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媒体评论) 人类战争舞台上,金戈刀兵之声业已响彻千年。 工业革命犹如一支魔法指挥棒,演绎出巨炮轰鸣、硝 烟肆虐的壮丽合唱。“热兵器时代”丛书将为读者谱 写战争史上这一段最为辉煌绚烂的乐章。 ——蒙创波 “点兵堂”军事公众号主编,著有 《长空闪电——P38战机全传》等 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厚重的战争史,战争贯穿着整 个人类的发展历程。而热兵器战争在整个战争史中的 地位举足轻重,其惨烈程度、吞噬生命的体量也远胜 于以往任何时代,只有了解它的可怕,才能让处于和 平时代的我们更加敬畏战争,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 指文新推出的“热兵器时代”丛书正是从这个角度来 剖析近现代战争,而这套丛书由国内军事刊物界前辈 、素以严谨著称的董曼杰老师执牛耳,让文章的质量 和深度得到了保障,想必也会给读者们带来一场视觉 上的饕餮盛宴。 ——张向明 著有《基辅1941:史上最大的合围 战》 恭贺“热兵器时代”丛书首本付梓,预祝这套丛 书在军事出版界开创一番与众不同的天地,带给军迷 一份别具风昧的精神食粮。 ——谭飞程 著有《赣北兵燹:南昌会战》《麈 兵江汉:武汉会战》等 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一环,在干百年的 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艺术。微观上看,战争是残酷血 腥的生死厮杀;宏观上看,战争又是宏大辉煌的国力 博弈。我们可以避免战争的发生,但不可能忽略战争 的存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好友董晏杰是战争史 研究方面的专家,他的“热兵器时代”丛书正是以此 为理念,向读者再现战争艺术的魅力。 ——高智 著有《长空鹰隼:二战德国Bf 109战 斗机战史》等 战争,从未改变。值此“热兵器时代”丛书付印 ,在热兵器时代跌宕起伏的华丽篇章和战争秘辛,董 老师将为读者们娓娓道来,实为军事爱好者的一大幸 事。 ——丁雷 著有《天火焚魔:美军对日战略轰炸 全史(1942-1945)》等
目录 前言 魏玛共和国末期的军国主义与和平主义 格鲁曼活塞战斗机 F8F“熊猫” 踏上欧洲的土地 西西里杰拉登陆战1943年7月9日—12日 钢车铁甲战华沙 1944年华沙城下的装甲战 天河流星 Me 163火箭战斗机技战史 我自横刀向天啸 美国驱逐舰“约翰斯顿”号萨马岛纪事
精彩页 问题所在: 魏玛共和国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军国主义 如果说德国人民在1914年8月是满怀着民族主义热忱步入战争的,那么他们在1939年9月却并没有展现出太多的沙文主义激情。在德国入侵波兰当天,一位外国观察者描述称,德国大众普遍所持的是一种漠不关心的态度。当时正在访问德国的士瓦本大区长官卡尔·瓦尔如此形容他的感受:“一路上没有任何东西能让我回想起一九一四,没有激情、没有喜悦、没有欢呼。所到之处说不上阴郁,但总有一种让人不安的寂静。全德国人民似乎是被某种恐惧所麻痹,既不能庆祝,也无法表示不满。”另一位观察者在不久后也同样指出了这次的人们看起来充满了焦虑。他谈道:“民众的呆板顺从在恐怖统治下被调教成了盲目的机械性忠诚,同时他们也被极端宣传所蛊惑并刺激。”大部分的德国民众在战争爆发时依旧“忠诚,但并不情愿”。 这些观察者所描绘的画面也得到了官方舆论评估机构的证实。这些官方机构称,公众普遍平静而镇定,但郁郁不乐且漠不关心。在1939年9月1日,星期五,当希特勒从新总理府驾车前往克罗歌剧院向国会汇报他的所作所为时,沿途所聚集的柏林市民并不多,对他的欢迎也略冷淡。 9月3日英法对德宣战的消息传出后,民众震惊了。据说,原本寄希望于西方中立的希特勒本人都对此十分惊愕。当波兰在几周内被粉碎后,10月6日希特勒在国会上讲话时提出了议和,只不过他开出的条件中要求西方列强承认德国对波兰的占领。这次“和平”讲话,以及英法联军在地面上的无动作,被德国人民看作相互关联的同一现象,街头巷尾的人们便以此佐证他们的期望,认为战火很快就会熄灭。虽然官方多次否认,大众媒体也依旧煽动好战情绪,但是和平即将恢复的传言却始终未断。 因此,当德国对波兰的入侵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时,德国民众的情绪却是被动、焦虑、震惊、不安的。国家社会主义领导层与大部分民众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深刻的隔阂——人民并不想要战争,而且绝对不想要世界大战。