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成也文人,败也文人
第一节 外交新麻烦
第二节 新教育与新政治
第三节 党争与想象的保守派
第四节 多重误解误读
第五节 政变,谁的政变
第六节 变革戛然而止
第二章
康有为七上皇帝书:背景与志趣
第一节 上清帝第一书:何来维新
第二节 上清帝第二书:公车,拒和、迁都、变法
第三节 上清帝第三书:变法下手处
第四节 上清帝第四书:变法体要
第五节 上清帝第五书:亡后之图
第六节 上清帝第六书:统筹全局
第七节 上清帝第七书
第三章
康有为对儒家精神的理解与误解
第一节 综合汉宋
第二节 何来维新
第三节 “新学伪经”与“孔子改制”:独创与因袭
第四章
梁启超:维新第一旗手
第一节 爱国志士
第二节 维新导师
第三节 走向极端
第五章
严复:在救亡与启蒙之间寻求平衡
第一节 原强:怀疑传统
第二节 救亡:走西方的路
第三节 寻求富强
第四节 走进丛林
第五节 有如三保
第六节 拟上皇帝书
第七节 为什么没有被重用
第六章
从革政到革命:维新时代之章太炎
第一节 有学问的维新志士
第二节 “革政”:倡导与力行
第三节 被制造的革命家
第四节 “与尊清者游”:“客帝”与“分镇
第五节 革命的理由
第七章
罗振玉和他的朋友圈:戊戌时期
第一节 蒋黼、刘鹗与汪康年
第二节 农学会的一批朋友
第三节 《农学报》
第四节 推广新农学
第八章
“会能保国?”:戊戌知识人的集结
第一节 新文化人登台
第二节 坐而言起而行:京沪强学会
第三节 “会能保国,岂不大善
第九章
“南梁北严”:戊戌报人与报刊
第一节 “南梁”:由北而南
第二节 “北严”:《直报》与《国闻报》
第三节 《湘学报》与《湘报》
第四节 不可忽视的各地小报
第十章
何来新旧:湖南戊戌维新纪
第一节 创办湖南时务学堂
第二节 办学方针的确立与改变
第三节 异端与正统的冲突
第四节 时务学堂终结
第十一章
废八股改科举:知识人的失望与希望
第一节 废科举方案的提出
第二节 想象中的守旧者
第三节 适可而止:社会所能承受的改革力度
第四节 兼顾新旧的新科举方案
第十二章
戊戌关键:创办京师大学堂
第一节 现代新教育的提出
第二节 创办京师大学堂的动议
第三节 几份不同的创建方案
第四节 创建方案越来越明朗
第五节 对大学堂章 程的不同意见
第六节 惹是生非的总教习权限
第七节 孙家鼐改定大学堂章 程
第八节 新知识中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