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程元冰,任职于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从事中文领域教学,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学文化。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儿童时代:套不住的快乐(0~11岁) 第一节 襁褓初度贺抓周(0~1岁) 第二节 孩提时代惹人醉(1~11岁) 第三节 狗嫌龆龀悼竹林(7~8岁) 第四节 牛栏之年教数日(9~10岁) 第五节 幼学之年就外傅(10岁) 第六节 童年的其他称谓 第二章 青少年时代:梦想是渐开的花(12~29岁) 第一节 金钗阑干怀幽思(女孩12岁) 第二节 豆蔻年华男舞勺(13岁) 第三节 志学舞象女及笄(15岁) 第四节 待字待年梅之年(女子成年待嫁15~20岁) 第五节 碧玉破瓜二八时(女子16岁) 第六节 弱冠舞夏桃李香(20岁) 第七节 花信年华花信风(女子24岁) 第八节 有关青少年的其他称谓 第三章 中年时期:阳光与红杏的舞蹈(30~59岁) 第一节 而立壮室媚徐娘(30岁) 第二节 不惑强仕一枝花(40岁) 第三节 天命学易为大衍(50岁) 第四章 老年阶段:徜徉在温暖的夕阳中(60岁~ ) 第一节 耳顺杖乡曰花甲(60岁) 第二节 从心古稀须致仕(70岁) 第三节 杖朝黄鲐皆耄耋(70~99岁) 第四节 期颐大齐是人瑞(100岁~ ) 第五节 花甲古稀逢双庆(120岁、140岁) 第六节 老年的拆字称谓 第七节 分级的寿字称谓 第八节 老年的其他称谓 第九节 天年百岁百日思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年龄称谓,以孔子名言“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里的年龄称谓为主要线索,补充了《礼记》、古典诗词、民间俗语当中年龄称谓的内容,将丰富多彩而又杂乱无章的年龄称谓串连起来,借鉴传统和有关规定,对年龄阶段重新划分,按年龄从小到大到老的顺序,使这些称谓形成一个有机系统,每个年龄称谓的来源、古今含义的演变、通俗理解、涉及到的故事、蕴含的文化,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和研究,进行了必要的延伸,融合了自己的理解,既是学术探究,也有通俗的阐释、有趣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文化传承和推广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