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北平和平解放/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黄亦兵 |
出版社 | 北京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讲述北平和平解放过程,以及接管北平后迅速整顿治理、除旧布新,着手管理和建设城市的探索,突显北平和平解放为新中国定都北平、中共中央移驻香山和党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创造条件,展现共产党人为民担当的智慧与勇气。 目录 前言 一、运筹帷幄战平津 辽沈、淮海、平津一盘大棋 破敌之计“先西后东” 大军同城 二、战与和的角力 傅作义的试探和游移 以战逼和 尘埃落定 三、第二条战线 围城中的民心 红色秘密战 护厂、护校迎解放 四、全面接管城市 大军进城 和平接管北平 改编傅作义部 “旧人”新出路 余孽的末日穷途 五、人民的新北平 建立和巩固各级人民民主政权 开展郊区土地改革 从“两白一黑”到金融市场 古城新面貌 结语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前言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企图继续维持一 党独裁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统治, 并在美国政府支持下积极准备内战。中国共产党从人民群 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出发,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 号,努力争取实现和平建国。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两个前 途、两种命运的斗争。中国革命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1946年6月下旬,国民党调动大军向解放区发动全面进 攻,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军民在各个战场上奋起反击, 全国解放战争拉开序幕。经过两年浴血奋战,中国人民解 放军相继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形 成向国民党军大规模战略进攻的总趋势。这预示着人民解 放战争新的伟大阶段到来。 1948年秋,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科学分析战争形势,当 机立断,及时抓住战略决战的有利时机,连续组织发动辽 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摧毁了国民党赖以维持其 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为中国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 基础。 作为战略决战的收官之战,平津战役自1948年11月29 日发起,至1949年1月31日结束,历时64天,共歼灭和改编 国民党军队52万余人,产生了“天津方式”“北平方式” ,并为后来的“绥远方式”打下基础,这三种方式成为后 来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基本方式。 在这个过程中,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运筹帷幄,决策领 导和平解放北平,创造了将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 线相结合,军事打击和政治争取相结合的“上上之役”, 并为之后和平解放湖南、新疆、云南等地提供了范例,大 大加速了全国解放进程。 北平和平解放后,北平市委、市军管会和市政府落实 中央城市工作政策,有条不紊地开展接管工作,使社会秩 序迅速稳定下来,为中共中央移驻香山、新中国定都北京 和党的工作重心实现从农村到城市的战略转移创造了良好 条件。 导语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深入挖掘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革命历史内涵,丰富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弘扬香山革命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纪念地保护传承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总体部署,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拟牵头策划编撰《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本册为《北平和平解放》。 北平科平解放创造了实行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解决国民党武装力量的成功典范。树立了中国共产党保护人民、保全城市、减少战争破坏的成功范例。 后记 “中共中央北京香山革命历史丛书”是“十三五”国 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由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丛书秉持“谋 划精品项目,打造精品力作”这一主旨,精心组建队伍, 明确责任分工,层层严格把关,稳步有序推进。