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轻抚水轻抚风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以)阿摩司·奥兹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阿摩司·奥兹希伯来语作家,一九三九年出生于耶路撒冷。少年时曾在以色列集体农场“基布兹”生活,毕业于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主修文学和哲学。一九六五年出版短篇小说集《胡狼嗥叫的地方》,一生出版逾四十部著作,如《何去何从》《我的米海尔》《爱与黑暗的故事》等十四部长篇小说、五部中短篇小说集以及论文集。一九九八年,奥兹获得以色列国家文学奖;二〇〇五年,获得歌德文化奖。作品被翻译成四十余种语言,包括阿拉伯语。二〇一八年末,因患癌症去世。 书评(媒体评论) 幻想与历史、严肃与幽默的结合。 ——《纽约先驱报》 奥兹对地域的感觉让人想起福克纳……他笔下那 些不走运的主人公令人联想到索尔·贝娄,主人公体 验到深广的感情,却集中在小事上,这又是陀思妥耶 夫斯基式的。 ——《星期日电讯报》 后记 比水和风更轻柔 杜先菊 一、《轻抚水。轻抚风》 每一年,我们都翘首等候着诺贝尔文学奖的结果,然 后猜阿摩司·奥兹会不会中奖。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暂 不颁发,而奥兹也于12月28日因病辞世。 《轻抚水,轻抚风》是奥兹七十年代写就的小说。这 本书不长,全书也只有八万多字。它并不是传统的叙事小 说;全书有四十七个小章节,平均每一节也就是两千来字 ,从地域上来说,是在波兰和以色列之间来回转换;从人 物上来说,主要是在男主人公波马兰兹和女主人公斯特法 之间转换,有些章节也分给了其他一些次要人物;从时间 上来说,则是在二战前的欧洲和二战后的以色列之间转换 。到故事结尾时,刚刚从二战中幸存下来、走在以色列的 街头再也不必担心受到路人嘲笑和捉弄的犹太人,又在“ 应许之地”迎接新的战争。 这么短的小说,令人惊奇的是它能在较短的篇幅中达 到两个目的:一是比较生动而准确地传达各种情绪和感情 ,二是用寥寥数语刻画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平 时代人们对知识的狂热、认真、执着的追求,“公主”斯 特法对普通钟表匠的普通儿子的真挚爱情,周围男人们对 斯特法的爱慕,纳粹军官和俄国、战后欧洲小国的政客们 同样的残忍和冷酷,以色列基布兹那群单纯而又认真的人 们,从书记,到他怪异的儿子,到他两个忠心耿耿的“情 妇”,甚至连波马兰兹教授的科学补习班的孩子们,无不 生动、细腻,令人对他们的命运产生深切的关注和同情。 我读过长篇累牍的历史巨著,这些巨著讲述二战中犹 太人的悲惨遭遇,以及战后他们流离失所、无处为家的经 历。然而,历史和政治学关注的是大画面,是政治家们如 何运筹帷幄、军人们如何奋勇征战的经过,至于卷入这场 战争的主体——无论是交战双方各国的居民,无论犹太人 还是阿拉伯人,大抵都是以集体的形象出现。而文学,则 和电影一样,能够把这个群体个人化,用单独个人的形象 和经历来讲故事,于是,它令我们与历史和历史人物更加 亲近,就像我们一伸手,就能够轻抚到有点自闭症的波马 兰兹——他会躲开,因为他有洁癖和强迫症,一切必须干 干净净、井井有条,我们也能够轻抚斯特法,尽管她个性 坚强,能够将几百位强悍男儿指挥得团团转,心中却只真 心爱一个人,那个柔弱、自闭、有数学天赋的钟表匠的儿 子。他们从纳粹大屠杀里死里逃生,然而应许之地并不是 梦想中的天堂,迎接他们的将是连绵不断的战火和冲突。 奥兹用他的笔轻抚着这些人。再也不要伤害这些破碎 的心灵。他们已经承受了太多太多。 像波马兰兹一样,很多从纳粹大屠杀中幸存的犹太人 ,并不喜欢谈及自己死里逃生的经过,大约承受了太多的 苦难,他们不想再重复一次,哪怕是在语言上。苦难中有 太多的残酷和屈辱,因为他们在这个过程中被剥夺了人的 尊严。 …… 封面设计是一张饱经风霜的厚实的旧沙发,和一张较 小较新,颜色也稍浅的沙发,中间摆着的大约是一本犹太 经典,显然是象征着这一对促膝而坐、倾心交谈的父女。 奥兹另外一些著作,带有更强烈的政治性。《在以色 列这片土地上》(In the Land of Israel)、《黎巴嫩 的山坡》(The Slopes of Lebanon)、《在这燃烧的光 芒下》(Under This Blazing Light)、《以色列、巴勒 斯坦和和平》(Israel,Palestine and Peace)、《如 何治愈一个极端主义分子》(How to Cure aFanatic), 都是直接触及阿以冲突的尖锐主题。 还有一本书是《亲爱的狂热分子:来自分裂的国度的 信札》(DearZealots:Letters from a Divided Land ),里面的三篇文章文字犀利直白,十分尖锐,但立场却 并不极端,而是温和。