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郑洪升
出版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郑洪升,1932年出生,山西省浮山县人。年轻时为军校哲学教员。出版的著作有《郑渊洁家书》《人生十论》《郑老爷子大观园》。是“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父亲。
书评(媒体评论)
我出生后家里只有几平方米,全家人睡在一张大
炕上。炕上有一个小书架,摆放着父亲的书。当时是
石家庄高级步兵学校教员的父亲,总是当着我的面看
书写字备课,使得我从小就崇拜看书写字。
我成为父亲后,继承了父亲家教的衣钵。对于孩
子,只做不说。换句话说:闭上嘴,抬起腿,走自己
的人生路,演示给孩子看。作为父亲,对孩子最好的
教育是身教。
我父亲郑洪升八十多岁了,思路还很清晰。他说
,阅读和写文章是他的养生之道之一。
——郑渊洁
爷爷每天在网上搜索我和郑渊洁的消息,坐在家
里享受他对世界的影响。
我爷爷对我最大的影响是生了郑渊洁。
——郑亚旗
目录
第一章 论议风生
论样儿
论麻烦
论名声
论独思与集思
论积累
论一锤定音
论修墙
论底气
论恋旧
论运作
论衡量
论厚道
论从众
论念经
论小事
论粉丝
论本分
论规矩
论了不得
论穷
论范围
论自律
论“门前清”
论“戏骨”
论信任
论帽子
论有序与无序
第二章 款款而谈
谈“小鲜肉”
谈盘点
谈大限
再谈方法
谈开花与结果
一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二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三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四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五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六谈我的一点写作经历
谈睡姿
谈早起
谈谈吃的内容与形式
第三章 生活随感
世上什么最疯狂?
世上什么最厉害?
世上什么最高尚?
世上什么最可怕?
世上什么最难忘?
世上什么最无奈?
世上什么最无耻?
我和我的“国防军”
我和我的导师们
我和我的演讲偶像们
我和我的博友们
我和我的“奴隶们”
我和我的商品们
我和我的休友们
第四章 直抒胸臆
意外收获
撰写历史书的三巨人
我对霾有了新态度
赞“工匠精神”
大风颂
二十四节气歌
白发颂
向肥胖宣战
咱的姓从哪里来?
会玩是一种本事
国家的硬实力与软实力
一对两地分居的老困难户
新建与改建有感
新年寄语
何为国之不祥
幽默是文学艺术家的内分泌
大事不糊涂
小个子,大智慧
装病为名,篡权为实
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有些事真急不得
在反腐败斗争中咱都不要当叶公
散步小记
京剧中的五个“四”
难道北京这个名字是从太原“借”来的?
聊聊“老婆”这个称谓的来历
“小老子”从“老老子”身上受到的启示
雪颂
我爱去“都一处”用餐
“大董烤鸭”在创新中大步向前迈进
“东来顺涮羊肉”在烈火中永生
肥而不腻的“砂锅居”
春节期间聊天策略及注意事项
“天福号”酱肘子有故事
“月盛斋”的酱牛肉,香呀!
第五章 津津乐道
春节期间聊修墙
近来我对两条寓言特感兴趣
喝酒插曲
全世界都跌破眼镜
聊天纪事
花钱真痛快
有些态不大好表
改进“春晚”的方子已经开出来了
元宵节趣谈
从中国驻美大使馆墙上的两首诗说开去
吃不了兜着走
男人的汗颜
你知道张骞这个人吗?
朱元璋写对联
谁是相声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谁是我国各剧种的领头羊?
模范皇后马秀英
一位智勇双全的皇后
杨继盛与“便宜坊”
王致和无意中实现了臭与香的统一
我喜欢张载的“四为句”
拿破仑的狡猾
美国新老总统掐起来了
乾隆皇帝这一手真高明
诸葛亮的家风
和孙女的一席谈话
信鸽颂
第六章 名人风采
雷科巴的故事
内马尔的故事
古利特的故事
贝隆的故事
穆勒的故事
鲁尼的故事
维埃里的故事
法布雷加斯的故事
特雷泽盖的故事
郑智的故事
从鲁冠球的名字说起
牢记乔老爷子的三句话
潘基文说了两句良心话
第七章 畅所欲言
防异类更要防人类
防小偷更要防大盗
防外侵更要防内患
防先贤更要防活人
防政客更要防商人
防富病更要防穷病
防阳谋更要防阴谋
在癌症面前千万不能解除精神武装
对付厉害老婆的哲学
拼爹与拼儿
要苦练反应能力
交个底
忏悔与伟大
生得糊涂,死得明白
爱国与砸外国货
认清人生的不同阶段
追寻智者
令人厌恶的人
老师与学生
学生与老师
谁最有资格享受“杏花村”?
我看成功
“两不一支持”
四维之重要
果实之累
你知道你为什么姓李吗?