但是,德国人民作为一个整体的表现却只是满足了政府的期望:在并不情愿的忠诚下,他们服从了。 这种行为该如何解释?德国人为什么会“愚蠢地跟着希特勒步入战争,对自己被拖进深渊无动于衷”?当政府的政策意味着无论任何人在战争中的角色是主动还是被动,都要面临可能的物理上的灭绝,上百万人到底是怎样坦然将其接受的?更何况,这些人大多都对1914-1918年的恐怖惨剧记忆深刻。这一切难道是因为德国人在暗中支持国家社会主义政权吗?或者说他们持有异见,但在看似全能的政权面前却无法用语言或行动对抗?莫非关于领导与服从的理念早已在德国人心中根深蒂固,使其衰退成了一个“无意志的群体”?还是说战争已被视为某种命运而被大众接受,同时被认为是在民族自我主义所主宰的世界里不可避免的类自然现象?在这之上,德国人民是否又暗藏有某些政治愿望和期许,比如边境修改、殖民地扩张,或者德国在欧洲和世界舞台上的复兴,使得他们会为此不惜再一次走进战争? 我们若想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前提做出任何有意义的判断,没人会否认以上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回答。但提问题可比回答问题要容易得多,而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允许我们小视任何一个问题的重要性。 若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进行充分的解析,需要考虑的情况和事件到底有哪些?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历史学家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案。不过,至少在一点上,学者们还是可以达成足够的共识:只顾分析战争爆发前的一小段短暂时期(即1939年)是绝对会漏掉重要线索的。因此,我们绝不能忽视在意识形态和外交政策、军事和经济事宜以及其他方面的多重连续性。 在此关联性上至关重要的几种意识形态中,特别关注自然要留给国家社会主义对战争和武力的哲学,其理论自1933年来便成了德国人民物质和心理再军事化(Wiederwehrhaftmachung)的根基。虽如此,仅仅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战争思想进行分析并不能充分回答我们的首要问题,即德国人对战争一或者说得更笼统一点,使用武力作为政治工具——到底持何种态度。我们需要知道公众整体对此的看法,以及政治诉求者(politically articulate)对此的看法;在缺乏同时期民意调查参考的情况下,我们的研究必须从拥有政治诉求的精英阶层开始。德国在1933至1939年期间实施了高强度的思想灌输,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种政治手段若想完全奏效,则必须建立在已存在的心理习惯和传统上。 P4-5 导语 这是一本介绍热兵器时代军事历史及武器装备的文集。本书记录了1943年7月9日至12日揭开了意大利西西里之战序幕的杰拉登陆战及1944年在华沙发生的装甲战,还介绍了美国驱逐舰“约翰斯顿”号在萨马岛海域与日军海军力量展开的殊死搏斗。此外,还有Me 163火箭战斗机技战史、F8F“熊猫”介绍、美军第3装甲师师长莫里斯·罗斯少将小记等内容。史料来源均权威、可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序言 当德国对波兰的入侵点燃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时 ,德国民众的情绪是被动、焦虑、震惊的。国家领导层与 大部分民众之间似乎存在着一道深刻的隔阂——人民并不 想要战争,而且绝对不想要世界大战。但是,德国人为什 么会“愚蠢地跟着希特勒步入战争,对自己被拖进深渊无 动于衷”?在《魏玛共和国末期的军国主义与和平主义》 一篇中,我们将会回顾魏玛共和国的垂暮之年。我们将会 着重审视各政党、教会和其他重要利益团体的领导者和代 言人,在魏玛共和国的最后年月里就“战争与和平”这一 系列问题到底选择了怎样的态度和立场。更确切地说,到 底哪些拥有政治诉求的团体在原则上准备支持或考虑使用 军事武力作为外交手段,又有哪些团体表示反对,或是提 倡与邻国相互理解的和平政策?