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拿破仑传/国民阅读经典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德)埃米尔·路德维希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拿破仑传》是享誉世界的德国传记大师埃米尔·路德维希的代表作,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之作,也是迄今为止最、最全面的拿破仑生平传记。本书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实为基础,描述了拿破仑叱咤风云的传奇一生中经历过的各次重大战役和心路成长的历程。作者通过翔实的史料,将拿破仑的伟大魅力和历史功过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是一部探究伟人心路历程的命运史诗。 目录 译者序 第一章 岛 1.科西嘉的抗战 2.拿破里奥尼 宗族 3.贫穷 独来独往的男孩 4.第一把剑 喜欢阅读的少尉 洞穴里的想象 大炮 5.绝望 革命的战鼓 最初的自我 6.红帽徽 挫折 古罗马英雄 7.85法郎 强才是善的 红色中尉 8.暴动 逃兵 在巴黎这只大锅里 9.阴谋家的岛屿 在科西嘉的最后一搏 放逐 10.流亡 土伦城前 外行指挥官 首战告捷 11.入狱 “请砸断我的锁链!” 12.失业 忧郁 孤独 人生如梦 13.峰回路转 在战争指挥中枢 巴黎骚乱 与民为敌的将军 街头决战 14.政府军统领 两次失败的求爱 约瑟芬 自信 结婚的原因 “致命运” 第二章 溪 1.危险的预言 衣衫褴褛的部队 进军意 大利上帝应许之地 2.无产者出身的将军们 担负解放使命的部队 理想与抢劫 推翻王公贵族 历史与荣誉 3.将军成了危险 主宰世界的感觉苏醒了 专制或引退 首次入城仪式 “我想要这样” 4.约瑟芬不来 “我很绝望” 痴狂与干劲 “小白脸”与丈夫 5.战地情书 危机 吃醋 危险与绝望 胜利与失望 一段自白 6.政府开始害怕 拉拢政府 向“蛀虫”宣战 7.与罗马的谅解 福音书与共和国 第一个和平提议 外交家 国家交易 眼望东方 “欧洲不过是鼹鼠挖出的一堆土!” 8.在司令部 小朝廷 母亲 科西嘉的地位变得平常 身材与神态 致学者们的话 发号施令的天性 婚姻生活 9.威胁巴黎 塔列朗 治国纲领 进军世界的计划 10.面对外交官们 向民众吹号角 “民众需要一位首脑” “半页篇幅” 11.国民的爱戴 威胁性的演讲 施泰尔夫人的评价 一个德国人的评价 12.骑士姿态 深居简出 “我不能待在这里” 婚姻的裂痕 进军埃及的计划 计算与幻想 13.舰队出发 船上的科学院 星空下 14.狮身人面像 安拉就是真主 东方式的手段 不忠的约瑟芬 “我已到了万事的尽头” 15.法国舰队的毁灭 印度之梦 埃及艳后 继承人问题 16.探索与发现 梦想与数学 雅法战俘 不落的要塞 鸦片与黑死病 大败土耳其 返回法国 17.在敌人间穿行 又见科西嘉 在祖辈的火炉旁 向巴黎前进 18.法国欢迎波拿巴 约瑟芬的作战计划 丈夫包围战 危险的亲戚 政府在颤抖 局势紧张 谋划政变 阴谋 19.雾月十八日 将军与元老院 政府被包围 一袋金币 合法的外衣 20.后室 愚蠢的演说 厮打 “有人要谋杀我!” 吕西安的伟大演出 最后一轮舞 “晚安,布里昂!” 第三章 江 1.渐渐平息的锣鼓声 智慧与剑 平等,而非自由 参议院 拿破仑法典 婚姻与离婚 为了家庭 为了孩子 每天工作18小时 整治与建设 “革命已经结束” 2.新的汉尼拔 马伦哥 新的和平提议 政治家和统帅 巴黎方面说什么? 和平政策 欧洲的和解 与罗马的和解 3.终身执政 一条猎犬 虚假的民主 给波旁王室的信 对待保王党人 为了无产者 荣誉军团 4.暗杀 政治后果 独裁统治 5.