我怎样被“逼”上讲台
第八章 思绪万千
我写微博的“三有”方针
我难道在腐败的道路上向下滑?
在他面前我惭愧,我汗颜
老年朋友们快从骗局中突围
《朗读者》不仅是一档新节目,更是需要提倡的社会风气
看《朗读者》第三期有感
我的一点忏悔和道歉
看《朗读者》的几点感想
联想万岁!
照镜子
人是大自然的一分子
人应该怎样吃与喝?
自问
人生三条忠告
天下万物有定时
狮王的悲惨世界
朋友呀,朋友
您碰到过难缠的人吗?
剖析“远香近臭”说
两个伪命题引起的思考
歪嘴和尚念十条经
歪嘴和尚再念六条读书经
歪嘴和尚再念经
老和尚献图
当节目主持人什么最难?
同子女相处的几个小窍门
吹鼓手们让人瞧不起
人类社会的心电图
观察经济形势的一把钥匙
华为公司为什么那么神?


晨思
夜想
做人五大知
受人们青睐的十种人
老而讲究
长寿的“秘方”究竟在哪里?
为文人说句公道话
是金子总会发光
炉火纯青赞
吃喝个人说了算
遐想
爹妈宣言
关于“死活读不下去《红楼梦》”之我见
五大传说不可轻信
重果更要重因
自我衡量
精彩页
论样儿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在上台前后,与美国主流媒体一直硬碰硬地对着干,互相看对方都不顺眼。特朗普首次在国会发表演说后,美国有的媒体说了这样一句话:“特朗普的举止总算有了总统的模样。”
这句话使我产生了一系列的联想,看来不管是干什么,我们都要有自己应有的样儿。
当父母的,要有当父母的样儿;当儿女的,要有当儿女的样儿;当领导的,要有当领导的样儿;当部下的,要有当部下的样儿;当老师的,要有当老师的样儿;当学生的,要有当学生的样儿。别说人了,连花草树木,要被人喜欢,长得也要有个样儿,有样儿的,就高贵,长成歪瓜裂枣,肯定没人喜欢。同样是一块石头,样子好看,价值连城,样子不好看,就会被人视为又臭又硬的顽石,一脚踢开。
样儿是什么?样儿是事物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样儿是摆不出来的,是装不出来的。有的人没那么深的学问,却装出很有学问的样儿;有的人没有那么高的领导水平,却摆出很有水平的样儿;有的人长相一般,却把自己捌饬得花里胡哨,似乎很漂亮的样子。这种不是发自内在而是装出来的样子,都是长久不了的,也是掩盖不了实质的。一切样儿都是本性使然。
写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过去人们对我国京剧四大名旦的评价:梅兰芳的“样”,程砚秋的“唱”,尚小云的“棒”,苟慧生的“浪”。这些特点统统是其内在素质的外在表现形态。
样儿与内在实质的统一,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最高境界。
论麻烦
常听人抱怨“太麻烦了”“真麻烦”“怎么这么麻烦”。
其实,有麻烦有时候是好事。人最怕没事干,这一点,退休的人最有感受。
汽车不是开坏的,是放坏的。
麻烦的另一个说法是事情多。有事情干,说明别人和社会需要你。事情越多,说明你的价值越高。
作为员工,你的老板越麻烦你,你的麻烦越少。老板不麻烦你了,你的麻烦也就来了。作为配偶,你的另一半总是麻烦你,说明他(她)离不开你。他(她)不麻烦你了,什么事都不跟你说,你们离分道扬镳也就不远了。
不要怕麻烦,要感谢麻烦,解决麻烦。
真没麻烦了,没人给你派活儿了,你就真麻烦了。
论名声
人来到世界一遭,都想留个好名声。正所谓“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谁也不愿遗臭万年。
名声有大小之分,有好坏之别。有的人在小范围内有名,而有的人在大范围内,甚至在全世界都有名。有的人名声很大,但那是遗臭万年的名声;而有些人却能流芳百世。 根据我的观察和分析,名声具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它不具有普遍性。同样一个人,一部分人说他好,另一部分人就说他不好,被所有人都说好者,几乎打着灯笼也难找。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是推翻封建帝制的总司令,但也有不少人说三道四,有些人竞叫他“孙大炮”。
第二,名声不具备长期性。一个人往往是在一个时期被说好,而在另一个时期则受人指责。在中国最典型的是孔夫子,时而被捧上天,时而又被打人地;时而被奉为圣贤,时而又被批为“孔老二”。
第三,名声不具备强制性。凡是用强权树立起来的名声大多不长久。当年希特勒的名声可谓大矣,只要喊一声元首驾到,“万岁,万万岁”之声不绝于耳。这种用强权树立起来的名声,必将遗臭万年。
那么,好名声是靠什么赢得的?我认为主要靠“三立”:立德,立功,立言。即:品德高尚,为广大人民所爱戴;为社会立有卓著功勋;为人类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每个人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自己的名声。
论独思与集思
