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理论依据和立足点 1.4 研究现状述评 1.5 研究思路及内容 1.6 研究方法及运用 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渝商精神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概况 2.2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区域商业文化的融入 2.3 渝商文化与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机理分析 3 区域文化视域下的渝商精神 3.1 区域文化解析 3.2 重庆区域文化中的渝商及渝商精神文化的来源与特征 3.3 渝商精神与重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4 重庆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情况和典型举措 4.1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问卷调查 4.2 重庆地区部分典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情况 4.3 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分析 4.4 重庆地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及表征 5 商业文化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比较经验与案例 5.1 商业文化和传统文化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成功典型 5.2 发达国家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引入企业家精神的启示与借鉴 5.3 商业文化引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 6 打造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6.1 培养重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素质 6.2 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6.3 将地域文化融入作为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的重要依托 7 渝商精神提升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设计和路径 7.1 营造良好的弘扬渝商精神的社会环境 7.2 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各主体的渝商文化意识 7.3 以渝商精神为引领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和目标 7.4 渝商精神提升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 参考文献 附录 重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实例:“律管家高校云端法律服务平台”创新创业项目商业策划书 导语 本研究从分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和渝商的创新创业精神的角度出发,结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本土化和体现地方特色的要求,对当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探索,提出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为重庆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了创新的思路。通过探讨渝商精神、渝商的创新创业历程和历史渊源来指导重庆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渝商精神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启示,构建具有重庆区域文化底蕴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使重庆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时俱进,以便更好地指引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从而实现提升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这一根本目的。 内容推荐 本研究从重庆区域文化的核心之一渝商精神出发,主要运用文献法和访谈法等方法,从多个方面对提升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界定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介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兴起以及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为深入研究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做了理论铺垫。其次,从重庆的城市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及渝商创新创业精神三个方面人手,深入挖掘渝商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成动因与发展轨迹,总结出重庆市是一个以“信义”为内核的重商城市,它作为一个城市本身就充满了创新创业的浓郁的商业气息。在回顾重庆历史时,提炼出了自古以来渝商“重信重义、自强不息”的精神品性,以及这种文化融入渝商血脉所形成的敢闯敢做、吃苦耐劳、特别能“抱团”的渝商创新创业精神。在以上两点的基础之上,本研究针对重庆地方高校展开了细致的调查研究,针对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总结出重庆地方高校中具有代表性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和特征,并针对这些现状和特征结合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目标,指明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最后,本书将针对重庆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所折射出来的各类问题,试图将提升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问题放置在整个重庆区域文化的背景下,特别是在渝商精神的引领下来展开研究,立足重庆,充分利用重庆本地资源和文化底蕴,并提出相应对策。具体而言,本书认为通过打造具有重庆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以渝商精神提升重庆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质量的设计路径来塑造以渝商精神为核心、具有重庆区域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框架,从而实现其教育模式和方法的创新。本书最后的部分是作者指导的一个真实的重庆市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律管家高校云端法律服务平台”的商业策划书,体现了本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的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