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吴仁安,1940年10月生,上海市人,196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本科。上海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中国明史学会顾问、朱元璋研究会顾问。数十年来孜孜不倦地探索明清史事,概凡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社会风尚、江南市镇、著姓望族、徽商、盐业与官制、科举、马政等制度诸领域以及明清两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均有切实的论列,《明清史事与江南望族探微》即是其多年来耕耘明清史学术园地的结晶。而作者对于明清江南著姓望族的研究着力尤多,在上海人民出版社先后出版《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1997年9月版)、《明清江南望族与社会经济文化》(2001年12月版)和《明清江南著姓望族史》(2009年12月版)等三本“望族系列”的学术专著,有陈梧桐、韦庆远、叶显恩、林金树、施宣圆、山根幸夫(日)、李和承(韩)、松浦章(日)、唐力行、范金民等中外学者多人先后在《光明日报》、《文汇报》、《历史研究》、《学术月刊》,以及日本《东洋学报》、《东方》杂志和韩国《明清史研究》等海内外三十多家报刊杂志撰文予以推重,在海内外学术界颇有影响。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明清时期江南各地域望族概述 第一节 明清上海地区著姓望族述略 第二节 明清苏南江东地区镇、常、苏、太三府一州望族述略 第三节 明清浙江省望族述略 第四节 明清以徽州府为代表的皖南望族述略 第二章 明清时期科举文化与江南望族研究 第一节 “簪缨之盛,莫如徐氏”的明代江东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徐阶家族史个案研究 第二节 明代“状元宰相”申时行其人其事与弹词《玉蜻蜓》禁演的前前后后 第三节 明清时期的江南人才名族——堪称“中国科举第一家族”的苏南常州府武进县庄宗族科举鼎盛的历史考察 第四节 江南巍科家族兴衰史钩沉:清初江南苏州府昆山县徐乾学家族的兴盛与衰落 第五节 清代杭州“七子登科”的横桥许学范家族门祚述略(台湾已故著名作家高阳的家族之根历史考察) 第六节瑞典王子罗伯特?章 的家族之根:清代浙西湖州府归安县(今浙江湖州市)菱湖镇荻溪村章纲宗族史个案研究 第七节 明清皖南徽州歙县雄村曹永卿宗族述略——明朝“都宪公”曹祥家族与清代“父子尚书”曹文埴、曹振镛家族历史述要 第八节 皖南徽州绩溪“四大胡氏”源流及其名人略述 第九节 清季南通州光绪甲午状元张謇的故居、祖宅及其“状元府”之实地考察 第十节 明清时期中央朝廷与地方关系中的江南著姓望族 第三章 明清江南望族综述 第一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家学渊源、家族教育与科举入仕 第二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文化学术活动 第三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交游圈 第四节 明清江南望族的婚姻圈
内容推荐 所谓望族,是指那些既有家产、又有社会声望和影响的世家大族。著名学者吴大琨教授指出:“在中国的历史上,家族一直在社会的发展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弄清楚某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就必须弄清楚这一地区的一些代表性家族的情况,两者是分不开的。”他所说的“代表性家族”,即是指望族。《明清时期的江南望族》是作者多年来从事明清江南望族研究的结晶。明清江南城镇经济文化的蓬勃发展,为望族的兴起奠定了坚固的基石。而教育的发达,科举制的推行,义学、社学和书院的普及,为士人读书习艺、科举入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史云:“明清江东科甲之盛甲天下。”此与这个地区的文化积累、整个家族的文化素质,均有密切关系。影响望族兴衰消长的原因很多,但关键在于先天的优生和后天的优教,也即“文化是软实力”。该书在家族史研究上颇多启迪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