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日俄海战(1904-1905第2太平洋舰队的末路) |
分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军事理论 |
作者 | (英)朱利安·S.科贝特 |
出版社 | 台海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朱利安·S.科贝特(Sir Julian Stafford Corbett,1854~1922年),19世纪末20世纪初杰出的海军历史学家、战略学家。其关于战争史和海军学术方面的著作主要集中于16世纪末至19世纪初风帆舰队的战斗活动,整理有《英西战争期间海军相关文件,1585~1587》(1898年)、《海军作战指令,1530~1816》(1905年)、《舰队信号与指令,1776~1794》(1908年),著有《德雷克与都铎海军》(1898年)、《德雷克的继承者》(1900年)、《英国与地中海》(1904年)、《七年战争中的英国》(1907年)、《海上战略的若干原则》(1911年)、《俄日战争中的海军行动:1904~1905》(1914年)和《世界大战中的海军行动》(1922年)等。本书是他于1910年出版的代表作之一。 目录 第一章 波罗的海舰队的创建 第二章 “斯摩棱斯克”号和“彼得堡”号的巡航 第三章 多格尔沙洲事件 第四章 首次总攻203高地(9月19日—23日)始末 第五章 封锁关东半岛 第六章 波罗的海舰队的最初影响,日军的两难处境 第七章 203高地之战 第八章 摧毁港内舰只,雷击“塞瓦斯托波尔”号 第九章 旅顺港陷落 第十章 波罗的海舰队的远航进展与新使命 第十一章 日军准备迎战 第十二章 三四月间的舰队行动 第十三章 波罗的海舰队向战场集结 第十四章 波罗的海舰队接近战场,接触日军 第十五章 日本海海战:第1阶段 第十六章 日本海海战:第2阶段 第十七章 日本海海战:第3阶段及巡洋舰作战 第十八章 日本海海战:第4阶段——追击 第十九章 日本海海战:轻型舰艇出击 第二十章 涅博加托夫将军投降 第二十一章 战后行动 第二十二章 库页岛远征:第1波登陆 第二十三章 库页岛远征:第2波登陆 第二十四章 总结 附录A 俄军的战略准备 附录B 日军的命令和指示 附录C 本书所在时期新入役的日本舰船 附录D 日军辅助舰船 附录E1 本卷所在时期俄军部署在远东海域的舰船 附录E2 俄军辅助舰船 附录F1 开战至战争结束,日军击沉和俘获的商船 附录F2 开战至战争结束,俄军击沉和俘获的商船 附录G1 俄军战斗舰只损失情况 附录G2 日军战斗舰只损失情况 附录H 日军指挥机构的组织和运作 精彩页 第一章 波罗的海舰队的创建 到本书第一卷完结的1904年9月中旬时,战争已经进行到了一半,对交战各方来说,战局的发展都带来了失望和焦虑。不仅如此,这种局势还凸显了海上力量的决定性意义。 对日方来说,他们在开战之初可谓大获全胜。期间,他们不仅占领了最重要的地理目标——朝鲜,还让俄军陷入了被动。在俄军的作战计划中,库罗帕特金将军对此已有所预料,并认为这种局面终将无法避免;同时,将军还在计划中指出,如果俄军想赢得战争,就只有进攻日本本土一条路可走。为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又需要先将日军赶出朝鲜,随后在朝鲜南部建立基地,控制住特定的海域。而在日军方面,他们已从开局中获得了双重意义上的优势:从乐观的角度看,他们已经控制了战争的核心目标;保守一点说,其占领的阵地也足以抵挡俄军的反击。 正因如此,为了守住朝鲜、保卫战略主动权,日军在第二阶段只需要做好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让防御阵地无懈可击;另外,他们还要让敌人相信,打破这一阵地的回报远远大于损失。但日军离全面胜利依旧遥远。诚然,在占领了辽阳的俄军集结地后,他们已经控制了必要的防线,但为了保证防线的安全,他们仍有两项工作要做:首先是歼灭虎视眈眈的敌军部队,其次是保证海上交通线的绝对安全。也只有如此,日军才能保障防线守军的战斗力,并为其提供源源不断的后勤支援。 在最初的作战计划中,日军曾经确信,这些目标会在开战的头6个月(甚至是更早之前)实现。他们相信,通过对辽阳发动向心攻势,他们可以在俄军集结前将其全歼;旅顺也会在短暂的围攻后自动沦陷。届时,俄军在海上的布局将被打破,日军不仅可以在满洲畅行无阻,交通线也将安然无恙——这会保证他们在战场上立于不败。 但日军的期望最终全部落空。由于旅顺要塞的牵制,库罗帕特金将军得以摆脱包围——较辽阳战役爆发之初,俄军的阵地只是后退了几英里。同样,在海上,根据当时人们的看法,8月10日的海战同样影响甚微——它只是将俄军舰队赶回了关东要塞的怀抱,至于关东要塞本身,则展现出了令日军始料未及的保护舰队的能力。虽然我们后面将看到,旅顺舰队被迫回港一事影响重大,并让俄国海军的士气一落千丈,但日本人对此完全不知,只能根据有限的情报来指导决策。 不过即使如此,日军仍在战争初期收获颇丰:在其赢得的战略优势中,有一种对局势的发展最为有利。由于主动权易手,俄军无论是否情愿,都只能先行展开进攻,但进入防御阵地的日军士气高昂,并处在以逸待劳的状态。