弟弟成了竞争者 与吕西安决裂 兄弟姐妹 家庭剧的开始 无子的悲剧 寻觅继承人 私情 休养 6.间谍 反击阴谋策划者 当甘公爵之死 判决的后果 为判决辩护 7.仓促的提议 称帝的动机 失去理智 天才与平民 自白 评论法国人 虚名 第四个名字 8.旧政权 宫廷里的无产者 冲锋般迅疾 他的简单生活 “我们的先父” 兄弟们的贪婪 钻石和债务 母亲的告诫 9.迟到的赐福 金色月桂叶的王冠 纯真 飞翔的雄鹰 10.木乃伊 瘸子 英国的敌对 在海上没有把握 皇帝与海军上将 蒸汽船 查理曼大帝 11.靠急行军赢得的胜利 特拉法加 奥斯特里茨战役前日 印度和摩拉维亚 “用我的名字给你们的孩子起名” 两个皇帝 欧洲的联合王国 12.新的王国 找国王的青蛙 家族里的国王 诱惑 保持本色的母亲 13.腓特烈大帝 与柏林的紧张关系 不平静的普鲁士 对普鲁士的最后警告 耶拿 两位德意志女性 腓特烈大帝的剑 英国被封锁 无忧宫里的幻想 “我有儿子了!” 14.波兰伯爵夫人 徒劳无功的求爱 孤独的人 报复 没有胜利 俄国的警告 秘密的田园爱情 东方的使者 从远方统治 戒指 15.沙皇 诱惑 瓜分欧洲 女对手 两种评价 16.巴黎在说什么? “上帝在人间的化身” 节俭 背叛原来的基本思想 新的世袭制 忧郁 满足后的悲哀 惊人的计划 威胁罗马 路德的语言 对罗马的印象 17.为了德意志人民 荒唐的热罗姆 “你年轻得可怕!” 半个拿破仑 完整的拿破仑 18.“陛下,您的弟弟吕西安来了!” 政治与尊严 科西嘉人 长久的妒意 步步紧逼 愈来愈焦躁 “我可不要悲剧!” 真正的目的 供选择的王冠 “我会活到90岁” 以子女为诱饵 伟大的一幕 兄弟间的仇视 地毯 19.西班牙王朝 墨西哥梦想 回顾欧洲 坐满国王的剧院 舞台上的政治 灾难的预言者 塔列朗的背叛 塔列朗的重要性 饮茶 作为中间人的塔列朗 徒劳的求婚 脆弱的友 序言 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的《拿破仑传》 (Napoleon)是拿破仑传记中的经典作品之一。它有两个 显著的特点:第一,将史实与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 作者在后记中称,此书意在“描写拿破仑的内心历程”, 但为了避免因此而产生虚构之嫌,他在写作时“始终忠于 史实”,追求“真实”。第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路德 维希是作家而非史学家,加上他把善于刻画传主性格的古 希腊作家普鲁塔克作为效仿的楷模,这就决定了其传记作 品的文学性和可读性。该书1925年首版后,很快由英国的 伊登·保罗夫妇(Eden and Cedar Paul)译成英文,该 英译本在1927年美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上位列第 二。 路德维希1881年生于德国布雷斯劳(今属波兰)。他 在大学的专业是法学,后来却选择了作家和记者生涯。 1906年他移居瑞士,并于1932年获瑞士国籍。第一次世界 大战期间,他任《柏林日报》驻维也纳和伊斯坦布尔记者 。在二三十年代,他的传记作品如《歌德传》、《拿破仑 传》、《米开朗琪罗传》、《林肯传》已被译成多种文字 ,广为流传。1940年,路德维希流亡美国,直到二战结束 后才返回瑞士。1948年,他在瑞士去世。 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早已有了中译本,其中以花 城出版社的《拿破仑传》(梅沱等译)影响较大。该书四 位译者态度认真(这从其译注中可见一斑),译笔流畅。 遗憾的是,他们的译本系从英文转译而来,而且存在着少 量漏译和不少理解错误(其中极少数源于英译本本身)。 译自德语原文的译本虽然也有一个,但译者当时系在校硕 士研究生,加上人数偏多,他们在改正花城版部分疏漏和 误译的同时,自己又出了不少的错,其译文在风格上也不 够统一。