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田,中国传媒大学副研究员,CCTV-6《佳片有约》影评人,电影编剧。经济学学士,新闻学硕士,电影学博士。曾出版《偷心影记》《欧洲电影中的中国人形象》《新世纪欧美类型电影》。
与《电影手册》合作,推出“电影大师”译著《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科恩兄弟》《昆汀·塔伦蒂诺》。创作电影尉本《诱引者手记》。
作者常年行走,迄今足迹已达欧洲、美洲、亚洲、非洲30余个国家的50多座城市。《城之影》(共2册)是这一行走的成果,将“看”与“看电影”相结合,属于“电影文化”的大范畴。
在一个化时代,《城之影》选取了一个角度:结合城市与电影文化,以真实的城市景象解读虚构的电影影像。本系列以城市独立成章,选取了32座城市、千余部电影——走出银幕,对比一座城市真实的历史、政治、文化、艺术;银幕,观看一部电影如何呈现并想象一座城市。
《城之影》将帮助读者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电影里的城市以及与城市相关的电影,使看的读者爱上电影,也使看电影的读者更爱。
与其说,这是两本书;不如说,这是我的十年。
2008-2018,亚洲-欧洲-美洲-非洲三十个国家的九十座城市。
萨特的《词语》,是我的分水岭。他建了一座词语城堡,在里面光剑影、呼风唤雨,*终摧毁了他的虚拟王国。而我就像伍迪·艾伦的电影《开罗紫玫瑰》里从银幕上走下来的男主角,女主角的生活,寻找戏剧与现实的对照记。
现代美国人韦斯·安德森对老欧洲做了一场巴洛克想象,致敬“主义者”茨威格。某种意义上,我也是一个主义者。用真实界的行走,修正想象界的幻觉。
苏珊·桑塔格说:我喜欢不知道要到哪里去、同时已经走出了很远。
感谢走过的每一座城。吮吸着它们的光华,我变成现在的样子。
诗人诺瓦利斯说:哲学,就是怀着乡愁在四海寻找家园。
未来,我不知道要到哪里去,但一定会继续走。
行走,也是我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