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40周年修订版)
分类
作者 (美)伊丽莎白·克拉里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伊丽莎白·克拉里(Elizabeth Crary),美国教育家,家庭教育演说家,畅销书作家,1979年出版《0~12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Without Spanking or Spoiling)一书,一炮而红,常年应邀在美国和日本各大教育论坛发表演讲,并应邀参加《奥普拉脱口秀》(Oprah)等全国性电视节目。先后累计出版超过三十种家庭教育畅销书,其所著《0~12岁:帮孩子养成好习惯》也成为美国学前教育领域的经典读物。现和家人居住于西雅图。
目录
第一章 写在前面
一、三脚凳理论
二、明确价值观
1. 价值观完全因人而异
2. 价值观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3. 有些价值理念相互矛盾
三、管理期待行为
1. 过高的期盼可能导致焦虑
2. 学习速度不尽相同
3. 完善技能需要时间
四、基本性情特征
1. 孩子的性情特征各不相同
2. 孩子的特殊性情特征影响父母对他的接受能力
3. 孩子的基本性情特征可以改变
五、“熊孩子
六、乖孩子
七、尊重自我需求
1. 做你喜欢的事
2. 给自己留点儿时间
3. 安排好自己的时间
第二章 解决问题的步骤
一、(以具体行为)界定问题
二、收集数据
1. 频率
2. 背景观察
3. 检查发育水平
4. 谁的烦恼?
三、探索潜在解决方案
四、评估、选定与实施方案
五、评估解决方案
第三章 避免冲突
一、事前考虑周全
1. 遣除无聊的活动
2. 重新安排时间
3. 做好过渡安排
4. 活动预演
二、讲明期望
1. 降到孩子的高度说话
2. 问题与命令
3. 有限选择与自由选择
4. 引导选择
5. 祖母规则
三、整理情绪
1. 注意情绪变化
2. 积极倾听
3.“我讯息法
4. 画饼充饥
四、订立规则
1. 避免重复要求
2. 想好再说
3. 为孩子听话做好铺垫
4. 辅助孩子听从
第四章 强化良好行为
一、关注
1. 正面关注和负面关注
2. 有条件关注和无条件关注
3. 关注的形式多种多样
4. 关注的喜好各不相同
5. 父母必答的一个尖锐问题
二、关注时间
三、正强化法
1. 正强化有利于加强正面行为
2. 强化什么?
3. 双向学习
4. 三种奖励强化形式
5. 强化频率对行为记忆的影响
6. 强化频率的减少应有明确计划
7. 强化物有时会丧失效力
8. 正强化常见问题
四、表扬
1. 明确的表扬才会有效果
2. 表扬要及时
3. 表扬要真诚
4. 无效表扬
5. 过分表扬会让孩子厌烦
第五章 培养新行为
一、影响行为习得的因素
1. 情感环境
2. 孩子的发育水平
3. 习得方式
4. 孩子的自我期待
二、亲身示范
三、简单指令
四、行为塑造
1. 情况评估
2. 制订计划
3. 实施计划
4. 评估与修订计划
5. 行为塑造可以完成更复杂的任务
五、重新学习行为习惯
1. 重新正确完成
2. 反复习得
六、解决问题的技巧
1. 更好的办法
2. 共同解决问题
第六章 减少不良行为
一、不良行为动机
1. 关注
2. 权力
3. 报复
4. 示弱
二、注意力转移法
三、辅助孩子听从
1. 危急情境
2. 安全情境
四、忽视法
五、替代法
1. 注意力转移与替代法不同
2. 寻找替代物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六、调整环境法
1. 拓展环境
2. 限制环境
3. 改变环境
七、选择正确的后果
1. 必然后果法
2. 逻辑后果法
3. 逻辑后果必须明显与孩子的行为不良相关
4. 跟孩子讲的逻辑后果父母必须能够接受
八、隔离反省法
1. 导入隔离反省
2. 精微隔离反省
3. 使用隔离反省时的常见错误
九、负强化法
十、负强化的危险之处
1. 负强化法不包括教孩子该做什么
2. 负强化法常常会强化相关的不良行为
3. 负强化法常常会破坏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
4. 负强化法往往难以长期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
第七章 策略汇总与应用
一、情境1
二、第一步:界定问题
三、第二步:汇集信息
1. 谁的烦恼?
2. 孩子知道该怎么做吗?
四、第三步:探索解决方案
1. 我该怎么改变?
2. 怎么改变目前的状况?
3. 怎样鼓励良好的行为?
4. 怎样制止不当行为?
五、第四步:评估、选择并实施
六、第五步:评估解决的效果
七、情境2
八、第一步:界定问题
九、第二步:汇集信息
1. 谁的烦恼?
2. 孩子知道该怎么做吗?
十、第三步:探索解决方案
1. 我该怎么改变?
2. 怎么改变目前的状况?
3. 怎样鼓励良好行为?
4. 怎样阻止不当行为?