如果我们能够发现好战意 识早在1933年前便普遍存在,就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 二战爆发前那段时期的德国,也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 1939年的9月,德国国内是如何从和平抗议突然转变成叫嚣 战争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技术飞速突进,战斗机如果不保 持升级,会在一两年间就彻底过时。而即使继续升级,也 未见得能够跟上时代进步,为此必须提前设计新一代战斗 机。因此,美国格鲁曼公司设计出了F8F“熊猫”,并在后 来的战争中成为最著名的美国战斗机之一。《格鲁曼最后 的活塞战斗机:F8F“熊猫”》对F8F“熊猫”,这个风靡 一时的活塞战斗机进行了全面的介绍:设计方案、诞生过 程、型号区别、生产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参与各类比赛的 情况。 《钢车铁甲战华沙:1944年华沙城下的装甲战》一篇 ,介绍了二战东线战场上最复杂的战役之一华沙之战。 1944年的7—10月,苏军和德军一直就华沙普拉加区的控制 权展开激烈争夺,战争过程非常漫长,非常残酷。从白俄 罗斯第1方面军以第2坦克集团军为主力突击普拉加,到德 军装甲部队在华沙城下发起反击,此间经历了华沙起义, 再到苏军恢复进击普拉加,虽然在士兵数量、坦克和空中 实力等方面均占优势,但自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数个集团军 在此期间所取得的进展与其战斗损失是不呈正比例的。相 对来说,德国军队在华沙城下的抵抗展现了较高的战地技 巧,几位指挥官通过频繁调动规模较小但机动性较强的精 锐部队,化解了几处战线上不断出现的危机。造成这种局 面的原因也和苏军在战略层面上的作战决心有关,从一开 始,一鼓作气解放波兰首都就不是进入波兰境内苏军部队 的首要任务,甚至也不是远期目标,就某种意义而言,卢 布林的重要性从一开始就超越了华沙。 1944年,随着远程护航战斗机的普及和战略轰炸机部 队的扩建,对德国本土及占领区的战略轰炸行动日益频繁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的应对乏力 。有鉴于交战双方综合实力的巨大差距,德国空军加紧了 新式武器装备研发、生产,以及相关作战单位的人员训练 和部队组建工作。1944年年初,战斗机部队总监阿道夫· 加兰德将军下达了组建Me 163作战单位的指示,同年3月, 第一支Me 163作战中队成立。经过多次扩建与改编,1944 年11月正式成立了JG 400联队。这支联队最令人瞩目之处 莫过于装备着世界上唯一一型参加过实战的火箭动力飞机 ,不同于那些还在试飞阶段就迎来战争结束,或是仅仅浮 于纸面的“绝密武器”,Me 163展现出的是一幅更加真实 鲜活的画卷。一架惊世骇俗的飞机,一种迥然于时代的设 计理念,如何在舳舻千里的轰炸机群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或许可以从JG 400的作战里程中寻觅一二。敬请一览 多角度记述了Me 163发展过程的《天河流星:Me 163火箭 战斗机技战史》一文。 1944年10月25日清晨,在萨马岛以东60海里的海面上 ,海军史上惊心动魄的萨马海战打响了。美国海军TU77.4 .3编队奋起反抗,而“约翰斯顿”号的正是其最为重要的 组成部分之一。“约翰斯顿”号在和数量、火力和装甲均 占据绝对优势的敌舰队作战时,表现出大大超越职责要求 的勇敢和不惧死的精神,将敌人的火力从武备、装甲皆薄 弱的航母上吸引开,有效保护了它们,又在敌人的炮火跨 射下,发动了鱼雷攻击,全员以不屈的精神和出色的职业 技术水准,在千钧一发的关键节点,击退了敌人。“约翰 斯顿”号萨马海战中的英勇无畏和战斗精神,受到了美国 海军的高度评价,给予了全体舰员最高规格的荣誉,同时 获得了美国政府和菲律宾政府颁发的最高集体荣誉“总统 集体嘉奖”。《我自横刀向天啸:美国驱逐舰“约翰斯顿 ”号萨马岛纪事》完整地记录了这一堪比灾难大片式剧情 的美国驱逐舰“约翰斯顿”号在萨马岛的海上惊魂记。 2019年1月
内容推荐 风靡一时的活塞战斗机F8F“熊猫”是如何走上时代的舞台又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 从JG 400联队短暂的作战里程中寻觅Me 163这架迥然于时代设计理念的飞机。 灾难大片式剧情,真实的美国驱逐舰“约翰斯顿”号在萨马岛的海上惊魂记。 在魏玛共和国的垂暮之年中,德国国内是如何从和平抗议突然转变成叫嚣战争的。 二战东线战场上最复杂的战役之一华沙之战,漫长、残酷且戏剧性的苏德两军之间的博弈。 二战欧洲战场上的盟军是如何以薄弱之力从西西里岛展开攻势,使意大利瓦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