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罗常培 生平简介 从昆曲到皮黄 潘光旦 生平简介 当前民族问题的另一种说法 中国人文思想的骨干 性与养的问题 寄养儿童与家庭环境 女子教育、家庭前途与种族运命 性与个人 性与民族 家族制度与选择作用 说有为有守 战后社会建设的途径 方志敏 生平简介 团结起来,帮助国民革命成功 在江西省政府欢迎工农代表大会上的致辞 逃跑只是死路一条 闻一多 生平简介 “五四”历史座谈 新文艺和文学遗产 论文艺的民主问题 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在鲁迅逝世八周年纪念会的演讲 在“五四”青年运动座谈会上的发言 妇女解放问题 给西南联大的从军回校同学讲话 兽·人·鬼 民盟的性质与作风 八年的回忆与感想 最后一次的讲演 罗庸 生平简介 诗人 陈恭禄 生平简介 中日文化上之关系 程懋筠 生平简介 女性与音乐 蔡畅 生平简介 一个女人能干什么 贺麟 生平简介 经济与道德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 李公朴 生平简介 在史量才先生追悼大会上的讲话 怎样争取最后的胜利 半年来抗战的回顾 台静农 生平简介 鲁迅先生的一生 冯雪峰 生平简介 鲁迅与中国民族及文学上的鲁迅主义 李霁野 生平简介 读书与生活 桃花源与牛角湾 漫谈食睡哲学、希腊悲剧、包公案、性别及其他 至上的艺术——爱 试谈人生 “严父慈母”的新估价 张荫麟 生平简介 论中西文化的差异 匡亚明 生平简介 儒家哲理观——“中” 张岱年 生平简介 中国哲学之特色 曹 禺 生平简介 编剧术 我对于大会的一点意见 聂耳 生平简介 在联华影业公司演艺界创作会上的讲话 蒋南翔 生平简介 北平学生运动的新精神 精彩页 从昆曲到皮黄 1942年12月6日 电台上时常放送皮黄和昆曲的唱片,有时候还请些“爱美的”戏剧家来广播。比方说:本台xPRA成立三周年纪念,我还被请来广播过一次。据我个人揣测,那天,听众们对于评剧《红鬃烈马》滇剧《九华宫》,都会感到相当的兴趣。至于昆曲呢,大家只听见演奏着咿咿呜呜了半天,究竟唱了些什么,所谓“游园惊梦”“硬拷”“闻铃”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恐怕有百分之七十以上不见得能欣赏或了解。那么,我们现在就要问:昆曲是什么?它在中国戏剧史和中国文学史上占个什么地位? 中国的戏剧从金元以后才有长足的进步。当时分为南北两支:杂剧流行于北方,戏文流行于南方。元中叶以北戏势力极大,南戏消沉不振。中叶以后,南戏才渐露出复兴的曙光来。到了明朝嘉靖年间更加活跃,万历以后作家辈出,降至明末清初可以说是南戏的黄金时代,居然压倒北剧取而代之。这么一转移间,为什么盛衰易势呢?这和“昆腔”的勃兴实在有很大的关系。 在明朝南戏盛行的时候,因为发源的地点不同,各地的土腔也各有它的特色。发源于海盐的叫海盐腔,发源于余姚的叫余姚腔,发源于江西的叫弋阳腔。海盐腔流行于浙江的嘉兴、湖州、温州、台州。余姚腔流行于浙江的绍兴,江苏的常州、镇江、扬州、徐州,安徽的贵池、太平。弋阳腔流行于南北两京湖南闽广。这三种腔调在当时是很有名的。到了嘉靖年间昆山人魏良辅创立水磨调后,在音乐上得了一大进步,它不单压倒北曲,并且让其他三种腔调也相形见绌。因为良辅是昆山人,所以俗称作“昆腔”。据徐文长《南词叙录》说:“昆山腔……流丽悠远,出乎三腔之上,听之最足荡人。妓女尤妙此。如南宋之嘌唱,即旧声加以艳泛者也。”昆腔改革顶大的一点,还在音乐方面。因别的腔只有板拍和锣鼓,它却加上了洞箫、月琴、笛管、笙、琵琶、鼓,管弦诸乐俱备。故《南词叙录》又说:“今昆山腔以笛管笙琵按节而唱南曲者……殊为可听,亦吴俗敏妙之事。”因为伴奏音乐的复杂格外使它凄婉动听,于是昆腔的势力遂一天比一天地扩展起来了。在嘉靖年问它还只流行于苏州一带,后来渐渐蔓延到太仓、松江、常州和浙江的杭嘉湖等处。到了明末清初甚至连北平也流行了。所以王伯良《曲律》说:“迩年(万历)以来,燕赵之歌童舞女,咸弃其捍拨,尽效南声,而北词几废。”