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马成霞,国家级中小学骨干教师、北京市特级教师。曾任山东省临沭第一中学团委书记、政教主任、德育副校长,临沭实验中学校长。现为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学术委员会主任。 先后荣获临沂市“十大杰出女性”、临沂市“优秀校长”、山东省优秀女职工、齐鲁名师、市区“中国好老师”优秀执行人、北京市高考阅卷组优秀组长、北京教育常务理事、海淀区人民政府学科总督学、海淀区名师工作室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指导专家等称号。 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级、市级、区级课题。获国家级、市级优秀论文20余篇;出版《高中英语20讲》《高中英语写作与演讲》《我的教育故事》《我的教育启示》《精准射靶》《英语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等著作多部;在《中国教师》《北京教育》等发表论文数篇。 目录 第一部分 我的成长之路 品行 第一次开会踏点,走出一条严于律己之路 第一次建议直白,直言难题变为考试新策 第一次生日话内心,使高考监考增添女性 品书 走在教育的路上,行程不会改变我心中的那盏灯 教育工作者如何做到有效管理 回归原点,精心挑战 品味 校级赛课,荣获跨学科的十佳课堂 市级赛课,一节创新的人生大课 省级赛课,一场巧合的生命之旅 突破 高考作文阅卷,在坚守中突破 创新作文大赛,作品彰显人品 武术素养班级,在突破中坚守 第二部分 我的品行素养观 第一章 “品”人才观 一、古今中外的“三大”人才观 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人才观 第二章 “品”学生发展素养 一、学生发展的内涵 二、学生成长的意义 “品”习惯:追求卓越,让优秀成为习惯 “品”实践:点亮梦想攀尖峰 “品”言行:孟逸阳,连续两次对老师竖起大拇指的人 “品”行动:男人,不能说不行 “品”关系:正确提升异性交往中的学习动力 第三章 “品”教师发展素养 一、“发现教师”的含义 二、“发现教师”的定位 三、“发现教师”的途径 案例1:发现青年教师,创新“互通互助”行动 案例2:案例撰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永恒的挑战 案例3:读书学习与教师专业发展一起成长 研修1:“根”植发现教师,“铸”就教育远航 研修2:基于“发现教育”行动,构建育人课程,落实精准帮扶 研修3:基于“校本研修”,践行“发现教育” 第四章 “品”专业发展素养 浅谈教师专业发展之三步曲 案例1:“品”“修”一体化 “根”植校本研修,“铸”就教师成长 案例2:“品”“行”一体化 新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校本研修策略探究 案例3:“品”“作”一体化 “四说”——英语高效情景作文探巧 专业素养发展,“品”教书育人探究 第三部分 走进课堂(教育实践) 课例篇 课例1:初中阅读课《我的书包在哪里?》人教版七年级 课例2:高中读写课《事故》(Practical English《实用英语》) 课例3:高中写作课《语言学习(Leaning about Language)》牛津版高中教材 课例4:中考写作课《321中考英语写作》 课例5:精准设计英语听说课,多元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案例1:第七单元《人们将来会有机器人吗?》 案例2:高中阅读课《广告》 案例3:课堂教学,让师生焕发更有激情的生命活力 案例4:教研主题出新招,高效课堂促成长 专题篇 专题1:浅谈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英语词汇教学 专题2:基于学生听力问题,探究听力高效学习策略 专题3:在合作与挑战行动中探究语篇意义,提升阅读理解力 专题4: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设计课堂文化学习活动 第四部分 社会反响 “梦”在路上 筑梦迎40载,品心 追梦整一生,品情 圆梦师涯中,品臻 来自新华网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的老师——马成霞 来自中国教育报 青藏高原上的一场教育盛宴 好的教育是心灵的碰撞 “我眼中的好老师” 来自同人 优秀英语教师的大情怀、大智慧、大格局 听马成霞老师公开课及讲座有感 迷茫者 附:不迷茫,不停步!我们一路同行! 来自徒弟 我的灯塔我的师 来自学生 安全不容忽视 珍爱生命,铭记安全 内容推荐 本书作者马成霞是一位从教多年的特级教师,全书围绕核心素养汇集了作者从教多年来的成长历程。全书共分四部分,我的成长之路、我的品行素养观、走进课堂和社会反响。我的成长之路包括品行、品书、品味、突破几部分,主要为作者的从教经历;我的品行素养观主要为作者对人生观、价值观、学生、教师以及教育关于核心素养的理解和感悟;走进课堂部分主要是作者的授课经历;社会反响汇集了作者学生、同事及社会评价。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有一定借鉴,对研究教育学的研究人员有一定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