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不仅如此,卡森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寂静的春天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美)蕾切尔·卡森 |
出版社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寂静的春天》是美国女作家蕾切尔·卡森的代表作,也是50年以来全球最具影响的著作之一! 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生动笔触,详尽细致地讲述了以DDT为代表的杀虫剂的广泛使用,给我们的环境所造成的巨大的、难以逆转的危害。不仅如此,卡森还尖锐的指出了,环境问题的深层根源在于人类对于自然的傲慢和无知,因此,她呼吁人们要重新端正对自然的态度,重新思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道路问题。 作者简介 蕾切尔·卡森(1907-1964),美国海洋生物学家,曾任职于美国渔业管理局,并逐渐转变为职业博物学作家。她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海洋生物学家,天才的作家、伟大的环保先行者,著有“海洋三部曲”《海风下》《海洋的边缘》和《周边的海洋》;1962年出版《寂静的春天》,引发了美国以至于全世界的环境保护事业。《寂静的春天》被翻译成数十种文字,引发DDT在世界范围内停用。卡森被《生活》杂志选为20世纪100名最重要的美国人之一。 目录 中文版序 引言 作者的话 致谢 一 明天的寓言 二 忍耐的义务 三 死神的特效药 四 地表水和地下海 五 土壤的王国 六 地球的绿色斗篷 七 不必要的大破坏 八 再也没有鸟儿歌唱 九 死亡的河流 一〇 自天而降的灾难 一一 超过了波尔基业家族的梦想 一二 人类的代价 一三 通过一扇狭小的窗户 一四 每四个中有一个 一五 大自然在反抗 一六 崩溃声隆隆 一七 另一条道路 附录 参考文献 译者后记 序言 蕾切尔·卡森的名著《寂静的春天》,我在中译本出 来后就读过。早在一九六二年,它就为人类用现代科技手 段破坏自己的生存环境发出了第一声警报。但是在当年的 美国,却遭到与农药相关企业的猛烈抨击和某些舆论的嘲 弄。我佩服卡森女士的科学精神、远见和胆识。历史最终 证明,尽管当时她是极少数,真理却在她的一边。 按一般常识来说,后发展国家理应避免走别人已付出 过代价的弯路。但是,中国却重复了,并仍在重复着发达 国家已经走过的“先污染,再治理”的路,而且污染后肯 不肯治理,能不能治理,也还是个问题。 卡森的书出版之时,中国刚刚经历过所谓的“大跃进 ”年代,“战天斗地”的口号还在喊得震天响,并为此付 出了惨重的代价;人类第一次专门为环境问题而举行的国 际大会一斯德哥尔摩会议,是《寂静的春天》初版十年后 的一九七二年召开的。那时中国刚恢复联合国席位,收到 了这次会议的邀请。当时国内的宣传口径是:环境问题是 资本主义典型的社会弊病,社会主义国家怎么能够承认也 有环境污染问题呢?中国政府难免犹豫是否派团出席(这 是我在一次环保聚会上,亲耳听到当年出席斯德哥尔摩会 议的中国代表团团长讲的)。由此可见,在当时的中国, 连政府中不少高级领导人也还浑然不知环保为何事,更何 况普通百姓?中同的环境问题说到底,还不仅是个技术或 政策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而其根本症结,就 在于上世纪中期由于对主张控制人口的学者马寅初的批判 ,导致了中国人口的急剧膨胀,使中国人口与生存资源和 环境容量的比例迅速失衡。上世纪八九_卜年代,由于中 国特殊的政治历史条件,在人口与资源比最紧张的情况下 ,中国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却迎来了其最大、最快的时 期。这就使中国的环境问题显得空前尖锐。 卡森在她的书里,着重讲了化学制剂,主要是农药, 特别是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但是环顾今天中国,污 染环境的岂止是一般化学制剂,整座整座的工厂,尤其是 设备简陋、缺乏起码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意识的乡镇企业, 将自己的未经处理的生产污水和T业废弃物直接排放到自然 环境中去,把天然河流干脆当成下水道、垃圾坑来使用, 以致沿着这些污水河,出现了大量的癌症村和“怪病村” ;村子里得癌症和“怪病”而死亡的人数比例高得让人揪 心。 其实,中国今天面临的环境问题,要比上世纪六十年 代卡森笔下所描述的情景不知要严重多少倍。仅举一例: 卡森将自己的这本著作起名为“寂静的春天”,是因为对 于普通的美国人来说,在自家后院里听不到鸟鸣,是件会 使人猛然吃惊的大事。可是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中国城 市居民,什么年代曾在自家后院或附近听到过鸟呜呢?对 于中国人来说,环境问题已远远不止是什么听不听得见鸟 呜,而是人能不能正常生存的问题了。 我们知道,正是卡森这本书的出版,促成了美国第一 个民间环保团体的建立。而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间环保 团体在中国的出现,却是在整整三十年之后,即九十年代 初。由于中国的特殊历史条件,多数成立不超过十年的中 国民间环保组织,在各方面还是软弱、幼稚和经验不足的 。