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盛宣怀与湖北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盛承懋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作者简介 盛承懋,1941年8月出生,盛宣怀长房曾孙。苏州科技大学教授、房地产专家、太湖书院高级研究员、湖北师范大学汉冶萍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在国内外房地产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编著有《海峡两岸房地产比较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二十讲》、《苏州古城的保护与更新》等十余部专著。本书为湖北师范大学汉冶萍研究中心研究成果。 目录 第一章 盛氏家族与湖北的不解之缘 一、19世纪中后期湖北的发展机遇 二、盛康以布政使衔执掌湖北盐法道 三、“川、淮并行之议”,盛宣怀初露才华 四、青年盛宣怀在湖北开阔了视野 五、与董氏喜结连理,盛宣怀在湖北成家 六、乡试榜上无名,从此意绝科举 七、杨宗濂推荐,盛宣怀进入李鸿章幕府 八、李鸿章一纸密谕,盛宣怀赶赴广济探煤 九、盛昌颐湖北中举,出任德安知府 十、张之洞邀请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 十一、光绪帝一道谕旨,盛宣怀督办铁路 十二、与汉冶萍、卢汉铁路最后的岁月 十三、指派长孙盛毓常赴汉冶萍出席庆典 十四、盛氏家族成员在湖北任职的情况 第二章 以鄂矿起步,大半生涉足勘矿 一、探索富强之路,寄希望于开采煤铁 二、在湖北广济站稳脚跟,再行推广 三、由“官督商办”转为“官本官办” 四、在广济、兴国积极推行洋法采煤 五、广济煤矿“官本官办”,以失败告终 六、在勘矿、开矿中,慎用洋矿师 七、盛宣怀率郭师敦等马不停蹄地勘矿 八、划清官本,招商集股,专采荆煤 九、荆门办矿,以受指责和赔钱而告终 十、金州等处办矿,因被弹劾而放弃 十一、坚决反对西方列强侵占国家矿权 十二、由湖北发展至全国的勘矿总公司 第三章 从汉阳铁厂到“汉冶萍” 一、汉阳铁厂在选址上的一场争议 二、崭新的机器设备,企业却在亏蚀 三、张之洞交棒,盛宣怀接棒 四、郑观应以新的经营理念整顿铁厂 五、萍乡煤矿解决了铁厂的难关 六、大冶与萍乡:新铁厂厂址的争议 七、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后的资金筹集 八、李维格领衔,闯过钢材质量关 九、中国第一个钢铁托拉斯 十、汉冶萍公司重视对西方钢铁技术的引进 十一、第一部钢轨制造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十二、汉冶萍公司重视对钢铁专业人才的培养 十三、汉冶萍公司推动了武汉的产业聚集与城市化 十四、汉冶萍公司发行的三次股票 十五、向外国举债,实现汉冶萍的发展与扩张 第四章 中国自己修筑的第一条南北大铁路——卢汉铁路 一、中国铁路建设大争论 二、张之洞力荐“由盛宣怀督办铁路最为适当” 三、盛宣怀“卢汉为核心”的铁路建设计划 四、卢汉铁路的资金宁可借洋债也不参洋股 五、卢汉铁路向南北东西伸展的大规划 六、卢汉铁路历经十年,全线建成 七、重视人才的培养使用和铁路建设的管理 八、卢汉铁路促进了交通、国防、经济的发展 九、铁路国有,向外借款,使盛宣怀成为众矢之的 第五章 对盛宣怀办实业有影响的主要人物 一、盛宣怀与李鸿章 二、盛宣怀与沈葆桢 三、盛宣怀与张之洞 四、盛宣怀与郑观应 五、盛宣怀与胡雪岩 六、盛宣怀与李维格 七、盛宣怀与王文韶 八、盛宣怀与孙宝琦 九、盛宣怀与袁世凯 十、盛宣怀与孙中山 第六章 盛宣怀一生在湖北的经历纪要(自1844年至1916年) 参考书目 精彩页 1840年鸦片战争后的中国,是处在西方列强侵占与掠夺下时局发生急剧变化的“非常之世”,继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之后,1858年(咸丰八年),清政府又与英国签订了《天津条约》,该条约中增辟了11个通商口岸,其中特别包括了湖北的汉口。这意味着西方列强的炮舰轮船,可以长驱直入驰达长江中游、江汉平原。 