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从国际经贸规则体系的演变及国际上负面清单的实施经验出发,结合我国自贸试验区当前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比总结,试图为深圳前海蛇口自贸试验片区的制度创新提出制度化、体系化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焦慧莹,武汉大学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深圳市社科联特邀课题评审专家。曾任深圳市公平贸易署综合部、协调部、规则部副部长、部长等职务,现任深圳市公平贸易促进署高级事务助理,长期从事国际经济、贸易、WTO等方面研究工作,多次参与商务部、深圳市委市政府重大课题的研究、评审工作。主要研究成果有:《国际服务贸易通用规则的研究与运用》《TISA谈判的意义及对深圳贸易和投资的影响》《金融服务业将全面开放,深圳面临的风险及对策》(《反补贴矛头直指政府,深圳可能成为重灾区》《从美国开征反补贴税看我市的反补贴应对》《美国337调查研究分析与应对策略》。 目录 第1章 国际经贸协定框架下负面清单模式的演变及发展趋势 1.1 负面清单模式的发展历程 1.2 多边协定与负面清单 1.2.1 《服务贸易总协定》 1.2.2 《关于第2条豁免的附件》 1.3 区域协定与负面清单 1.4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最早采用负面清单 1.4.1 情况概述 1.4.2 主要影响 1.4.3 问题所在 1.4.4 谈判重启 1.5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与负面清单 1.5.1 主要内容 1.5.2 明显特征 1.5.3 主要特点 1.5.4 重大意义 1.5.5 面临挑战 1.6 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协议 1.7 欧盟投资保护协定 1.8 区域投资贸易协定的新议题 1.9 发达国家负面清单模式 1.9.1 美国模式 1.9.2 日本模式 1.10 发展中国家负面清单模式 1.10.1 菲律宾模式 1.10.2 印度模式 1.10.3 越南模式 第2章 自贸试验区在中国的发展历程 2.1 上海自贸试验区 2.1.1 发展历程 2.1.2 区域格局 2.1.3 经济发展 2.2 广东自贸试验区 2.2.1 发展历程 2.2.2 区域格局 2.2.3 片区概况 2.2.4 .经济发展 2.3 天津自贸试验区 2.3.1 发展历程 2.3.2 基本情况 2.3.3 优势和重点 2.3.4 经济发展 2.4 福建自贸试验区 2.4.1 基本情况 2.4.2 任务和措施 2.4.3 经济发展 2.5 中国自贸试验区新版 2.5.1 辽宁自贸试验区 2.5.2 浙江自贸试验区 2.5.3 河南自贸试验区 2.5.4 湖北自贸试验区 2.5.5 重庆自贸试验区 2.5.6 四川自贸试验区 2.5.7 陕西自贸试验区 第3章 负面清单与中国自贸试验区 3.1 负面清单初登中国舞台 3.2 四区共享 3.2.1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的定位 3.2.2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实施的意义 3.2.3 负面清单的实施需要坚持的原则 3.2.4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制定和实施 3.3 新格局下的负面清单模式 第4章 深圳前海蛇口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的创新 4.1 创新的成就 4.2 创新的探索 4.3 创新的挑战 4.4 创新的方向 4.4.1 创新与保障 4.4.2 体制和制度 4.4.3 确认与衔接 4.5 创新的政策驱动 4.5.1 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 4.5.2 服务贸易自由化 4.5.3 完善法治竞争环境 4.5.4 促进深港合作 4.5.5 培育本土服务企业 4.5.6 渐次推行金融开放 4.5.7 差异化协同发展 附录: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