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战胜躁郁(翻开就能用的躁郁治疗手册)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夏一新
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抑郁症、躁狂症、躁郁症的基本特点和改善方式,使读者懂得,人类的行为和习惯、行为模式、心理状态并不是无法预测或积重难返的。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更了解躁郁症及其常用的治疗方式,做好心理调节,调整行为,合理治疗,收获美好人生。
作者简介
夏一新,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国际神经精神药理学学会院士,国际躁郁症学会理事,台湾地区生物精神医学暨神经精神药理学学会理事,夏一新身心精神科诊所所长,从事躁郁症、抑郁症等身心疾病的研究和诊断多年。
目录
01 原来情绪也会生病
失眠、焦虑、自律神经失调背后的秘密
问世间情是何物
情绪像海浪,发狂变海啸
02 认识躁郁情绪
躁郁有轻重之分
躁郁有多常见
谈躁郁前,先认识抑郁
失序的躁狂发作
躁狂如何影响你过日子
飘飘然高效率:轻躁
躁中有郁,郁中有躁:混合状态
03 躁郁有好多种
第一型躁郁VS.第二型躁郁
当躁郁拖太久:持续性抑郁与第三型躁郁
吃错药,引发躁狂发作:第四型躁郁
被忽视的躁狂与轻躁
医生也可能忽视轻躁与躁狂
我小孩怎么这么叛逆:青少年躁郁
恐怖情人,原来可能和躁郁有关系
04 不只有躁郁
烟、酒、毒、药,无法“自疗”躁郁
有幻听难道就是精神分裂吗
上网、血拼、暴食、猎爱高手
重复行为,强迫思考
05 为什么我会得躁郁症
基因遗传是躁郁症的生物病因
结婚、生子前,先找医生咨询
不要轻忽环境与压力因素
“三高”的父母
生理、心理与社会因素都很重要
被抹黑的躁郁症
06 躁郁症,不是一个人的事
躁郁发作,子女配偶易遭殃
躁郁症患者会不会攻击别人
躁郁症与自杀
躁郁症是否需要住院治疗
07 躁郁治疗就医指南
身心科是精神健康守护者
未治疗的后果
我没病,为什么要看医生
自己当医生
找名医,不如找能信任的好医生
08 服药是治疗的重要手段
治疗躁郁症的药物有哪些
吃药迷思,一一破解
药物治疗有阶段之分
不要怕药,要怕的是病
垂直断药很危险
躁郁症患者有机会不用再服药吗?
09 迎战躁郁,生活必须改变
拒当夜猫族,变身早起鸟
工作即生活,慢活怎么活
人生转折点,走前停看听
不能被忽视的老生常谈
认识压力与复发警讯
10 有压力,该怎么办
找到属于自己的减压法
放松也是要学习的
其他放松技巧
从生活中找到放松点子
11 给躁郁亲友的生活指南
如何面对躁郁儿女
全家一起来减压
我好想死,我不想活了
家属还可以做些什么
照顾病人前先照顾自己
如何陪伴躁狂、抑郁发作的患者
序言
打从进入精神科领域行医迄今已逾二十年,大部分时
间都放在抑郁症及躁郁症(双相障碍)的生物病因、诊断
及治疗上。及至一九九五年出国进修,博士论文专攻“神
经传导物质”如血清素、肾上腺素、多巴胺及γ-氨基丁酸
(GABA)在躁郁症生理病理学病因及其最新药物发展中所
扮演的角色,这才更加深我对躁郁症的探究兴趣。
近年来民众身心压力骤增,情绪浪潮蔓延力量波及整
个台湾地区,身心科诊所的数量明显增加。无论社会经济
地位是蓝领白领、地理位置是北南西东,在抑郁与躁郁的
情绪影响下,若生病的民众未及早获得良好的诊疗,后果
严重时都将可能导致身心失能、家庭破碎,甚至自杀身亡

高科技产业领域在短短几年间,一下子陨落了多位优
秀人才。媒体除报道这些人才过世外,也试图揣测这些人
去世的真实原因。事实上,回顾这些人才的过往背景,除
了报纸杂志强调的“抑郁情绪”“工作过劳”“压力太大
”及“追求完美性格”外,有许多在生活及工作细节也透
露了蛛丝马迹,暗示着这些人可能潜存“躁郁体质”,而
非单纯的抑郁作祟。
此外,让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不过名演员罗宾·威廉
姆斯的陨落。他是一位深受众多观众喜爱,屡屡在各大影
展中展现锋芒的演员。喜剧主角竟然也走向自杀一途,让
人不胜唏嘘。事实上,在威廉姆斯自杀前,他承受了莫大
的工作、财务与感情压力,他的妻子也曾公开表示,威廉
姆斯其实长期承受躁郁、焦虑与早期帕金森病的影响。让
威廉姆斯选择自杀的原因虽已难以考究,但躁郁症确实是
使他走向死亡不可忽视的推力之一。
躁郁症由轻到重,至少可分为五型。许多研究发现,
躁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比单纯的抑郁症患者还高。同时,
在治疗上若没有正确的诊断,只被误诊为焦虑症、失眠、
自律神经失调或单纯的抑郁症。未能正确治疗,病情可能
被延误甚至恶化,更增加自杀的可能。
