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血火十八梯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白岚 |
出版社 | 重庆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血火十八梯》是一部重庆本土作家白岚创作的小说,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重庆老百姓在日军大轰炸期间发生的故事。全书以一个居住在十八梯的妇女何嫂的经历为主线,串联起一群底层普通百姓在日本军国主义对重庆实行的惨无人道的“无差别轰炸”中遭受的深重苦难。重点描写了“五三”“五四”大轰炸以及“六五”大隧道惨案给重庆人民带来的惨重牺牲。同时将苏联援华飞行队的英勇事迹、英勇的空军飞行员梁东凯一家和从下江来的江老师夫妇的命运之网与重庆人民的命运编织在了一起,反映了在国难当头的特殊时期,重庆广大贫苦人民不屈不挠、勇敢坚韧、热情善良的优良品质,以及全国爱国民众甚至国际友人对抗日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 作者简介 白岚,重庆作家协会会员,曾在网络上发表过多部中、长篇小说。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导语 作者通过讲述普通家庭的悲欢离合来展现抗日战争的悲壮与残酷和灾难中不屈服的灵魂。重庆大轰炸、十八梯惨案、消防人员殉职纪念碑,看过本书之后会对这些名词有更痛彻心扉的领悟。你会记住,重庆是一座英雄之城! 精彩页 又是一个大雾天。 随着黎明降临,白茫茫的雾气从长江和嘉陵江江面上袅袅婷婷地升腾起来,悠悠然向上飞升,逐渐沿着河岸山坡弥散开来,直到把重庆城裹在了一遍无穷无尽的白絮之中,树木像是蒙上了一层轻纱,油绿的树叶变得灰蒙蒙生气全无。上半城的高楼只剩下楼顶飘浮在无边的雾海之上,几十步之外的行人只能看得见一个一个模糊的影子,连初升的太阳也被浓雾欺负得没有了脾气,羞答答地藏身在天穹之上,成了一个惨淡的光团,无可奈何地垂眼看着遮天蔽日的冬日大雾在渝州大地上肆意横行。 这一天是一九三八年十二月二十六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已经一年有余。其时,历时四个半月之久的武汉会战已于十月宣告结束,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又向战时首都重庆逼近了一步。千里之外战火纷飞,而有群山拱卫大江守护的大后方得以暂时偏安于一隅。虽然日军有过几次轰炸,但每次的规模都很小,没有造成重大损失,重庆人民的生活照常进行。这个岁末年尾雾气弥漫的早晨,城区依然是一片宁静祥和,严酷的战争似乎离得很远很远,远得仿佛是另一个世界的事情。 依山而建的重庆城,顺着山势渐次铺开,半山腰是下半城,起于上清寺,经过大溪沟、储奇门、望龙门,止于菜园坝。到了石板坡,从一条名叫詹家溪的巷子拐进去,向南行走数武之地,就进入了十八梯,走完了一坡青石板梯坎,到达渝中半岛的山顶,上头就是较场口,属于上半城的地界了。十八梯这条蜿蜒而历史悠久的石梯坎路,就像是一条飘动的灰色绸带,把重庆的下半城和上半城连到了一起。 像是一棵大树上众多的枝丫,每隔一段距离,十八梯梯坎路的两边就向左右延伸出了一条又一条宽宽窄窄的巷子,有善果巷、轿铺巷、瞿家沟、永兴巷、双桅子巷……一个名字就代表了一段历史,一个名字就藏着一个悠久而韵味深长的故事。每条巷子里高高低低密密匝匝地挤满了依山而建的简陋民宅,有的就靠了几根木头支撑,稳稳地立在岩壁之上,这就是最富巴渝特色的民居——吊脚楼了。 登上较场口,从上面俯瞰下来,整个十八梯的一面坡上挤满了各式各样的房子,密密麻麻,挨挨挤挤,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蚁穴。几万人在这里生活,就如同勤劳的蚂蚁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代又一代地在这里繁衍生息。 大雾下得最浓的时候,十八梯开始了忙碌的一天,临街的商户下了一扇扇门板,吱吱嘎嘎的声音在雾气中此起彼伏地响起。铁匠铺的学徒一边打呵欠一边把风箱拉得“呼呼”作响,剃头的师傅把摊子摆出来,把镜子挂在壁头上,把刮胡刀、洗脸盆、洋碱盒盒一样一样地放归于(重庆方言,意为归置整齐)。烧饼铺子的第一炉烧饼已经出了炉,金黄金黄的烧饼摆在筲箕里头,诱人的香味四处飘散。小面铺子生意兴旺,三张桌子都坐满了人,没得位子的就一手端了面,踣(重庆方言,音gu,意为蹲)在梯坎上,“呼噜呼噜”地吃。裁缝铺的师傅也早早地打开了门,正忙到把燃着的麸炭夹到熨斗里头,吹几口气,麸炭就冒出了明火来。无所事事的老人家瞌睡少,早早就起了床,把烘笼放在长衫子下面,坐在自家的屋门口,悠闲地看着上下往来的人流,满是皱纹的脸上写着沧桑的岁月,写着冗长的人生,也写着居家生活的恬淡悠闲。 黄沙溪一带过来的农民担着装满各色菜蔬的菜挑挑,拖着长声吆喝:“莴笋萝卜飘儿白,小葱蒜苗包包白。”吆喝声在雾气中飘散,在一条一条的小巷子里头回旋。遇到要买菜的住户,卖菜的农民便放下挑挑,在路边边称称,拿钱,交易结束,农民又挑起挑挑,隐身进了愈加浓重的雾气之中。 而后,又有头上顶着笼屉的小贩从雾气中影影绰绰地过来,一面走一面喊:“卖白糖糕哦,卖白糖糕哦。” “卖白糖糕的,等到等到!”蓬着一头乱发的家庭主妇从门里闪身出来,喊住小贩。小贩站下,把蒸笼从头上端下来,放在路边的石坎上,先揭开盖在笼盖上保温的一块棉胎,再揭开笼盖,用筷子夹起还在冒着热气的白糖糕,放进主妇伸过来的碗里。交易结束,小贩盖上笼盖,把蒸笼放上头顶,一路喊着,在雾气中远去了。 何嫂给两个儿子大娃二娃一人买了两个白糖糕,自己却舍不得吃,喝了一碗隔夜的稀饭当早饭。她早年丧夫,一人拖着两个娃儿过活,在屋当门摆了一个小摊摊,卖些针线顶针、打蛔虫的使君子、洗衣裳的猪毛刷子,找点小钱,养活两个儿子。流年似水,不知不觉中几个年头过去,娃儿一天天地大了,都进了学堂发蒙读书,用钱的地方也一天比一天多了,靠摆摊摊找的钱已是入不敷出,何嫂就走牛角沱上清寺一带去收下江人的衣裳来洗,勉强把生活糊得走。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