十一、第四步:评估、选择并实施
十二、第五步:评估解决的效果
十三、结语
附录一 解决常见问题的150个点子
附录二 10种方法总结索引
精彩页
本书的写作目的,在于使父母与孩子相处融洽愉快。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准则之一,是一个人只能改变自己。当你在改变自己时,同时会改变与他人之间的关系,而他人也必然会对此做出回应。儿童教育是一门通过改变自身行为来更大概率地使孩子表现良好的艺术。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一书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指导孩子的成长提供了大量有用的信息:效能训练、行为修正、交互分析以及阿德勒’戴克斯法。本书中所有材料均适用于学步期及学龄前儿童,所有事例及练习均体现了上述技巧的实际运用。当然,若要把书中的理论付诸实践,则离不开你的思考与行动。
一、三脚凳理论
儿童教育就好比一把三脚凳。凳子要立稳,需要有三条腿支撑,儿童教育的“三条腿”包括:对自身价值观的了解,对孩子合理的期望,对自我需求的尊重。若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条腿的支撑,三脚凳都无法立稳。下面我们将简要地谈谈这“三条腿”所包含的内容。
首先,无论对自己还是孩子,父母都必须知道自己真正看重的是什么。如果父母都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往往就会莫名地感到失望。明确的价值观可以帮助父母区分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如果父母不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制订计划也就无从谈起。
其次,无论父母期望(或者看重)什么,都必须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无论是同龄的孩子之间,还是同一个孩子的不同年龄段,他们的行为差异都很大。如果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父母极有可能将大把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无法实现的事情上,而且父母和孩子在这一过程中都会备感受挫。
第三,父母自我感觉良好时,做事才有效率。这要求父母学会自我激励和享受生活,当人们自身感到快乐、幸福时,才更容易让别人轻松、愉快。
本书共分为七个章节,每个章节围绕一个话题展开叙述并提供相关练习。接下来,本章会更详尽地阐述如何实现三个支撑技巧,即如何正确认知个人价值观、如何对孩子保持合理的期待以及如何做到对自我需求的尊重。第二章提供了解决疑难问题的具体方法。由于父母和孩子都在成长,接下来的四个章节为满足两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提供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最后一章把前几章的内容综合起来,着重解决实际问题。附录一对书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技巧进行了总结和归纳。附录二则列举了10种最常见的育儿问题及解决方法,供读者参考和应用。
二、明确价值观
如果父母知道自己看重什么,并且清楚地意识到这些价值观会如何影响他们对孩子的期望,那么他们采用的教育方法就会更加有效。明确自己为孩子设定的目标,有助于父母决定是否有必要干涉孩子的行为。了解自身的价值观,还有利于父母解决不同价值观产生的冲突。例如,就远期目标而言,你希望孩子学会独立;而就近期目标而言,你希望孩子不要给自己带来过多的麻烦。那么,当两岁半的儿子说想帮你做炒鸡蛋时,你就需要斟酌一下他的建议。你可以趁着孩子还小,早日明确自己的想法,以便日后的行为和想法保持一致。孩子是会跟着模仿的,而且学得很快。
价值观包括信仰和态度,它激励着人们不断前行,价值观对个人或全人类来说都至关重要。若要实现真正的价值,就不能只是纸上谈兵或想想而已,而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
1.价值观完全因人而异
对一个人十分重要的态度或行为,对他人来说未必如此。随着个人的成长,价值观也会发生变化。当人们在生活中接受了新的观念后,先前的某些观念也就不再那么重要。当人们讨论争议性话题的时候,价值观的差异最容易反映出来。
在继续探讨其他话题之前,我们不妨先看看自己的价值观。下面是两则练习,第一则练习集中讨论了儿童的理想特质(练习1—1,P005),第二则练习要求你对这些特质的重要性进行排序(练习1—2,P006)。
P2-4
导语
《奥普拉脱口秀》育儿话题嘉宾、实战派育儿专家伊丽莎白·克拉里40年育儿经验总结。
美国日本大受欢迎的“不打骂、不溺爱”优雅教养法!
0-6岁,用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帮孩子养成好习惯!
《与打骂和溺爱说拜拜》40周年修订版!
内容推荐
孩子爱乱碰东西、一意孤行、自我中心、在餐厅乱叫、推人、抢玩具、不买玩具就哭闹、好言相劝被当耳旁风,骂他又不听,打了又心疼……遇到这些情况怎么办?
在本书当中,拥有40多年幼教经验的实战派专家,北西雅图学院教育课程主讲人伊丽莎白·克拉里融合行为修正、交互分析以及阿德勒-戴克斯法等多种心理学策略,结合自己长期研究学龄前儿童的经验,总结出一套能有效影响孩子行为的具体技巧,相信必将能指导父母调整自身行为,帮家长摆脱打骂或溺爱的育儿方式,跟孩子实现更好的互动,从而培养出独立、积极、有幸福感的孩子。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0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