还有的版本则不能称为译本,因为“译者”显然 没有看着外文原著翻译,而是根据已有的中译本“创作” 而成。 鉴于《拿破仑传》的中文翻译情况并不令人满意,我 们应约从德语原文重译了这本传记。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发 现,要想译好此书确实不易。这一方面是因为路德维希的 某些词句有些怪异,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缺乏与拿破仑相 关的背景知识。另外,出版社对速度的要求,也使我们没 有足够的时间在理解和表达方面进行推敲。因此,我们这 个译本在改正旧译本的差错的同时,也难免存在疏漏和错 误,恳请读者不吝指正。书中的注释均为译者所加,附录 中的拿破仑年表是原著的一部分。 在翻译过程中。花城版译本的译注及某些词句的翻译 给了我们不少帮助,在此谨表感谢。北京大学王建教授帮 我们拿到了这本传记的德文原稿,德国学术交流中心 (DAAD)派驻浙江大学的专家Jorg Schroder先生解答了 我们的一些疑问,上海理工大学的胡丹老师帮助查阅了书 中若干人名与名词的资料,在此一并致谢。 本书的第一章及第二章的前十三节由浙江大学石见穿 翻译,第二章第十四至二十节、第四章、第五章及后记和 拿破仑年表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梁锡江翻译,第三章由同济 大学龚艳翻译。最后由石见穿对全书专有名词的译名作了 统一,对第三章和后记的译文作了修改并加了译注。 译者 2011年9月 导语 看20世纪德国最伟大的传记作家笔下!法兰西最伟大的军事巨人和政治天才! 司汤达说:“在这个世界上无一人可以与他相提并论,拿破仑是在向世界证明,经过多少世纪之后,凯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 本书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将史实与心理描写有机地结合起来。第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 后记 描写一个人的生平或一个时代的历史,是两件在意图 和技巧方面都不相同的事。有人曾试图把两者结合起来, 结果枉费心机。普鲁塔克放弃了后者,卡莱尔放弃了前者 ,两位大师因此幸运地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从根本上说, 普鲁塔克的榜样尚未发现效仿者——自他以后,还没有人 把依据严格的史实为伟人立传作为自己坚定的任务。 这一工作并不属于历史学家的研究范围,因为探寻真 相需要的才能不同于描写。有的作家采用了自由的表达, 将历史人物戏剧化,有的陷入了“历史小说”这一误区。 正如歌德和拿破仑所说,这样做只会把一切都搅乱。 当一个人的人生里程碑不是由著作,而是由行为构成 时,为他写传最为困难。凯撒、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都是 靠战场的胜利称霸天下的,但恰恰是这些战役对后世显得 越来越陌生:法萨卢斯战役、罗斯巴赫战役、奥斯特里茨 战役,如今只对军事院校还有些历史意义。如果这三人只 是军事统帅,他们对后世所产生的精神上的吸引力,便不 会超过克拉苏、赛德利茨和马塞纳。是政治天才使他们卓 尔不凡。因为当政治家处于事业的顶峰时,他们承载着人 类的命运。天才和性格的交汇处,便是探究伟人心灵的传 记作家关注的焦点。 本书试图描写拿破仑的内心历程。由于他政治生涯的 每一步都体现出他的个性,因此,他作为国家缔造者和立 法者的思想,他在革命与正统间的态度,以及他对社会、 对欧洲问题的看法,便成了描述的重要对象。我们觉得, 拿破仑历次战役的经过,欧洲各国当时的局势,它们之间 如气候般无常的联合和敌对,都是无足轻重的。 