本书之撰写及编排尽量避免教科书方式和使用过多的
医学名词,好让没有医学背景的读者能够方便地阅读。另
外,也尽量以一标题、一小节的方式来书写,读者可以随
手取阅、随时可读,无须从第一页看到最后一页;编写的
内容也都是一般患者在门诊常提出的问题,大家可从自己
感兴趣或好奇之处读起。
此外,本书另一特色为不光是从生理病理及药理的角
度来探索躁郁疾患,还从性格、人际关系、生活压力等角
度切入探讨。此外,也提供许多小提醒及注意事项于内文
中,让读者大众能够很快地提纲挈领,抓住重点。如果您
拿起本书,能够持续地阅读一阵子,而不会立即放下或去
选看别的书籍,表示您对本书的议题感兴趣。
虽然已有许多撰写优良、畅销热卖之躁郁症相关书籍
,但我个人仍有心愿,希望将自己对此疾患诊治的心得出
版成册,印刷发行,提供社会大众参考。也希望借由本书
之出版,可以使有躁郁疾患成员的家庭有所获益,嘉惠社
会大众。
导语
许多研究发现,躁郁症患者自杀的风险比单纯忧郁症还高。在治疗上常被误诊为焦虑症、失眠、自律神经失调或单纯的忧郁症。若未能正确治疗,延误甚至恶化,更会增加自杀的可能。如果情绪问题才是根源,问题就不仅只是表面上看来的失眠、焦虑、自律神经失调,若只针对这些症状进行治疗,很显然只是治标、不能治本。确实,有很多患者到处求诊,就是因为失眠怎么看都看不好;自律神经怎么医治仍然失调,身体毛病一大堆,焦虑感依然挥之不去。背后的关键因素就是没有考虑到,原来这些症状的根源竟是躁郁情绪。本书从生理病理及药理的角度来探索躁郁疾患,更搭配性格、人际关系、生活压力等角度切入探讨,让读者能够很快地认识和了解燥郁症。
精彩页
失眠、焦虑、自律神经失调背后的秘密
李小姐,二十五岁,平面设计师,标准的夜猫子,自叹与周公缘分浅薄。重度失眠患者。打从十七岁第一次失眠开始,每次睡不着时,身体明明累得半死,脑袋就是无法关机,东想西想,停不下来。看着窗外天色越来越亮,但就是睡不着。即使睡着,也是浅眠、多梦、易醒。某晚上厕所时才发现,自己的黑眼圈已经越来越严重了。
黄小姐,三十七岁,某私立初中班主任。带领的班级在考试成绩、清洁及秩序比赛中,总是名列前茅。对学生采取严格、高度要求的教育理念,深获家长的信任与爱戴。某次健康检查发现自己“自律神经失调”。回想起来,自己确实经常有头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的症状,医生还说自己有肠燥症。
吕小姐,四十二岁,家庭主妇,独生女大学毕业后,考取律师资格进入事务所。跟邻居街坊相处时,总是笑眯眯的,但和丈夫相处时,却像吃了炸药,三不五时吵架。对吕小姐来说,生活就是不断地操心大小事,无法静下心来。经常焦虑、不安、易怒、暴躁,总是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
张先生,四十六岁,职场主管。说话大声,速度快而且滔滔不绝,无法中断。冲锋陷阵第一人,被下属称为“无敌张”,处理公务就事论事,一丝不苟,完美主义,不容许错误。火气爆发时,无人招架得住。但私下又是一个见义勇为,路见不平的人。压力大时,张先生不为人知的秘密就是猛吃甜食、喝咖啡和珍珠奶茶等。之前,张先生曾因经常喝酒,喝到肝功能出状况,才刚戒酒一阵子。
根本来说,是情绪出了问题
上面这几个临床实例读起来是否格外熟悉?哪些片段曾发生在自己或家人朋友身上?事情是否真的只是单纯的工作压力过大、失眠?自律神经失调?抑或只是脾气、个性不好呢?事实上,这些状况可能不只是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单纯,背后大有玄机。
躁郁常被描述为变色龙,每位躁郁患者的临床表征可能都不一样。即便在同一位患者身上,每次轻躁、躁狂、抑郁的情况也不一定相同。
躁郁症的病程中,情绪发作是一阵一阵的。某些时候,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情绪稳定正常,和常人没两样。没症状的期间可长可短,长的可达数年。这也表明,要判断一个人是否罹患躁郁症,需要谨慎且完整地去了解这个人一生中的状况。
首次就诊时,患者通常会主动表达自己身体上的不舒服。最常见的有:睡不好、焦虑紧张恐慌、这边痛那边痛、做事情容易恍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退化、容易健忘。觉得自己可能有自律神经失调,抱怨许多身体不适,诸如头晕、头痛、耳鸣、腹胀、腹泻、肩颈酸痛等,经过许多检查,却都发现结果正常。最后,也有些患者来就医是因为家人实在无法忍受患者脾气不好、情绪控制差、爱大声骂人、暴怒时摔东西等。上述症状的背后都有个共同处,那就是“情绪”出了问题。
P3-5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0:4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