龚芝麓听袁于令演所撰西楼传奇诗也有“可怜苏北红牙拍,犹唱江南金缕衣”等句。昆腔在北平扎下根底以后,不单留在北平的南方人很欣赏它,连清朝的宫廷王府也时常演奏它。到乾隆朝,昆曲的盛行遂达极点。当时称昆腔为“雅部”,别种腔为“花部”。三十九年刊行《缀白裘》十二卷网罗昆曲散段。四十二年巡盐御史伊龄阿奉敕设局扬州修改戏曲,黄文呖、凌廷堪等都参与这件事,经四年才完工。五十七年苏州叶堂(广明)撰《纳书楹曲谱》二十卷,这是昆腔谱里最正派的一种。这时候昆腔真是“如日中天”一样。(P2-3) 导语 本书以一种丰富多彩、兼容并包的形式得以呈现,也体现了我们对自由多样文化的珍视、体恤与传承。民国是我国文化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一个百花齐放、人才辈出的时代,那些远去的大师因其学养和风骨,至今仍在历史中熠熠生辉,他们曾发出的振聋发聩的声音,也不应被历史湮灭。民国时期的演讲,有韵味,有风范,是精神,更是经典,值得被留存和纪念。本书收录了《性与个人》《性与民族》《兽·人·鬼》等作品。 序言 民国是新旧思想交替的时代,是中外思潮碰撞的时代 ,是政治风云变幻的时代,更是文化色彩斑斓的时代。 了解一个人,多是先听其谈吐;了解一个时代,自然 也少不得听它的声音。于是,便有了这套“民国演讲”系 列丛书——说民国与民国的说;声音的历史与历史的声音 。 演讲,即是就某个问题对听众说明事理或发表见解, 展示想法或愿景,归根结底是一种交互行为。从某一个角 度来说,交互推动进步。人与物的交互刺激发明和创造, 比如工具的使用及生产技术的革新;人与人的交互产生人 文伦理和传世价值,激发人类去思考良知、理性和社会责 任。演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既能将物质的 也能将精神的文明成果集合并发散,承前并启后,抑扬顿 挫,精准了当,让讲者内心燃烧,让故事进溅火花,由是 观之,可谓是顶高级的传播艺术。至今为止,这种艺术仍 既是经典的,也是前沿的。 我们本着这样的认识和眼光,从瀚如烟海的故纸堆中 ,拣选出近二百位民国时期来自不同领域的出色人物,收 录了六百余篇民国时期的各类演讲。其中一些人物的一些 演讲还是第一次进入读者的视野,这样的瞩目当属来之不 易。这些演讲作品中,既有关乎济世救国的拳拳之心,或 王者之气,或匹夫之责;也有阐述百年树人的教育方略, 或家长之情,或师长之意;更有充满文学之妙的作家才情 ,或指点江山,或陶醉草野。无论是叱咤风云,还是低吟 浅唱,无论是逆势反常或是领情会意,无论是节日祝词还 是庆生悼挽,都明确无误地引领读者进入了那个年代的景 色深处,其中自有仰山之高,悬河之美。 操持数年,自知不免挂一漏万,也还是不肯罢手,一 一敛来,旨在使一个时代的演讲作品得以归拢,得以装束 ,得以排列齐整地成体系地被集结,被收藏,被后人打量 、阅读和品味。 既然说的是民国的人、民国的事,自然就回避不了民 国的某一些人、某一些事——那些有过态度的和耍过态度 的、那些受待见的和不受待见的——人和事——也还是听 听他们的说。我们通过斟酌与报备,予以选录和保留,以 显示这份记载与收藏的确实与丰富。可以说,这是迄今为 止收录量最大、编排体系最完备的一套民国演讲作品。 由于对民国时期文化的珍视与体恤,对于个别未能联 系上演讲者后人的篇目,我们不忍轻易舍弃,只有将作品 先行用之,望有关人士能够谅解,并在见到该书后及时与 我们联系,以便奉寄样书和稿酬。 编者 2019年10月 内容推荐 本书是“民国演讲”系列丛书的第十编。演讲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既能将物质的也能将精神的文明成果集合并发散,承前并启后,抑扬顿挫,精准了当,让讲者内心燃烧,让听众迸溅火花,由是观之,可谓是顶高级的传播艺术。至今为止,这种艺术仍既是经典的,也是前沿的。本书选录了民国时期的五十篇演讲稿,来自十九位民国时期各个领域的活跃人物,立体地展现了民国文化多元化的风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