那些信件和可信的谈话录中记录的他与兄弟和妻子的 冲突,他每一个感到忧郁或自豪的时刻,他的怒不可遏和 面如死灰,他对朋友或敌人的手腕和善行,他对将军和女 人们所说的每一句话,似乎比马伦哥战役的作战计划、吕 内维尔和约或封锁欧洲大陆的细节重要得多。我们在学校 里学到的关于拿破仑的知识,在本书中被压缩至最低程度 ;而学校里没有讲到的内容,在本书中则作了详细的描写 。法国传记作家热衷于拿破仑的秘史,本书则并不局限于 此,而是更多着力于再现拿破仑在公、私两方面的完整形 象,再现他作为人的一面。同一天内的国家大事和儿女情 长,往往在同一页里加以叙述,因为它们来源相同且相互 影响:何况,内心的纷乱对重大计划的影响,往往超过任 何谋略。 拿破仑的形象,与道德和他打交道的国家(不管这个 国家是敌是友)并无多少关系。在本书中,这一形象既未 被视为奇迹,也未被肢解成概念。在他生平的素描中,作 者力图把握他内心的种种状态,因为这些状态自然而然地 促成他的崛起,并最终导致他身陷圣赫勒拿岛的结局。不 断地探索拿破仑的内心世界,从他内心的情感出发解释他 的决断与顾虑、行为与痛苦、幻想与计算——这条情感的 长链既是描述的手段,也是描述的目的。 为此,对其他人、甚至各位将军的描写都退居幕后。 限于一册书的篇幅,作者不得不放弃那些无法揭示传主内 心世界的内容。 要想描绘如此丰富的人生,必须跟上它的节奏。在此 过程中,作者必须依赖传主的自述,不嫌其烦地让他自己 来说话。因为一个人自己的陈述往往是最好的;即便当他 出错或说谎时,也是在向了解真相的后人袒露自己。然而 ,作者必须忘记自己是了解结局的。只有置身于当时的情 景来描写当时的感受,而不是根据结局感叹命运,方能使 作品具有紧张的悬念。 作者便是这样设身处地地体会拿破仑心中的感受。在 本书的结尾,读者才看到一次超然物外的冷静分析——只 有在引擎停下来后,我们才能去研究它。 这样的描写由于生动形象,容易使人误以为作品是虚 构的。为了避免这一点,传记作者必须始终忠于史实。谁 若相信事件的内在逻辑性而排斥偶然性,就不会篡改任何 细节,不会歪曲某个日期或某份文件——虽然,出于修辞 上的原因,本书作者常对日期或文件略而不提。 除了内心独白,本书没有一个句子是虚构的。作者希 望这本传记得到歌德对布里昂的《回忆录》那样的评价: “记者、史学家和诗人带给拿破仑的种种光环和幻象,在 此书揭示的可怕事实前统统消失了。但英雄并未因此而变 得渺小,反而显得更高大了。我们从中看到,真实的事物 拥有多么强大的优势,如果你敢于把它说出来的话。”这 首由命运创作的史诗,耽于幻想的人无从领会,只有热爱 真实的人才能一窥究竟。 拿破仑用其一生写就的悲剧可谓千年不遇,理应再现 给读者。一个人凭借自信与勇气、激情与想象、勤奋与意 志,究竟能达到怎样的高度?拿破仑给出了这个问题的答 案。今天,在这个革命的时代,机会又展现在能人志士的 面前。欧洲的热血青年恐怕找不出比拿破仑更好的榜样、 更大的教训了。在所有西方人中,拿破仑带给世界的震荡 最为强烈,他也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埃米尔·路德维希 精彩页 第一章 岛 在我看来,拿破仑的童话恰似《约翰启示录》,每个人都感到其中还隐藏着一些东西,只是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 ——歌德 1 (科西嘉的抗战) 一个少妇身裹毯子坐在帐篷里,一边给孩子喂奶,一边听着远处的轰隆声。太阳都下山了,难道还在交火?会不会只是秋天的雷雨声在这布满岩石的荒山里回荡?或者是风吹过四周狐狸和野猪栖身的原始森林,使冬青栎和松树发出阵阵涛声?她坐在缭绕的烟雾中,披肩半掩着白皙的胸脯,看上去像是一个吉普赛女人。今天外面的战况如何?她猜测着,却无法作出明确的判断。突然,一阵“得得”的马蹄声向帐篷靠近。是他吗?他说过要来的,可是这儿离战场那么远,而且现在雾气弥漫。 帐篷的门开了,一名男子带着一阵清新的空气踏了进来。这是位二十多岁的贵族军官,穿一身彩色军服,扎着带羽饰的头巾。