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唯物史观视域下,以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次为比较维度,对中西核心价值观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所谓西方“普世价值”,展开从历史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从内容到形式、从内涵到外延等全面而系统的比较与辨析。在比较中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和科学性,以正确认识和理解其核心要义与精神实质;在比较中揭示西方“普世价值”的局限性和虚幻性,以全面认清其本质含义与理论误区;在比较中厘清中西两种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以澄清事实真相、拨开思想之霾,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和践行力,增强“四个自信”并自觉与错误价值观和不良社会思潮划清界限。 作者简介 沈贺,1979年生,河南泌阳人。法学博士,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马克思主义研究》《思想教育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项目等近20项。参编著作、教材6部。入选“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人文社科类)”,荣获“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等10余项荣誉称号。 目录 导论 第一章 核心价值观的概念界定与理论溯源 第一节 价值和价值观 第二节 核心价值观的功能与类别 第二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与意义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背景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的意义 第三章 西方“普世价值”的历史形成与“普世化”实践 第一节 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与“普世化”理论形成 第二节 西方“普世价值”的“普世化”实践 第四章 国家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比较 第一节 富强价值观比较 第二节 民主价值观比较 第三节 文明价值观比较 第四节 和谐价值观比较 第五章 社会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比较 第一节 自由价值观比较 第二节 平等价值观比较 第三节 公正价值观比较 第四节 法治价值观比较 第六章 个人维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比较 第一节 爱国价值观比较 第二节 敬业价值观比较 第三节 诚信价值观比较 第四节 友善价值观比较 第七章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关系辨析 第一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联系 第二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的区别 第三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西方“普世价值”的超越 参考文献 后记 导语 本书为教育部2016年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普世价值”辨析》(项目编号:16JDSZK051)。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准确提炼,反映了国家发展的价值目标、社会进步的价值取向以及公民道德的价值遵循。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从比较的角度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真正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西方“普世价值”的本质区别,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步性和科学性,正确认识西方“普世价值”的真实面目以及在中国传播的真正目的,回应国内社会各界以及国际各种力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误读与质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