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它是中国内陆最大的交通枢纽,长江及其最大的支流汉水横贯全境,将武汉一分为三,形成武昌、汉口、汉阳三镇隔江鼎立的格局。境内江河纵横、湖港交织,水域面积约占全境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构成了滨江滨湖水域的生态环境,因此武汉自古又称为“江城”。 1861年3月汉口正式开埠。由于《天津条约》的生效,在老汉口镇的下游,沿着长江先后被逼开辟了汉口英租界、汉口德租界、汉口俄租界、汉口法租界和汉口日租界五国租界。这些租界独立于清政府管辖之外,在界内分别设置工部局、巡捕房、领事法院(庭)等迥异于中国政治体制的管理机构。 西方列强凭借《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大肆侵华。清政府为了支付高额的战争赔款,以及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人而造成的财政亏空,加紧横征暴敛,大量增加税收。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村地主乘机兼并土地,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民族矛盾的加剧,促进了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广大农民饥寒交迫,纷纷揭竿而起,鸦片战争后十年间,各族人民自发的反清起义多达100余次。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太平军起义与捻军起义。 1853年(咸丰三年),太平军从武汉顺江东下,占领安庆,杀死巡抚蒋文庆。李鸿章随侍郎吕贤基回皖操办团练,5月,首次与太平军交战于和州裕溪口。之后又随周天爵、李嘉端、吕贤基、福济等清廷大员在皖中与太平军、捻军作战。 1860年(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依靠。在太平军猛烈攻势下,江南豪绅地主纷纷逃避到已经形同孤岛的上海。在沪士绅、买办派出代表,前往安庆请曾国藩派出援兵。一曾国藩几经努力,最后请李鸿章出山,李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与组建淮军。李鸿章受任之初,形势极为严峻。他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面对上海官绅一心指望依赖外国雇佣军抵御太平军,对洋人百般献媚的做法,他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让中外人士对淮军刮目相看。 1862年至1864年,李鸿章率淮军攻陷苏州、常州等地,和湘军一起基本剿灭了太平军。 1865年(同治四年)5月,清廷任命曾国藩为钦差大臣,北上督师剿捻,以李鸿章署理两江总督,负责调兵、筹饷等后勤事宜。由于湘军大部已裁撤,因此曾国藩北上率领的多为淮军。剿捻的第一阶段自1866年(同治五年)12月至次年6月,主战场基本上在湖北。双方先后在臼口、安陆罗家集、德安杨家河、安陆尹隆河等处交战。在捻军的强力抵抗下,6月间捻军突破了湘军所设置的包围圈,向北突围。随后李鸿章率领淮军先后赴山东、直隶、陕西追剿捻军。1867年(同治六年)李鸿章被授为湖广总督,仍在军营督办剿捻事宜。他在军事上坚持上任曾国藩“以静制动”的战略方针,顺利镇压剩余捻军。1869年(同治八年)3月李鸿章兼署湖北巡抚,直至1870年(同治九年)9月调任直隶总督,后又兼任北洋通商大臣。 西方列强的入侵与农民起义军的频繁活动。一方面给湖北的社会、经济、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与破坏,但是,另一方面也使湖北的社会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空前活跃,随着西方文化教育的渗透,科学技术、工业产品的输入,随着清军军事装备与给养急需得到提升与补充,创办新型实业已成必然,以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洋务运动全面展开,湖北创办了一大批近代企业,推动了湖北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湖北历来文化底蕴深厚,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的故里就在湖北。