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相关概念研究
1.2.2 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服务需求研究
1.2.3 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供给现状研究
1.2.4 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福利政策研究
1.2.5 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服务模式研究
1.2.6 结论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研究贡献与不足
1.4.1 研究贡献
1.4.2 研究不足
第2章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概念内涵与发展历程
2.1 研究基本概念与内涵
2.1.1 临终、临终关怀
2.1.2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
2.1.3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本质内涵与定位
2.2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理论支点
2.2.1 福利治理
2.2.2 福利多元主义
2.2.3 生命质量论
2.2.4 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
2.3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简要发展历程
2.3.1 西方社区居家临终关怀运动历史回顾
2.3.2 中国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发展脉络
第3章 形势判断:中国亟须发展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
3.1 人口老龄化加速凸显紧迫性
3.2 疾病谱变化、患癌率及死亡率提升
3.3 家庭、邻里及单位照料困难
3.4 临终期过度与无效治疗增加逝者痛苦
3.5 传统文化承继与发展的需要
第4章 国外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经验
4.1 国外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政策与实践
4.1.1 英国政策与实践
4.1.2 美国政策与实践
4.1.3 德国政策与实践
4.2 香港特别行政区及台湾地区政策与实践
4.2.1 香港特别行政区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政策与实践
4.2.2 台湾地区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政策与实践
4.3 经验与启示
4.3.1 立法确权赋予居家老年人优死权
4.3.2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多样化
4.3.3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费用多渠道
4.3.4 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机构多元化
第5章 中国内地情境:补缺型福利服务
5.1 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发展现状与特点
5.1.1 服务运营模式基本建立、覆盖面逐步扩大
5.1.2 服务专业化水平逐步提高:从身关怀拓展到心关怀
5.1.3 服务之探索性政策法规框架体系初显
5.1.4 服务资金投入与人力资源建设逐渐加强
5.1.5 地方试点着力推进社区居家临终关怀
5.2 制度缺陷:从宏观到微观层面存在的问题
5.2.1 政府责任缺位——法制、体制及政策支撑缺乏
5.2.2 服务供给失衡: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
5.2.3 服务福利发展迟滞、难以满足临终者需求
5.3 小结
第6章 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发展的制约因素
6.1 主观维度
6.1.1 传统文化死亡观的影响:忌死讳亡
6.1.2 传统与现代伦理观的冲突
6.2 客观维度
6.2.1 转型期的改革环境:注重经济效应忽视社会效应
6.2.2 缺乏制度顶层设计:福利治理缺失
6.2.3 社会组织培育不足:第三部门治理欠缺
6.2.4 城市空巢化与农村空心化:家庭临终照料困难
6.3 小结
第7章 福利治理:构建人本-普享型社区居家老年临终关怀
7.1 治理与发展目标:迈向人本-普享型福利服务
7.2 治理理念与原则
7.2.1 理念:公平、仁爱、优死、尊严
7.2.2 基本原则
7.3 观念治理:文化治理与生死观教育
7.3.1 文化治理和死亡观变革
7.3.2 加强临终关怀教育和死亡教育
7.4 制度治理
7.4.1 经济福利治理: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7.4.2 服务福利治理:提供质量型服务
7.5 模式治理
7.5.1 政府主导与多元共治建设社区居家临终关怀服务
7.5.2 体制完善:职责界定与政府公共政策支持
7.5.3 正式与非正式关怀并重:机构、社区与家庭相结合
7.6 实践治理
7.6.1 实践能力治理:资源保障能力建设
7.6.2 社区能力建设:社区福利治理与临终关怀服务提升
7.6.3 照顾者能力建设:医护人员人力资源建设与家庭成员增能
7.7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