他体形瘦长,动作敏捷,亲热地向少妇打招呼。少妇急忙站起身,把婴儿交给女佣,端来了葡萄酒。然后,她摘下头巾,走到他的面前。只见她栗色的卷发下露出光洁的额头,一张漂亮的嘴巴急切地提着问题。她的下颌修长,显示出旺盛的精力;鼻子又高又尖,在火光的映衬下透出一股魅力。她的腰际垂着一把闪闪发光的短剑,在这山区她从未将它卸下过。这位美丽的女中豪杰给人的印象是,她出身于坚毅有为的古老家族。而事实确也如此,她的祖先与青年军官的祖先一样,早在几百年前就已是领袖人物和战士。他们原本在意大利,后来搬到这个多山的海岛。 现在,为了赶走法国侵略者,全岛的人都团结起来。这位19岁的女子也随丈夫来到这片最荒凉的山区,为祖国而战。此时此境,没有人希望她是一个在去做礼拜的途中吸引众人目光的耀眼贵族,因为在这里,荣誉和勇敢才是高贵的证明。 她那机敏而充满活力的丈夫把最新消息全告诉了她:敌人已被赶到海边,无路可退。今天他们派代表与保利谈判,明天我们就停火。莱蒂齐娅,我们胜利了!科西嘉将重获自由! 每一个科西嘉人都希望多子多孙。因为这里的风气是受到侮辱当场复仇,动辄兵戎相见,宗族间的仇杀绵延不断。在这样的氛围里,这位年轻的军官跟别人一样想要许多孩子,以确保家族永远后继有人。他的妻子则从母亲和其他女性长辈那里认识到:孩子意味着荣誉。15岁那年她就生下了第一个孩子,但直到今年才有了第一个男孩。 自由又活生生地展现在科西嘉人面前。因为这位军官是民众领袖保利的副官。今后,我们的孩子不会再成为法国的奴隶1 9 (拿破里奥尼 宗族) 然而翌年春天,形势的变化令大家的心为之一沉。敌人的增援部队登陆了,科西嘉的儿女们再度武装起来。少妇又追随在丈夫左右,肚子里怀着孩子——这是在去年秋天的风雨中怀上的。“那些日子,我经常离开山上的藏身之处,悄悄到外面打听消息,有时一直走到战场。我清楚地听到子弹的呼啸声,但我相信圣母。”后来她这样回忆道。 到了5月,他们战败了,开始了可怕的撤退。有孕在身的莱蒂齐娅骑在骡背上,臂弯里抱着1岁的孩子,与大队男子和少数女子一起,穿越丛林和悬崖峭壁,向海边行进。6月,战败的保利不得不带着数百随从逃往意大利。7月,他的副官与一小队使者向占领者投降。岛民们的骄傲不复存在。8月,他的妻子却生下了一个复仇者。 她叫他拿破里奥尼(Napolione)。 与战场上表现出的勇敢和男子气概不同,在紧邻海边沙滩的大房子里,她是一位聪明、节俭的家庭主妇。能不这样吗?她那年轻的丈夫总是沉湎于空想,没有什么收入。在长达几年的时间里,他一门心思想要打赢一场遗产继承官司,无暇顾及别的。在比萨上大学期间,虽然他自称波拿巴伯爵,过着优裕的生活,却没学到多少东西,直到现在第二个儿子出生后,才匆匆结束了学业。他拿什么养活自己和家人呢?艰难的时光令人变得现实,他只好与占领者妥协,更何况法国人为了在岛上站稳脚跟,对当地贵族采取了许多优惠政策。 不久,他当上了新成立的法院的陪审推事,并成为一个苗圃的监管人。法国国王意欲通过这个苗圃在岛上推广桑树。当科西嘉的元帅前来造访时,他不惜花最多的钱招待这位贵宾。另外,他在山上有羊群,在海边有葡萄园。他的哥哥是主教堂的大司祭,家产丰厚。他妻子的同父异母兄弟也是司祭,善于做生意,不愧是商人之子。 他那美丽而骄傲的妻子三十多岁时,身边已有五男三女共八个孩子。这充分体现了科西嘉居民的家庭观念。对他们来说,竞争和族间仇杀乃最高道德。要把八个小孩养大成人,是件艰难而费钱的事,因此孩子们在家里成天听到父母在谈论钱。后来,父亲终于想出了办法。有一天,他带着11岁和10岁的两个男孩坐船去法国。他们先到土伦,然后前往凡尔赛。 在科西嘉元帅的推荐下,主管头衔、等级和徽章等事务的铨叙局确认了波拿巴的贵族地位,路易国王赐予这位效忠法国已达十年的官员两千法郎,并让他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免费就读贵族学校。毕业后,两个儿子一个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