它们刚刚尝试着为社会大众的环境利益而呐喊。这种呐 喊,遭到了那些靠牺牲环境赚取利润的企业的反抗也是意 料中事;但是令人不解的是,有一些所谓的学者,居然也 公然站出来为那些一心只想着利润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 而根本无视环境和生态保护的企业和地方政府辩解,甚至 恶言诋毁初生的民间环保组织。 这说明,在中国这个缺乏非政府组织传统的社会中, 要使人们普遍认识到非政府组织是老百姓表达意见的一种 渠道,是创建一个民主、和谐的社会的必要因素,还有一 段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人民希望实现“小康社会”,希望多数人都能过 上富裕生活,这种追求是很正常的,完全无可厚非。但也 不能忘记,追求富裕是要付出代价的,其代价之一就是自 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负荷的增加。中国人必须学会在这两 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而决不能以预支我们子孙后代的 生存环境,来换取当代人的“美好生活”。 在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努力提 高亿万普通中国人的环境意识。因为我们深信,只有当多 数中国人懂得了环境保护对自己和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时 ,中国才有可能期盼一个绿色的明天。在这方面,卡森女 士的《寂静的春天》将是我们向公众普及环境意识的一个 最有力的、经典的读本。 梁从诫 二〇〇五年八月二十七日北京 导语 现代环境保护运动肇始之作; 蕾切尔·卡森诞辰百年纪念。 如果没有这本书, 环境运动也许会被延误很长时间, 或者现在还没有开始。 《寂静的春天》犹如旷野中的一声呐喊,以它深切的感受、全面的研究和雄辩的论点改变了历史的进程。 后记 《寂静的春天》于一九七二至一九七七年间陆续译为 中文,开首几章曾在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编辑出版 的学术刊物《环境地质与健康》上登载,全书于一九七九 年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寂静的春天》一九六二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 有争议的书。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 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 ,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你若有心去翻阅六十 年代以前的报刊或图书,你将会发现几乎找不到“环境保 护”这个词。这就是说,环境保护在那时并不是一个存在 于社会意识和科学讨论中的概念。确实,在长期流行于全 世界的口号“向大自然宣战”、“征服大自然”中,大自 然仅仅是人们征服与控制的对象,而非保护并与之和谐相 处的对象。人类的这种意识大概起源于洪荒的原始年月, 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没有人怀疑它的正确性,因为人类 文明的许多进展是基于此意识而获得的,人类当前的许多 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也是基于此意识而制定的。蕾切尔· 卡森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 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她是否知道她是在向人类的 基本意识和几千年的社会传统挑战?《寂静的春天》出版两 年之后,她心力交瘁,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 卡森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 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蕾切尔·卡森一九。七年五月二十七日生于宾夕法尼 亚州斯普林代尔,并在那儿度过童年。她一九三五至一九 五二年间供职于美国联邦政府所属的鱼类及野生生物调查 所,这使她有机会接触到许多环境问题。在此期间,她曾 写过一些有关海洋生态的著作,如《在海风下》、《海的 边缘》和《环绕我们的海洋》。这些著作使她获得了第一 流作家的声誉。一九五八年,她接到一封来自马萨诸塞州 的朋友奥尔加·哈金斯的信,诉说她在自家后院饲养的野 鸟都死了,一九五七年飞机在那儿喷过杀虫剂消灭蚊虫。 这时的卡森正在考虑写一本有关人类与生态的书,她决定 收集杀虫剂危害环境的证据。起初,她打算用一年时间写 个小册子,但随着资料的增加,她感到问题比想象的要复 杂得多。为使论述确凿,她阅读了几千篇研究报告和文章 ,寻找有关领域权威的科学家,并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 在写作中,她渐渐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她的一个朋友也告 诫说,写这本书会得罪许多方面。果然,《寂静的春天》 一出版,一批有工业后台的专家首先在《纽约客》杂志上 发难,指责卡森是歇斯底里病人与极端主义分子。