习来不断强化的,且没有止 境。这也是我要在这本书中给大家分享的管理精力的内容 。 首先,你要给自己找到一个让自己重新焕发生机的时 间点。用一个英文单词来形容就是reshape(重塑),即开 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及周围的世界,像是重新活了一 次。借由这样“重生”的体验,我总结出了一套精力管理 的秘诀,而关键的是,这套秘诀可以被你习得、复制,帮 助你实现“从0到1”,越练越好。 举个简单的例子。一旦你掌握了游泳这项技能,无论 过了多长时间,一旦把你扔到水里,你还是可以迅速运用 这项技能让自己得以生存。精力管理也是如此。只要你学 会它,即使刚开始还不会用,它也会变成一个你不能删除 的“知识储备”,让你不知不觉地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做 。经过初始阶段有技巧的刻意练习,精力管理将成为你熟 练掌握的技能。它将像呼吸一样成为本能,你再也不需要 刻意去练习,就能在职场和生活中轻松掌控精力,像一节 电力满满的电池,以充沛的精力维持高效的工作与生活状 态。 其次,从此刻开始,把精力管理纳入你的视野。从现 在开始,跟我一起练习精力管理的技能,掌控自己的精力 状况,更好地安排时间,让你从此拥有充沛的精力,能高 效率地应对工作与生活中的挑战。 很多人认为,20多岁的人是不需要进行精力管理的。 但我说过一句话,叫“凡事提前”,意思就是你做任何事 情,最好能起到预防的作用,在发生之前先学习好,等发 生之后,你就能轻松地处于领先的位置。 你要开始重新认识并理解自己,对自己的要求要不断 升级。因为从本质上讲,每个人都是演员,需要扮演好很 多角色:在公司扮演大家的好领导、好同事,回到家后扮 演好父亲或好母亲、好妻子或好丈夫,扮演父母的好儿女 、孩子的好家长、朋友的好闺蜜或好兄弟,或者像我这样 要扮演教师的角色。这对你的精力来说,是一个非常大的 挑战。每个角色都需要你具备迅速进入状态的能力。一旦 你放松了,社会对你的评价就是失职。不仅如此,这也会 影响你对自己的评价,甚至影响你的自信心。所以,在职 场时代,我们必须提升自己的精力管理的本领,以充足的 精力迎接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很多人会问,什么样的状况出现时,我就可以开始进 行精力管理了呢?在做精力管理之前,你得问一下自己是 否存在以下问题: 一、好多时候都觉得自己精力不够,经常犯困。 二、体重忽高忽低,或者持续肥胖,无法控制体重。 三、工作太忙,没有时间,总有借口不去做某些事。 四、因为焦虑而失眠,入睡困难或多梦易醒。 五、注意力下降,每次进入一个领域的时候,进入状 态往往很慢,不像他人那样可以迅速锁定注意力并找到心 流时刻(flow)。 六、疲于奔命的感觉越来越强。 七、觉得生活没什么意义。 如果你遇到了上述问题中的两个以上,那么你就需要 学习精力管理了! 最后,要认识到精力管理才是时间管理和效率管理的 前提。 我们身处各行各业,都需要处理好三个问题之间的关 系,这三个问题是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的根本,我把它称为 “效能三角形”——即时间管理、效率管理和精力管理。 时间管理是教会你如何腾出时间,拥有更多的可控时 间;效率管理可以让你迅速进入高效状态,拒绝“懒癌” 和拖延症;精力管理能够支撑你在拥有更多时间的同时保 持高效率,进入心流时刻与忘我体验中。你在这个过程中 往往会有高度兴奋感和充实感,这就是所谓的心流时刻— —同时拥有好体力与好精力,开心地把事做完。 其实,每个人都有很大的潜力可以被开发,大多数人 使用到的自己精力方面的潜能不超过10%。也就是说,你 还有90%的精力潜能可以被开发出来。我相信,你就是自 己最好的潜能导师。 在本书中,我将从7个方面讲述精力管理,包括:懂得 控制情绪,才能活力充足;正确运用意志力来保证充足的 体能;了解精力管理的本质,学会正确休息,从而排解压 力;懂得为情绪账户储值;调配自己的意志力;利用反复 铭刻术进行自我修炼;学会构建精力蓝图,有效掌控人生 。我一直崇尚的做事标准是“凡事提前,未雨绸缪”,这 样遇到事情时,自己就不会过于慌张。做精力管理时,你 应该有提前预防的心态,对自己的精力状况有足够的了解 ,这是你实现目标的前提。这本书会帮助你成为一个精力 管理的高手,以更好地实现目标。我期待能帮助你成为更 好的自己。