这种情况在海陆两个战场都有体现。如果俄军想要逆转战局,不仅需要库罗帕特金将军发动攻势将日军赶出辽阳周围,而且还必须打击控制着黄海的日军舰队,将其一举歼灭。但在任何领域,俄军的兵力都远远不足,无法发动有效的进攻,而难以向两个战场投入足够的兵力又充当了一切的症结所在。具体而言,由于战场位于一条漫长交通线的尽头,他们在陆上的运力远远不足,从海上调集舰船也有诸多困难。 以上就是历经演变后的战场局势;同时,由于一个难题的存在,各方都很难摆脱困局。问题的根源在于关东半岛:在这片需要海陆联合行动的战场,其具体情况又和宏观的海陆战局完全不同。在当地,日俄双方的处境实际颠倒了。在旅顺,日军发现自己只能被迫持续发动攻势,但手头的资源又相当不足。然而,由于任务紧迫,他们又必须不惜代价,甚至任何拖延都不可接受。当s月中旬俄军新舰队在波罗的海集结的消息传来时,乃木将军便收到了一份严厉的命令——要求他加紧进攻要塞,解除舰队的后顾之忧。 鉴于俄军正在准备反击,为保障作战顺利进行,日军必须抢在对方增援部队抵达战场前积攒起优势兵力,这就要求他们必须夺取旅顺基地,一举将舰队歼灭在港内。而这一点也是他们控制海上战场、避免局势崩坏的唯一途径:期间,他们只有一个机会,这就是阻止敌军舰队会合,并将其各个摧毁。 事态十万火急。在众多当事人中,最为担忧的莫过于东乡司令。面对危机四伏的处境和被束住手脚的舰队,他全然无法掩饰内心的焦虑。得知首次总攻旅顺失败后,惴惴不安的他发回了一份措辞坚决的电报,提醒大本营必须全力攻克旅顺,期间容不得任何拖延。 大本营很早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濒于沦陷的旅顺对满洲的日军主力无疑大为有利。对日军来说,最糟糕的情况也许是,库罗帕特金将军会按照原始计划撤往北方,并在聚拢起足够的兵力后反戈一击。不过,旅顺方面的局势注定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为保证当地不在波罗的海舰队到来前沦陷,俄军只能尽早对日军主力发动进攻。 俄军的困境在于:对彻底击败敌人、打开解围通道一事,他们根本无法集结起足够的兵力,但为了阻止日本围攻部队获得增援,这场攻势又必须尽早展开。于是,尽管从纯粹的军事角度看,库罗帕特金推迟反攻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海上局势的发展让他必须对要塞伸出援手。同样,对关东半岛上的日本军队来说,虽然出于减少损失的考虑,最 导语 和他的美国同行——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不同,英国海上战略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认为,战争的胜败并不单纯由制海权决定,而且在历史上,这种情况也没有出现过。无论是对1904—1905年日俄战争的敏锐分析,还是对“有限战争”利弊的讨论,科贝特的思想都对我们理解今天的局部战争意义深远。 作为一部官方研究作品,《日俄海战》编纂于一战爆发前几年,其中参考了日本政府的官方档案,并被英国皇家海军列为“机密”。在两卷的著作中,作者不仅介绍了战争留给后人的启示、海上战争和大陆战争的本质区别,还探讨了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任何一名海军历史学家的书架上都应该有这本书……强烈推荐这部作品,尤其是那些海军历史学家、对海军或亚洲历史感兴趣的普通读者,或对前无畏舰的顶峰时期感兴趣的人。 序言 本书的第一版出版于100多年前,而在1994年再版时 ,出版方受条件限制,未能将配套的作战态势示意图纳入 新版。由于原书数量有限且极难获得,在翻译时,本人遗 憾地未能将这些作战态势示意图纳入中文版中。但作为弥 补,本人依旧从该书参考的原始资料,即《极密·明治三 十七八年海战史》中截取了部分作战态势示意图。至于缺 失的部分,则依靠现代的俄方资料补齐。另外,原书并未 配有照片,中文版的照片均为本人所加,如果有缺漏、错 讹等处,本人愿承担一切责任。 内容推荐 《日俄海战》是英国知名历史学家朱利安·科贝特爵士的作品,创作于1910—1915年。顾名思义,其主题是100多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地区的那场列强战争——它改变了东亚的政治格局。由于一开始只供英军级别高的军官传阅,该书很长时间都鲜为人知,直到近年来才随着解密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本书的参考资料来自三个方面,即日方提供给英国的机密版战史——《极密·明治三十七八年海战史》、俄国陆军在战后编纂的官方战史、英国观战武官的报告,它们为本书提供了详尽的描述。不仅如此,作者还融入了对战略和战术的冷静分析,让读者能领悟那些重大军事行动的前因后果。科贝特的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如果我们检视一下20世纪英国和美国的海上战略,就不难发现科贝特理论的充沛生命力以及它在现代海洋战略思想的舞台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