随着广 大民众对这本书的日益注意,反对卡森的势力也空前集结 起来。反对她的力量不仅来自生产农药的化学工业集团, 也来自使用农药的农业部门。这些有组织的攻击不仅指向 她的书,也指向她的科学生涯和她本人。一个政府官员说 :“她这个老处女,干吗要操心那些遗传学的事?”《时代 》周刊指责她使用煽情的文字,甚至连以捍卫人民健康为 主旨,德高望重的美国医学学会也站在化学工业一边。卡 森迎战的力量来自她对真实情况的尊重和对人类未来的关 心,她一遍又一遍地核查《寂静的春天》中的每一段话。 许多年过去了,事实证明她的许多警告是估计过低,而不 是说过了头。卡森本无意去招惹那些铜墙铁壁、财大气粗 的工业界,但她的科学信念和勇气使她无可避免地卷入了 这场斗争。虽然阻力重重,但《寂静的春天》毕竟像黑暗 中的一声呐喊,唤醒了广大民众。由于民众压力日增,最 后政府介入了这场战争。一九六三年,当时在任的美国总 统肯尼迪任命了一个特别委员会调查书中结论。该委员会 证实卡森对农药潜在危害的警告是正确的。国会立即召开 听证会,美国第一个民间环境组织由此应运而生,美国环 境保护局也在此背景上成立。由于《寂静的春天》的影响 ,仅至一九六二年底,已有四十多个提案在美国各州通过 立法以限制杀虫剂的使用。发明者曾获诺贝尔奖的滴滴涕 和其他几种剧毒杀虫剂终于被从生产与使用的名单中彻底 清除。 由《寂静的春天》引发的这场杀虫剂之争已过去几十 年了;尘埃落定之后,许多问题变得明澈。第一,虽然滴 滴涕和其他剧毒农药已被禁产、禁用,但化学工业并未因 此而垮台,农业也未因此而被害虫扫荡殆尽;相反,新型 的低毒高效农药迅速发展起来,化工和农业在一个更高的 、更安全的水平上继续发展。当环境保护刚起步之时,我 们常在“要环保还是要经济发展”的疑问面前犹豫。在“ 经济一环保”这一矛盾面前,采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才能 扭转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寂静的春天》及其后的一段 历史已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范例。第二,虽然卡森在 这场斗争中获胜,虽然一些剧毒农药被禁了,虽然尔后更 多的环保法令和行动被实施了,但我们的环境在整体上仍 继续恶化。每年新出现的环境问题比解决的多,环境危害 正由局部向大区域甚至全球扩展。我们所面临的困境不是 由于我们无所作为,而是我们尽力做了,但却无法遏制环 精彩页 一明天的寓言 从前,在美国中部有一个城镇,这里的一切生物看来与周围环境相处得很和谐。这个城镇坐落在像棋盘般整齐排列的欣欣向荣的农场中央,庄稼地遍布,小山下果园成林。春天,繁花像白色的云朵点缀在绿色的原野上;秋天,透过松林的屏风,橡树、枫树和白桦闪射出火焰般的彩色光辉,狐狸在小山上吠呜,鹿群静悄悄穿过笼罩着秋天晨雾的原野。 沿着小路生长的月桂树、荚蓬和赤杨树,以及巨大的羊齿植物和野花,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使旅行者目悦神怡。即使在冬天,道路两旁也是美丽的地方,那儿有无数小鸟飞来,在雪层上露出的浆果和干草的穗头上啄食。郊外事实上正以其鸟类的丰富多彩而驰名,当迁徙的候鸟在整个春天和秋天蜂拥而至的时候,人们都长途跋涉来这里观鸟。也有些人来小溪边捕鱼,这些洁净又清凉的小溪从山中流出,形成了绿荫掩映的生活着鳟鱼的池塘。野外一直是这个样子,直到许多年前的一天,第一批居民来到这儿建房、挖井和筑仓,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从那时起,一个奇怪的阴影遮盖了这个地区,一切都开始变化。一些不祥的预兆降临到村落里:神秘莫测的疾病袭击了成群的小鸡,牛羊病倒和死去。到处是死亡的阴影,农夫述说着他们家人的疾病,城里的医生也愈来愈为他们病人中出现的新的疾病感到困惑。不仅在成人中,而且在孩子中也出现了一些突然的、不可解释的死亡现象,这些孩子在玩耍时突然倒下,并在几小时内死去。 一种奇怪的寂静笼罩了这个地方。比如,鸟儿都到哪儿去了呢?许多人谈论着鸟儿,感到迷惑和不安。园后鸟儿寻食的地方冷落了。在一些地方仅能见到的几只鸟儿也气息奄奄,战栗得很厉害,飞不起来。这是一个没有声息的春天。这儿的清晨曾经荡漾着乌鸦、鸫鸟、鸽子、柽鸟、鹪鹩的合唱,以及其他鸟鸣的音浪;而现在一切声音都没有了,只有一片寂静覆盖着田野、树林和沼泽。 农场里的母鸡在孵窝,却没有小鸡破壳而出。农夫抱怨着他们无法再养猪了——新生的猪仔很小,小猪病后也只能活几天。苹果树开花了,但花丛中没有蜜蜂嗡嗡飞来,所以苹果花没有得到授粉,也不会有果实。 曾经一度是多么吸引人的小路两旁,现在却仿佛是火灾浩劫后残余的焦枯的植物。被生命抛弃了的地方只有一片寂静,甚至小溪也失去了生命;钓鱼的人不再来访,因为所有的鱼已经死亡。 在屋檐下的雨水管中,在房顶的瓦片之间,一种白色的粉粒还露出稍许斑痕。在几星期之前,这些白色粉粒像雪花一样,降落到屋顶、草坪、田地和小河上。 不是魔法,也不是敌人的活动使这个受损害的世界的生命无法复生,而是人们自己使自己受害。 上述的这个城镇是虚设的,但在美国和世界其他地方都可以很容易地找到上千个这种城镇的翻版。我知道并没有一个村庄经受过如我所描述的全部灾祸;但其中每一种灾难实际上已在某些地方发生,并且确实有许多村庄已经蒙受了大量的不幸。一个狰狞的幽灵几乎在不知不觉中向我们袭来,这个想象中的悲剧可能会很容易地变成一个我们大家都将知道的活生生的现实。 是什么东西使得美国无数城镇的春天之声沉寂下来了呢?这本书想尝试着给予解答。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