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推荐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50个年头,改革开放进入第三个10年。 1999年9月,国家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2004年,国家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运用国家外汇储备等补充资本金进行股份制改革……在这10年里,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中国的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在宏观经济潮流的推动下奔腾向前。 在这期间,马云、许家印、董明珠、李书福、江南春等企业家纷纷登场,并被世界瞩目。中国经济发展势不可当,每年的GDP进入9%~10%的高速增长通道,中国速度震惊了世界。 会当水击三千里。在这个阶段,中国的资本市场获得了飞跃性发展,中国的传媒产业也迅速发展,人们精神文化的巨大需求变成内容产业的发展推力。 目录 上篇 几处早莺争暖树(1999-2003) 第一章 暗流涌动|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先驱们 马云:重新定义商业模式 李国庆:敢做敢当当 莫天全:中国第一房地产 第二章 风起云涌|千万广厦换新颜 许家印:中国房地产第一人 第三章 大国工匠|制造大国的民族脊梁 董明珠:好空调,格力造 李书福:跟上梦想的脚步 尹同耀:民族品牌保卫战 夏明宪:门业“教父”的野心 下篇 会当水击三千里(2004-2008) 第四章 资本崛起|金融投资狂飙突进 李思聪:一个“信用批发商”的崛起 单祥双:风投“魔法师” 李非列:资本世界里一面奔跑的旗 陈宏:资本棋局 第五章 文化强国|文化传媒行业的崛起 刘长乐:凤凰卫视的凤凰故事 江南春:海上幸运史 张艺谋:他和他的老板兄弟 王长田:光线的十亿个掌声 导语 本书既是一部中国企业家改革开放史,也是一部中国商业进化史。包罗了众多民营企业家,在其时代背景下所展现出的惊人的商业头脑和不屈的精神。这些都值得被记录、借鉴、学习,在建国70周年这样特殊的时刻,谨此来纪念伟大中国经济的腾飞历程。 书评(媒体评论) 《商界》杂志记录了这些年来中国企业家形形色 色的脸谱,以及这个时代洪流中不同的管理经验。这 系列纪念图书,既解读了中国如何从“计划”到“市 场”的剧烈蜕变,也剖析了中国如何在全球化浪潮下 ,实现现代商业多种业态的融合,值得阅读。 ——吴晓波 很少有杂志社能够与读者风雨同行25年,更难得 的是一家杂志社能够在同一领域深耕25年。这些,《 商界》都做到了。很高兴阅读这套《商界》25周年纪 念图书,从这些文字中,我们能够找寻过去25年来, 我国商业发展的清晰走向,感受这些年来商界的风云 变幻。 ——滕斌圣 25年激荡风云,《商界》杂志在历史的长河中见 证了中国经济的沉浮。在互联网并未渗透到生活中的 时代,这本杂志成了生意人的“圣经”,陪伴他们在 生意场上挥斥方遒。而如今,《商界》也迎来了升级 ,搭载互联网的快车向更多人传播中国经济的力量。 《商界》25周年系列纪念图书即将上市,将悉数向读 者展示这25年来的经济脉动,回顾中国如何实现从农 业经济时期到工业经济社会的转变,对企业家和经济 学者把握未来都很有借鉴意义。 ——管清友 中国企业家在每个阶段的管理之道都有着时代的 印记,他们正是从这些记录商界企业成长的一个个鲜 活的案例中找寻前行的方向。因此,我非常关注中国 企业家的成长环境和心路历程。 ——陈春花 精彩页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第50个年头,改革开放即将进入第三个10年。 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国家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2001年,经过“黑发人谈成自发人”的艰辛谈判,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 2003年,温家宝总理指出:“这是一场输不起的改革”,“闲有商业银行的股份制改革‘只能成功,不能失败’”。2004年,同有商业银行正面临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困境,党中央、国务院决定选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作为试点,运用国家外汇储箭等补充资本金进行股份制改革。 1999-2008年,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世界,中闫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中国的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在宏观经济潮流的推动下奔腾向前。 第一章 暗流涌动|中国互联网时代的先驱们 1987年9月20日,钱天白教授发出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越过长城,通向世界”,揭开了中国人使用互联网的序幕。 1994年4月,中关村地区教育与科研示范网络工程进入互联网,实现和Intemet的TCP/IP连接.从而开通了Intemet全功能服务,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有互联网的国家。 1999年,经过了5年沉淀之后的互联网给全世界带来了非同寻常的机遇。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逐步迈进信息社会。信息是继材料、能源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资源,对它的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与取得经济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 它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 马云:重新定义商业模式 2000年7月17日,杭州人马云成为50年来第一个登上《福布斯》封面的中国企业家,理由是马云创建了全球最优秀的电子商务网站。该杂志如此描写马云:“凸起的颧骨,扭曲的头发,淘气的露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又说:“这个长相怪异的人有蓿拿破仑一样的身材,更有拿破仑一样的伟大志向!” 据说这是个让人疯狂的人。每年他会在全球10所大学演讲:在荚国麻省理工学院讲台上,他口若悬河、手舞足蹈的样子,令他所说的内容仿佛不可置信;在哈佛大学讲台上他与诺基哑总裁激烈辩论,最终赢得了台下1000多名听众长时间的起立鼓掌。 这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的人,全球商人热烈地追捧他。他的阿里巴巴两次被哈佛大学选为MBA案例,掀起全美研究热潮:他被“世界经济论坛”选为“未来领袖”;从公司成立到2003年仪4年时问,全球十几种语言400多家媒体对阿里巴巴的追踪报道从未间断! 2003年7月,英闻首相布莱尔访华,点名要见“中国的马云”,因为“他正在改变全球商人做生意的方式”! (一)一个中国教师的美国传奇 马云考了三次大学,最终只考了个杭州师范学院英语专科,却因该专业当年男生名额没招满,混入了本科。他狂热地喜欢英语,有四五年时间,他每天蹲守在杭州饭店门口,一遇到外国^就找他们练口语。 马云现在很多国际上的朋友,就是当年这样认识的。1985年,20岁的马云应一位澳大利亚朋友之邀出国游玩。正是这第一次出国机会,改变了马云的观念——“国外的情况与我们在国内了解到的不一样啊!”他认识到,一种语言就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真正了解不同国家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对方的语言,“否则,只能猜测”。 从那以后,马云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得新潮而大气、快速而实用。毕业后马云被分配到杭州电子工学院教英语,他在讲台上随心所欲地授课,被同行视为异类,却被学生喜欢得不行。 1992年,下海做生意突然变成潮流,生性活跃的马云发挥特长成立了一个海博翻译社。他课余时间四处活动接业务,然后回学校找教授翻译。初涉商海,马云对经商似懂非懂,但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他饱含高雅而浓厚的人文气质,因而有一种美好的学院派情结。海博翻译社被稀里糊涂地折腾了两年,总算没有倒闭。 到1995年,海博翻译社虽然没赚多少钱,却因马云超强的活动能力而赚了不小的名气。就在这一年,因他的名气而发生的一个传奇故事,使他真切地领略到了什么才是英语世界里最真实的痛苦与欢乐。 1995年,一位美国商人签约投资浙江段高速公路,直到合约到期,美元还迟迟没能到位。于是中方聘请“杭州英语最棒”的马云为翻译兼顾问,到美国“参加对方公司的董事会”以商讨解决办法。马云带着数百民工和浙江省交通厅的重托只身飞到美国,被投资商菲利普·卡度纳别有用心地安排住到了一幢别墅里,好酒好肉地款待着。事实上,马云被软禁了,而这个美国人是个地道的骗子。 P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