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达800多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独具风采的楚文化。晚清后期,号称“中兴四大名臣”之中的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先后活跃在湖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舞台上。中兴文化与楚文化的交融与碰撞,军事、经济的空前活跃,自然吸引了一大群探索“非常之路”的人汇聚到湖北的大地上,盛宣怀就是在“非常之世”中,奋力探索新的“非常之路”人群中的佼佼者。 P1-3 导语 本书主要讲述爱国实业家盛宣怀先生于晚清时期,在湖北大冶开矿、接手汉阳铁厂,成立汉冶萍钢铁公司,兴建卢汉铁路,以及培养商界人才的经过以及对湖北实业界的贡献。本书史料丰富,考证翔实,对研究湖北工商业文明,挖掘湖北历史文化名人,加强地域文化传播等具有的意义。 序言 19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西方列强纷纷侵占 、掠夺中国,清朝政府摇摇欲坠,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与社 会环境下,一批思想先进的人士开始探索中国的富强与御 敌之路,而我的曾祖父、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盛宣怀意 识到只有加快发展实业,才能使国力强盛,才能抵御西方 列强的侵略。他先后涉足轮船、电报、矿务、铁厂、铁路 、纺织、银行等关系到国民经济命脉的大型实业,开创了 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之路。他走的是一条“ 实业强国”的路。盛宣怀开创的实业以及在高等教育、文 化事业上的贡献,被历史学界誉为“中国的十一个第一” 。 在中国早期工业化时期,湖北之所以脱颖而出,是有 多重因素的,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签订,汉口被辟为 通商口岸,随着西方列强炮舰、轮船的长驱直入,西方工 业产品的输入,他们的文化教育与科学技术也逐渐渗透与 传入,这给湖北带来了比其他地区更活跃的思想与理念; 此外,太平天国起义军的活动范围当时已遍及大半个中国 ,江南最富裕的苏、常、沪、杭等地已反复被起义军攻破 。摇摇欲坠的清政府意识到,必须确保位于太平军大营上 游湖北省的稳固,才能挽回残局,强调“平吴之策,必先 保鄂”,使得湖北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要比其他地 区发展得更快。一批具有先进思想、勇于创新且敢于奋斗 的青年人,纷纷涌入湖北,为湖北发展近代实业创造了条 件。 同时,也应该看到,湖北一批大型实业的创办,与洋 务派的兴起,与盛宣怀等人的创新、创业活动是密切相关 的。 首先,早在1874年,李鸿章就密谕:“中国地面多有 产煤产铁之区,饬即密禀查复。”盛宣怀对勘矿于国计民 生的重要性,已有足够的认识,他先后聘请英国矿师郭师 敦等人,勘探湖北各地煤铁矿,足迹遍及武穴、黄石港、 当阳、归州、大冶、武昌、兴国、宜都等地,并着手开矿 炼铁,尽管屡屡碰壁,但当时打下的基础,为张之洞之后 创办汉阳铁厂创造了条件,也为他后来将勘矿遍及全国各 地,创办中国勘矿总公司创造了条件。其次,张之洞邀请 盛宣怀接办汉阳铁厂,尽管当时铁厂已粗具规模,但张为 此已负债累累,而炼钢所必需的煤炭资源尚未落实,且钢 材的质量也没有过关。盛宣怀接办铁厂之后,克服重重困 难,在一身债务的状况下,终于将它办成当时亚洲最大的 钢铁托拉斯——汉冶萍公司,为中国钢铁工业翻开了新的 一页。最后,1896年9月2日,张之洞向清廷推荐,说由盛 宣怀督办铁路最为适当。因盛兼商业、官法、洋务三者之 长,盛宣怀担当铁路督办之后抓住干路不放,合理规划全 局,确保卢汉铁路准时开工。