导语 当下人们处在快节奏的生活中,精力不足是很多人面对的一大问题。作者针对这一问题,结合自己的理论和实践,讲述了有效地管理精力的方法,内容调整饮食、睡眠、运动,找到自己涉及的精力波动曲线,让读者可以学会主动调整,让精力可控,确保我们可以持续保持高效率的状态,找到高效做事的方法。 精彩页 要想获得充沛的能量来高效地完成工作,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为什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进行精力管理的问题。我下面要说的精力,其实并不只是广义上的概念。 每天无数想法的产生正在快速消耗我们的精力。 英国一家实验机构统计,一个人一天会产生6万多个想法,其中有一些是正向的,另一些是负向的。正向的想法会引发积极的情绪,比如感动、开心、勇敢;负向的就是沮丧、生气、愤怒等情绪。 一个人一天能有6万多个念头,这就意味着平均每3分钟就有两个念头产生,无论开心与否。而这些念头有些是自发的,就算你不跟外界产生任何联系也会产生一些念头。另外一些是受到外来信息诱导的,比如你在工作或学习的时候,有人找你说了些话,会导致你产生相应的情绪。 移动互联时代,我们大部分人的信息获取来自手机,我们已经离不开它了。一个人平均每天会看200多次手机。据2017年的数据统计,单是微信的每日平均使用时间就有好几个小时。所以,这么多于扰信息都在占据我们的时间,我们的精力自然消耗得更快了。 而精力管理不好,你将无法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需要进行精力管理,以为只要自己身体好就能做事,这是大多数人的认知误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忙碌的时代中,都像一块电量消耗很快的电池。绝大多数人每一天工作完毕之后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本来打算晚上与家人共进晚餐,或是愉快地过个周末,可还没到家就已经什么也不想做了,只想上床睡觉。有时候,你兴致勃勃地使用了“赢·效率手册”,做了一天的工作计划,可到下午就感觉大脑缺氧,整个人的体力和精力不再充沛。但这个社会中也有另外一类人,他们的“电量”持久,能做很多事情,并且精神状态一直很好。 充沛的精力是可以通过精力管理训练得到的。 以我自己为例。今年是我创业的第六年。我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白天有高强度的工作,晚上要直播授课,休息时间自然有限。但了解我的人都会发现,我每天在工作期间基本都是精力满满的。正因为我常年坚持这套精力管理方法,才能保证精力充沛和高效率。 请记住,精力管理是一项基础能力,是可以修炼的。也就是说,通过对精力管理的学习和实践,你完全可以从一个精力状态非常不好的人变成一个精力管理达人。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进行精力管理呢? 总的来说,精力不足有三种具体表现: 第一种表现,是最常见的,就是精力消耗特别快,但没有任何能量补给。有的时候你感觉自己明明还能够坚持,但其实已经被“掏空”。比如,你参加了一场很长的会议,慢慢地,注意力就开始下降,很难再集中。或者有的时候我们想精心安排自己的时间,晚上陪家人,但一到晚上你就会发现,仍然有工作在困扰你的大脑,使你不能聚焦于家庭生活,不能自如地切换场景。从表面上看,你似乎需要时间管理,但是不先做好精力管理,时间管理谈何容易。 第二种表现,休息效果差,精力恢复水平差。 让我们继续用电池来做比喻。休息效果差其实就是你无法给自己的电池充电。我平时会教授个人品牌课程,也助力企业家制定个人品牌战略。在跟企业家朋友们沟通具体工作时,他们会跟我说:平时你安排我出去演讲,包括有时候进行新书签售活动,我确实是情绪高昂的,但到了晚上我还是会处于兴奋状态,入睡特别困难,导致一整晚都睡不好;有时候即使保证了睡眠,但醒来后依然感觉像没睡一样,甚至比睡觉之前更加疲惫。 P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