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特拉克尔(精)/德语文学大师典藏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德)奥托·巴西尔
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特拉克尔的经历似乎进行于镜像之中,并且充
塞了他的整个空间,而这个空间无法进入,如同镜中
的空间。”
——【德】里尔克
“特拉克尔诗歌的多义之声来自一种汇聚,即来
自一种旨在其自身的、始终不可言说的合奏。这种创
作的言说之多义性不是轻率者的模糊,而是执中者的
严谨,后者介入了谨慎的‘公正的直观’,并顺从于
这种直观。”
——【德】海德格尔
目录
特拉克尔及特拉克尔研究
被诅咒的种族
童年,少年,边城的浪荡子
陌生的女郎
维也纳和因斯布鲁克
屠宰场
年表
名人评语
精彩页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亚历山大大帝式的时代,一个充满镜子和镜像的时代,一个富有解读想象和参考文献泛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关格奥尔格·特拉克尔(Georg Trakl)的研究资料同样汗牛充栋。他的作品乃是最纯粹的抒情诗,篇幅短小,内容特别单一,大多带有悲观主义色彩,透出一种神话般的、神秘的美。这是一种“彼岸”之美,正是它把读者引入不可测的深渊。单凭这一点,或许便足以解释特拉克尔的创作的魅力。
从他英年早逝到1964年11月3日,已经过去了半个世纪(他若不死,才七十七岁——真是不可思议),而今,在他的坟墓上居然耸立着一座评论文献的金字塔。他是在不明背景下去世的,但是早在20年代初期,他的声誉就已经使他昂起头来,并且立刻传扬到德语国家的疆界以外。1917年,特拉克尔的一卷诗集作为外国先锋作品译成捷克文出版;接着在1924年,又出版了捷克文的《梦中的塞巴斯蒂安》,就连德文版也是在作者死后才问世;两年之后,路德维希·封·菲克尔——特拉克尔的赞助人和慈父般的朋友推出了第一部对特拉克尔的回忆录;他的诗歌(选自诗集与刊物)被译成法文、英文、罗马尼亚文并且引起轰动——对这一确实罕见的诗歌现象的轰动。在关于格奥尔格·特拉克尔的抒情诗的博士论文中,恩斯特·拜尔塔尔第一个概括介绍了诗人的生平和影响——先是截止于1926年。海因里希·埃勒曼和维尔纳·迈克内希特则是继他之后的传记作者。
倘若特拉克尔不是在二十七岁逝世,他在语言艺术上还能攀登什么样的高峰,这个问题似乎显得多余,就如同询问荷尔德林——特拉克尔与他本性相近——在创作和哲思上最终会取得什么成就,倘若他的精神晚些陷于癫狂。可能产生一个超过《埃利昂》或者超过《帕特默斯》的作品吗?阿尔贝特·埃伦施泰因在一篇悼念特拉克尔的文章里写道:特拉克尔的最后一首诗《格罗德克》与其他诗几乎没有区别,“就崇高的境界而言,他难以更上一层楼”。按照埃伦施泰因的观点,只有晚期散文中所预言的阴郁幻景或可让人预感到一种远大的创作前程。
特拉克尔短暂的生涯显然缺乏外部经历,因此,他的内心体验也就愈加丰富。一进入青春期,巨大的精神冲突便开始在这个生命中抢占地盘。传记家除非亲临心灵的舞台,才能够再现冲突的戏剧性,因为可供报道的有关诗人的剧情主要在那里演变。这里不妨借用一个精神病治疗的术语,称成熟期特拉克尔的生活为一出“心理戏剧”。
特拉克尔的生活与创作作为独特的统一体、作为严格的封闭体系出现,二者所蕴含的占统治地位的心灵要素大概可以说明,为什么特拉克尔研究显示出类似的封闭性①。本世纪几乎找不到第二个这样的诗人,人们从各不相同的立场出发对他做出如此之多的猜测。对于特拉克尔的世界的探索,至关重要的贡献出自神学家、精神病专家和作家。尤其神学家狂热地投入这项工作,仿佛它关系到能否让死者的灵魂逃脱永入地狱的命运。
大致源于传统,对特拉克尔的阐释曾经在某些人士的掌握之中,他们构成了一种信念团体、一个特拉克尔教会——这里并无嘲讽之意。特拉克尔教会拥有由阐释家和评论家组成的僧倡统治集团,它不仅要求对特拉克尔研究的统治地位,而且还要求享有正教的威名,它的评判不容置疑。简而言之,诗人沦为一种十足玄学的文物保护的对象,它有意纯化了他的粗俗肉身的尘世存在以及他写作的发病机制,或者试图无比虔诚地将其罩入重重雾中。特拉克尔的画像被这些信徒供奉在他们的教堂,而今如一帧圣像,套着银白色和另一些特拉克尔色彩的光环透过缭绕的香烟俯视我们。
在这样一个说教导9币的团体里,自然存在着不同的流派或宗派——是的,宗派,一如我们在有关弗洛伊德和卡尔·克劳斯的文献里所见到的。有些人把新教徒特拉克尔——埃尔泽·拉斯克一许勒说道:“他或许就是马丁·路德”——移入笃信的天主教背景;另一些人则强调他的存在与创作中酷似古代僧侣的一面,于是在早期基督教的地下墓穴里,神秘的火炬之光映照着他的肖像。这两种人统一于一个追求,把特拉克尔塑造为信教的人(homo religiosus)——他无疑始终如此——或特别塑造为“基督教之人”(Christenmensch)。P3-6
导语
“特拉克尔的经历似乎进行于镜像之中,并且充塞了他的整个空间,而这个空间无法进入,如同镜中的空间。”“特拉克尔诗歌的多义之声来自一种汇聚,即来自一种旨在其自身的、始终不可言说的合奏。这种创作的言说之多义性不是轻率者的模糊,而是执中者的严谨,后者介入了谨慎的‘公正的直观’,并顺从于这种直观。”
内容推荐
本书是研究者奥托·巴西尔为奥地利有名诗人特拉克尔所著的传记,作者试图从他的成长环境,家族构成,童年、少年、青年时期的学习、生活乃至社交状况分析其中对诗人创作与思想造成影响的因素;对了解特拉克尔的生平及作品大有裨益。本书曾获维也纳出版奖;是德国有名的“罗沃尔特伟人传记”系列丛书之一。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5: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