经过一年 多艰苦努力,顺利完成编写工作。 《北平和平解放》作为这套丛书中的一部,集中讲述 了中共中央和毛泽东领导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和接管北平 的历史过程,深刻揭示了北平和平解放为中共中央移驻香 山、实现从农村到城市战略转移、新中国定都北平所彰显 的重要意义。 该书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原副馆长黄亦兵等承 担大纲拟写和书稿写作,具体撰写分工为:前言、结语, 黄亦兵、方玮;第一章,方玮;第二章,韩春阳、卢坚; 第三章,韩春阳、魏征;第四章,魏征、陈宏达;第五章 ,佘庄墅。 编委会及办公室成员参与本书大纲和书稿的多轮修改 完善工作,主要分工为:前言、结语,陈丽红;第一章, 苏峰;第二章,陈丽红、刘超;第三章,乔克;第四章, 冯雪利、贾变变;第五章,董斌、丁洁。本书联络员陈丽 红负责编写工作的组织协调,全程跟进服务,反馈并协助 作者吸收审改意见,承担全书统稿、配图工作等。 温瑞茂、肖甡等专家审阅书稿并提出指导性意见;霍 海丹作为专责编委,全程指导文稿撰写修改,两次统改书 稿,对提升书稿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执行副主编张恒彬、范登生、刘岳、运子微审读书稿 并提出意见建议;执行主编李良、陈志楣组织领导书稿撰 写工作,并两次审读和统改;杨胜群、张树军两位主编从 确定选题到谋篇布局,从甄别史实到提升质量,实施全面 指导,严格审改把关,最后统改审定书稿,为本书付出很 多心血和智慧。 北京出版集团所属北京人民出版社的编辑同志全程参 与本书策划论证和审校出版工作,付出大量辛勤劳动。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许多公开出版或发表的文献 资料和研究成果,部分照片由新华社提供。在此,谨向所 有为本书编写工作做出贡献的单位和同志表示诚挚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编写和组织水平所限,本书在史 料运用、详略处理、文字表述等方面难免有疏漏或不足之 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丛书编委会 2019年9月 精彩页 一、运筹帷幄战平津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发展,人民革命胜利的浪潮汹涌,势不可挡。中共中央军委(以下简称“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开始酝酿、筹划歼灭国民党军集团的大决战。1948年春,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明确提出人民解放军“今后每年消灭敌军约一百个旅”的任务,继续贯彻外线作战方针,大量歼灭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尽可能夺取中等坚固设防城市和战略要地。到1948年6月,人民解放军已彻底粉碎蒋介石将战火引向解放区的图谋,国内军事、政治、经济形势发生更加有利于人民的变化,解放战争已经临近最后决战关头。1948年9月16日,华东野战军发动济南战役,揭开战略决战的序幕。随后,中央军委和毛泽东运筹帷幄,进行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气势磅礴,波澜壮阔,战果辉煌,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全国胜利的步伐。 辽沈、淮海、平津一盘大棋 东北、华北形势大好 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战局发展很快。1947年10月下旬,晋察冀野战军在清风店地区集中兵力全歼国民党第3军主力,使守备石家庄的国民党军与保定、太原的联系被彻底割断,处境更加孤立,军心不稳。晋察冀野战军斗志空前旺盛,乘胜夺取石家庄势在必得。 石家庄(时称石门)位于石德、平汉、正太三条铁路交会处,是华北战略枢纽。内战爆发前,蒋介石将嫡系胡宗南部第3军从大后方运到这里,把石家庄作为连接太原、保定两个绥靖公署及向冀中、冀南、太行各解放区进攻的基地。如能胜利攻克石家庄,使晋察冀与晋冀鲁豫解放区连成一片,对彻底扭转晋察冀战局必将起到关键作用。 当时,人民解放军虽然已经取得较大战绩,但还没有攻克较大城市的经验。国民党军为固守石家庄,在日伪所筑工事基础上连年加修:从市郊到市中心,以外市沟、内市沟和市区工事为骨干建成3道防线,深沟层层,碉堡林立。国民党军妄言,“石门可保无虞”,“解放军攻不下任何重要城市”。1947年10月25日,朱德亲I临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驻地,了解战前准备情况。27日,他在视察安国县西北炮兵旅驻地时指出:“打下石家庄,可以学会攻坚战,学会打大城市,还可以把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大解放区联成一片,在军事上、政治上、经济上的意义都很大。”11月6日至12日,经过7天激战,晋察冀野战军攻克石家庄,全歼守敌2.4万人。石家庄成为人民解放军自战略进攻以来攻克的第一座大城市,为后来继续夺取大中城市提供了重要经验。朱德评价石家庄之战说:“这是很大的胜利,也是夺取大城市之创例。”晋察冀和晋冀鲁豫解放区联成一片,成为全国最大的解放区,为人民解放军进行战略进攻提供了可靠的大后方,为全国解放提供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支持。 P1-2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