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兼职教授。曾任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著有:《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秦汉交通史稿》等。
段清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至2008年任秦陵考古队队长,主持秦始皇陵的考古调查与发掘。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著有:《秦始皇帝陵园考古报告》《秦陵——尘封的帝国》等。
张不叁:自由写作者,秦史爱好者,长期从事历史类写作、非虚构写作,著有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将军》、历史科普读物《秦朝穿越指南》、纪实文学《微光·炬火》。
柳馥:本名孙玲玲,一九八八年出生,江南妹子一枚。美院毕业,游学日本,做了五年的设计师,目前现蜗居在上海,创办了自己的版画工作室。自幼心醉于文史,尤爱先秦史和汉唐史,先后出版了《先秦穿越生存手册》《唐玄宗背后的女人们》等作品,随笔杂文多发表于《新京报》《中华遗产杂志》。
左丘萌:不自由撰稿人,现居成都。负笈求学时于秦汉史、出土文献研究略有所得,希望写出有温度的历史人文故事,至今笔耕未辍。辗转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工作,长期与残帛断简陪伴。著有《到长安去:汉朝简牍故事集》
《邂逅秦始皇》是中信出版集团与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联合出品的一本全面展现秦始皇其人其事的通俗读物。
秦始皇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过分。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秦始皇,他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抑或有更多不为人所知的一面?
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从秦始皇的身世谜团说起,正说秦始皇功绩、澄清秦始皇背的千年黑锅、认真回应八卦,再到秦始皇的朋友圈。最后拜见秦始皇,从秦陵考古的视角来看秦始皇生死观的转变。
邀请著名学者王子今、段清波等领衔,青年作家张不叁、柳馥、左丘萌、林屋公子等参与撰稿,更有人气插画师呼葱觅蒜参与插图创作。另外还采访了影视、企业家、文博工作者、作家等社会各界人士,说说他们心中的秦始皇形象。
轻松的形式、有趣的话题、正经说历史,带领读者一本读懂中国超级英雄秦始皇。
秦始皇生活的时代,是战争激烈,流血千里的时代。历史保留了惨烈的深刻记忆。然而另一方面,这又是一个进取精神、创新意识、英雄主义和务实原则这些积极的文化风格在社会占据上风的时代。
——王子今《秦始皇与他的时代》
秦始皇如此急切地想要取得不死之药,不惜花费巨额金钱、动用军队,愿意舍弃“朕”的自称,唯一能够解释这种现象的只有秦始皇本人的生死观发生了变化。他不再把“死亡”看做是一个小小的转折,而是把死亡看做是一个段落的结束,甚至是属于自己的这个时代的终结。
——段清波《秦始皇帝的生死观》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的秦国士兵所使用的军用装备无一例外地遵照了统一的技术标准。他们携带的长剑、弓弩、矛戈,规格几乎完全一致,使用起来熟练便捷。他们穿着的甲胄、乘坐的战车,也都相差无几,如在战争当中有所损坏,只需更换相关零部件即可继续使用。无论是北至草原还是南下岭南,无论是西控巴蜀还是东临沧海,每一个秦国士兵的背后,都有着来自于秦的统一技术标准的有力保障。
——王凯《统一技术标准:最为世人所忽视的一大重要统一》
也许在秦始皇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时,就听着母亲所哼唱的赵国歌曲入睡。在这样的环境耳濡目染下,他对于音乐的爱好就这样在心底生根发芽了。也许只有在音乐面前的他,才能够暂时卸下心中承载的重担和防备,做回一个沉迷于音乐的普通人,而不再是人前那个遥远而冷冰冰的帝王。
——罗律 《秦始皇:一个被帝王事业耽误了的音乐发烧友》
始皇帝东巡万里,不可能没有注意到各郡县的民生困顿。他病情恶化后咬牙直奔长子扶苏和蒙恬所在的上郡,可见他打算弥补当年迟迟不立太子、还把扶苏赶出咸阳的错误。这是他最后一次自我否定,把纠正错误的希望寄托给了儿子和老战友,可惜还没来得及传达心声就中道崩殂。这个一生要强的男人从未停止跟内心恐惧的战斗,只是最终他输了。
——始安公士或《与恐惧战斗不休——秦始皇的性格养成之路》
百越之战,对于秦王朝而言正是这样一场关系着边疆安全的非打不可的战争。它声势浩大又旷日持久,秦朝付出了前后近百万的兵力,历时七八年,而岭南的真正征服甚至要延续到近一个世纪之后。
——张不叁《统一疆域中一场失落的战争:秦平百越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