他激烈批评的,首当其冲的当然是 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和它所煽动的暴力恐怖活动,但他并不 是简单地谴责那些组织和参与这些暴力恐怖活动的阿拉伯 穆斯林,而是着力抨击导致并为这些暴力恐怖活动辩护的 极端主义理论和宗教。与此同时,他也批判了同样带有暴 力倾向的犹太极端分子。他批判极端狂热分子的出发点, 是他的人道主义精神、宽容精神和和平主义,为此遭到犹 太人的责难也毫不动摇。 奥兹是个热爱和平的人道主义者。在他眼里,阿拉伯 人也同样是经受着苦难的人,而不仅仅是阿以冲突的抽象 的另一方、他者、敌人。为了让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能够 好好地生活,奥兹认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们“离婚 ”。他说,治愈极端主义的灵丹妙药是幽默和好奇,而解 决阿以冲突的最佳方案则是同情和妥协。 轻抚着水,轻抚着风,轻抚着每一个人的心灵。 目录 轻抚水,轻抚风 比水和风更轻柔(译后记) 精彩页 1 波兰,初冬。1939年。 一个名叫波马兰兹的犹太校长从德国人那里逃脱,躲进了森林。他是一个矮个子男人,眼睛小小的,宽宽的、严峻的下巴。他看着像一个美国喜剧里的间谍。 他是M镇的密茨凯维奇国立学校的数学和物理老师。他的业余时间都用来搞一种什么理论研究;自然的秘密在他身上激起了一种强烈的热忱。据谣传,他马上要在电力或磁力领域作出新的发现。他的上唇上方,他充满爱心地蓄着一道浅浅的、紧张的小胡子。 刚开始,波马兰兹躲在森林深处一间废弃的小棚子里,这个小棚子曾经是一个名叫佐贝克·皮尔泽瓦斯基的伐木人的。这个皮尔泽瓦斯基头年春天被农夫们杀死了。他们用斧子把他砍死了,因为他总是戴着橘黄色的尖顶帽子、穿着红色的靴子在森林里走来走去,在村民面前随意地玩些小把戏,并且号称是处女生出来的。此外,他还声称有用魔咒治疗牙疼的能力,靠唱礼仪颂歌勾引一个年轻的农家姑娘,一招手就能惹得牧羊狗发疯一样地狂叫,然后一招手又能让它们安静下来,而且,只要风向对头,他晚上还能轻轻地离地飞翔。他还有打嗝的习惯,而且还四处偷鸡。 某年的耶稣受难日,伐木人向农夫们吹牛,如果他们使尽全力用他的斧子砍他,斧子会砍裂。于是,他们就用斧子砍他,而斧子并没有破裂。 波马兰兹独自坐在废弃的棚子里,考量着逐渐腐坏的棚顶大梁,竖起耳朵倾听着森林晚间的躁动,倾听着狂风抽打着瑟缩的树顶,倾听着树叶哀伤的沙沙细语。 他白天黑夜都是独自一人。他思考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森林的坡地延伸,下层丛林与河流交界的地方,德国工程师们炸毁了所有的铁路桥。由于距离远和浓重的水汽,每次爆炸的火光和低沉的爆破声之间,有一段延迟,几乎像是犹豫。这段迟延,尽管十分短暂,却给整个场面增添了一点喜剧色彩,以至于波马兰兹在自己躲着的地方都起了疑心。而且,确实,几天之后,接到新的命令之后,同一批工程师又出现了,带着狂热的劲头,开始丈量河流,疯狂地按从前的样子把一切都重新建造出来;他们拉着钢缆线,埋下水泥柱子,竖起一对事先建好的桥梁,将一切恢复到了之前的模样。 但是,距离和秋天的光线,给山脚下那些狂热的活动平添了一种不真实、几乎是荒诞的特色:小小的人影,在山间消逝的声音,耐心的灰色地平线。晚上,一次又一次,忧郁的力量降临下来,用沉闷、模糊的黑暗覆盖着森林和山峦。 村里的一个老巫婆给他提供面包和水。 吓坏了的农夫们会蹑手蹑脚地靠近,有时候在离小棚子有一段安全的距离的地方放一只烤鹅,然后马上消失在森林怀抱之中。佐贝克·皮尔泽瓦斯基,那个处女生的爱打嗝的儿子,已经预先警告过他们,他很快就会以别的身份回来的。 也或许并没有农夫,没有巫婆,也没有烤鹅,波马兰兹仅仅以纯精神的状态生活在那里,完全没有任何物质需求。 P1-3 导语 以色列国家文学奖得主阿摩司·奥兹经典作品。 这是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波兰一对犹太人夫妇在“二战”中的经历。波马兰兹是一位数学教师,他为了躲避“纳粹”的追捕,躲进了森林;妻子斯特法则选择留下来。波马兰兹在森林里,反而有了时间思考数学问题,而斯特法也发现,战争很快会降临自己的小镇。 内容推荐 一九三九年,德国入侵波兰,以利沙·波马兰兹,既是数学家又是钟表匠,逃进了森林,留下美丽、聪慧的妻子斯特法,独自面对巨变的局势。 或许没有农夫,没有巫婆,也没有烤鹅,以利沙仅仅以纯精神的状态生活在森林里,完全没有任何物质需求;斯特法留在小镇上,有两只老暹罗猫的陪伴,名叫肖邦和叔本华。 他们熬过了战争,以利沙去了以色列,希望在那里找到安宁,而斯特法去了苏联,他们还会再次相聚吗?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