卢汉铁路的全线贯通,以及 粤汉铁路的修筑,打破了中国上千年仅依赖于水道与驿道 的传统交通网络格局,铁路开始成为中国交通的主角。南 北向的卢汉、粤汉铁路建设。与东西向的长江成十字交叉 ,中国的交通脉络,发生了质的变化,也使湖北武汉在中 国版图上的地位,进一步大大提升。 盛宣怀是江苏武进人,从6岁开始,他就在家乡入塾攻 读孔孟经书,16岁那年,太平军进攻常州,他随祖父母避 难,辗转到达父亲盛康在湖北的任处。此后他人生的大半 生涯都是与湖北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紧紧联系在一起 的。 盛宣怀的父亲盛康1844年考取进士,先在安徽任职, 1852年太平军攻克安庆、江宁,他被派往帮办江南大营粮 台。退入湖北后,巡抚胡林翼“以全省厘政委之”,先担 任湖北粮道,然后以布政使衔掌湖北盐法武昌道,竭力为 清军筹集军费。从此开始了盛氏家族与湖北的机缘。 青年盛宣怀随祖父盛隆到达湖北后,在“军务吏治, 严明整饬,冠于各行省”的湖北,他接触到了许多人和事 ,接触到了社会上的许多实际问题,这使他开阔了视野, 奠定了日后从事实业的基础。在湖北生活的五个年头中, 盛宣怀实现了娶亲、成家、生子的人生大事,我的祖父盛 昌颐就是1863年出生在湖北的。 1867年,盛宣怀的祖父盛隆在湖北走完了他的人生, 盛康丁忧,护送盛隆的棺木回到常州,此时,盛氏家族的 成员以为从此要与湖北告别了。 然而1870年,杨宗濂推荐盛宣怀进入湖广总督督办陕 西军务李鸿章的幕府,盛被李委派行营文案,兼充营务处 会办。1874年李鸿章一封密谕,又将盛宣怀引回了湖北, 盛宣怀从武穴勘矿开始,从此轮船、电报、航运、银行, 事事处处都要与湖北发生联系,一发而不可收拾,直至他 接办汉阳铁厂,督办卢汉铁路,创建汉冶萍。由此,1891 年我的祖父盛昌颐又在湖北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并以正 二品任湖北候补道、湖北德安府知府,在湖北开创了他的 一片小天地。 湖北为盛宣怀及其家族创造了平台与机遇,盛宣怀、 盛氏家族成员用智慧与辛劳,为湖北的社会经济发展做出 了回报与贡献。 今天,在全国上下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的关键时刻,武汉确立了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重大目标, 武汉将建设成更具竞争力、更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朝 着成为国家先进制造业中心和国家现代服务中心的目标发 展,争当中国经济的第四极。在这重要时间节点上,我们 再来回顾100多年前,先人曾经在湖北为创办实业、发展社 会经济所走过的路,无疑是极具激励与启迪作用的。 今天,在武汉创建国家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我深信湖 北将会以更开阔的视野,展开更宽阔的胸怀,为来自全国 各地的创新、创业者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将有更多知名 家族的后人在湖北建功立业。 作为盛氏家族的后人,在此谨以我的新著《盛宣怀与 湖北》,表达我对武汉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对湖北新一轮 的社会经济发展予以支持与祝愿! 盛承懋 2017年,元宵 内容推荐 盛宣怀,清末官员,官办商人,洋务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被誉为“中国实业之父”和“中国商父”。 盛宣怀创造了11项“中国第一”:第一个民用股份制企业轮船招商局,第一个电报局中国电报总局,第一个内河小火轮公司,第一家银行中国通商银行,第一条南北铁路干线京汉铁路,第一个钢铁联合企业汉冶萍公司,第一所高等师范学堂南洋公学,第一个勘矿公司,第一座公共图书馆,第一所近代大学北洋大学堂(天津大学),创办了中国红十字会。中国近代化第一阶段中创建起来的主要工矿交通运输和金融企业,大半通过盛宣怀之手。也就是说,盛宣怀是旧中国第一代资本主义近代化的奠基人。 盛宣怀一生经历传奇,成就非凡! 本书为我们讲述的就是他的生平事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