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以自由的形而上学含义和政治哲学含义的区分,也即自由这个三位一体性概念的内在联系的粗略揭示为基础,合乎历史与逻辑地讨论了洛克、卢梭、康德、黑格尔、马克思、晚期谢林、尼采、海德格尔、罗尔斯、阿伦特和施特劳斯对自由问题的思考,最后按照类似施特劳斯的解经方法对西方古典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中国古典的儒道两家的自由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通过上述解读,本书力图在关于自由问题的讨论中重新为形上自由赢回其应有的地位,并同时划定政治自由本有的限度,并在古今、中外各哲学家自由思想的相互对照、印证和相互批评中,为自由的符合人类性、时代性、民族性要求的理解和实现,奠定牢固的理论基础,勾画可能的思想进路。 作者简介 王福生,男,1975年11月生,内 蒙古赤峰人。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 研究中心暨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哲学 系系主任,高清海哲学思想研究中心 主任,美国杜克大学访问学者。长期 从事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近年来主要 研究兴趣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政治 与社会理论。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 地重大项目等十余项,出版学术专著 两部,发表论文五十余篇。 目录 导言 一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 二 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 三 个人主义的自由与共同体主义的自由 四 自由的形而上学含义与政治哲学含义 第一章 法律与自由:洛克 一 自然状态与“生命、自由和地产” 二 法律与自由 第二章 公意、教育与自由:卢梭 一 自然状态与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二 公意与自由 三 教育与自由 第三章 道德、政治与自由:康德 一 道德与自由 二 政治与自由 三 道德、政治与历史 第四章 精神与自由:黑格尔 一 康德、基督教与黑格尔 二 自由的逻辑证明 三 自由的历史实现 第五章 永恒与自由:谢林 一 永恒自由与善恶的可能性 二 自由的深渊,或齐泽克的拉康式解读 第六章 解放与自由:马克思 一 无产阶级与人的解放 二 政治经济学批判 三 自由人联合体作为新的制度安排 第七章 权力意志与自由:尼采 一 自由意志与权力意志 二 超人与自由 第八章 存在与自由:海德格尔 一 此在、存在与自由 二 海德格尔的政治时刻 第九章 正义与自由:罗尔斯 一 正义原则与自由的优先性 二 政治自由主义 三 公共理性还是公共政治文化 第十章 行动与自由:阿伦特 一 劳动、工作与行动 二 自由难题或生活的倒转 三 法国革命与美国革命 第十一章 自然、历史与自由:施特劳斯 一 历史、自由与现代性危机 二 重回古典与自然作为标准 三 古典自由主义与自由教育 第十二章 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 一 人道即天道 二 从心所欲不逾矩 第十三章 逍遥游:庄子 一 天在内人在外 二 逍遥游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尽可能地展示了对人与自由的诸多不同理解,这当然不能解决全部自由问题,但如果说实践中的清明终将有赖于理论上的明晰,那么它终究还是会有点意义的。它至少能够逼迫我们去思考:自己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或者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进而应该去追寻怎样的自由。在这个意义上,本书或可视为一项清理地基的准备性工作,以为某种可期待的当代中国哲学奠定某一方面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