常言道,“心之官则思”。过去人们把心当成思考的器官,其实“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心是不管思考的,思考之责在大脑。人既然脖子上扛着一个大脑,就是用它来思考的。这个思考的最可贵之处,在于独立地进行,切不可人云亦云,跟着别人跑。
但是,绝对的独立思考是没有的。我们在思考之前,要向全世界的名人“借脑子”,要参考许多资料,要参考别人对此问题的看法,不知不觉间你已经受到别人的影响。独立思考的真正含义,在于逆向思维,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把独立思考绝对化,在思想领域处处说不,这不叫独立思考,叫抬杠。因此,在强调独立思考时,要防止排他主义。不能认为与别人的看法相同,就不是独立思考。
除了强调独立思考,还要强调集思广益。共性总是寓于个性之中。集思就是善于听取大家的意见,把群众的智慧集中起来。俗话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集思广益之人。过去有个很好的提法,现在似乎提得不多了。这句话叫:“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集中起来,坚持下去”。从群众中来,就是尊重群众的独立思考;集中起来,坚持下去,就是集思广益,将想法变成行动。它很巧妙地处理了独思与集思的关系。这既是一个科学的认识路线,也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
我们既不可把独立思考绝对化,也不要用集思的东西去排除独立思考。能够把两者巧妙结
导语
这是一部汇聚郑洪升人生智慧的著作,收录了作者发表的一些随笔感言。全书从读书育人到生老病死,从饮食男女到人间百态,洋洋大观,妙语如珠,文风幽默,迸发着智慧的光芒,其中分享的教育观点也能引发读者思考。本书通俗易懂,老少咸宜,“郑”能量感动读者,温暖人心。
序言
这是我出版的第七本书。前几本都是我儿子郑渊洁作
序,还有一本是我孙子郑亚旗写的序。这一本干脆我自力
更生一回,来个自序。
我早已进入耄耋之年,一生碌碌无为。有朋友经常问
我:你一生之中最爱好什么?我的回答是:两样东西。一
是革命小酒,每天中午喝二两,喝了之后立刻文思泉涌,
脑子特别好使;二是书籍,以书为伴,每天不读几页书,
好像丢了魂似的。
在浩瀚的书海中,我对“随笔”这种文体特别感兴趣
。在咱们中国,南宋时期洪迈的《容斋随笔》最为著名;
在国外当以英国的《培根随笔》最为出色。
我尤其喜欢“随笔”中的这个“随”字。它使人可以
随看,随想,随写。
随看,每篇文章很短,利用点点滴滴的时间,随时随
地就可以看几篇。
随想,每篇文章虽短,但它独立成篇,边看边思索,
心得体会随之而来。
随写,把自己思索的成果记录下来,哪怕几十个字,
几百个字,几千个字,日积月累就可以积少成多;天长日
久,说不定还可以鼓捣出一本书来。
千万不可小视随看、随想、随写的这些东西。因为它
涉及的面儿很广,可以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教育、道
德、法律、爱情、婚姻、风俗、地理等方方面面,内容别
具一格、无所不包。同时,因为它是随笔,其语言简洁,
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上天入地,行云流水,
不拘一格,丰富多彩。现代社会早已进入快节奏时代,每
天读几篇随笔,如同吃快餐一样,会给生活带来无限方便
和乐趣。
每个人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活动,超出自己能力
的文章是写不出来的。我有自知之明,深感在观察、分析
、文字表达等方面能力有限。因此,我的随笔水平很低,
名副其实是“随”出来的。许多同志对我的随笔很感兴趣
,要求集结出版,给了我很大的鼓舞。考虑到从这些文章
也能看出一个八旬老人的思想轨迹,我就同意出版了。只
要每篇文章能给亲们带来一点点启发,一点点快乐,一点
点联想,一点点收获,一点点欢声笑语,一点点茶余饭后
的谈资,老夫就心满意足了。
这是我在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第二本书。前一
本是《父亲的含义是榜样》,出版后销售得很不错。从合
作中我深深体会到,这是一个讲原则、守信用、重合同,
对作者和读者关心负责的出版社。我们合作得很愉快。我
对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的领导和全体工作人员,再次表示
衷心的感谢。
郑洪升
内容推荐
一位年近九旬的老人,用自己的智慧与幽默同读者分享人生感悟、生活哲学以及经验阅历。《一本郑经:郑洪升随笔》里面有妙趣横生的故事,有引人沉思的哲理,也有对读者的真诚告白。就像是一杯历时弥久的佳酿,细品方出滋味,亦像是一位真诚的老友,道尽了百态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2: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