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将“幸福”(及其各种相关术语)的兴起视为一种社会和政治符号学,探索其起源于美国,随后传播到英国和全球的过程。通过深入分析有关幸福的讨论中有影响的“发声者”的书写和视觉修辞及其后续活动,本书认为,幸福成为一个严肃的政治问题,并不是因为社会上越来越不幸福,也不是有一个关于幸福新知识的“现实”需要,而是因为那些有影响的、热心的“知情人”在一个情感术语极易产生影响的文化时刻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对幸福的关注,虽然表面上是积极和轻松的,却暗含着对人类情感“脆弱性”模式的肯定,鼓励了一种低期望值的道德观,尽管人们用激进的语言来描述幸福,但这些关注最终是保守的,非常适合(对资本主义)“别无选择”的时代。 目录 1 幸福的“问题” 2 一个适宜发声的语境 3 社会问题的修辞 4 发声者与新闻 5 幸福:从前历史到悖论 6 内心问题 7 拥有幸福 8 幸福专业知识 9 幸福修辞 10 问题清单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导语 幸福——或幸福的缺席——转变为一个社会问题,是推动政策和技术的前奏,这些政策和技术以人们的行为和情感为管理对象。 当前的幸福改革运动的结果很可能是一种相对短暂的现象。但是,理解它的起源和它利用的文化资源,可以让我们在这个时代获得关于人类异化本质的重要见解。本书通过对幸福问题严格而有条理的重构,将解释这个新政策崇拜如何为规避我们时代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