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有着独特姿态和物语的本草精灵,经过了春华,夏荣、秋宴和冬藏,禀受风寒暑湿的变化,蕴蓄天地日月的精华,化为本草的五色五味,在人体内升降沉浮,沟通着脏腑经络,以期阴平阳秘;它传递着寒热温凉,调理着气血津液,以期天人合一。
它是自然与人体的桥梁,护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命传承和身心健康,在书中,让我们走近流淌在血脉中的本草。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四季本草手记--洞察自然中的健康本源(精)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中医 |
作者 | 李萍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这有着独特姿态和物语的本草精灵,经过了春华,夏荣、秋宴和冬藏,禀受风寒暑湿的变化,蕴蓄天地日月的精华,化为本草的五色五味,在人体内升降沉浮,沟通着脏腑经络,以期阴平阳秘;它传递着寒热温凉,调理着气血津液,以期天人合一。 它是自然与人体的桥梁,护佑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生命传承和身心健康,在书中,让我们走近流淌在血脉中的本草。 作者简介 李萍,博士,研究员,教授,现就职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北京市中医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后合作导师,北京市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届政协委员,北京市青年联合会第九、第十届委员,并担任中国病理生理学会秘书长,中国病理生理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春 紫黛芳菲落繁星——紫花地丁 金缕银丝并蒂开——金银花 二月黄花开满枝——连翘 北方嘉木名黄芩——黄芩 田野绒花落地黄——地黄 妙笔生花绘云霞——辛夷 心有远志岂小草——远志 春荫覆地绿车前——车前草 国色天香牡丹花——牡丹皮 夏 风荷亭亭药亦香——荷叶 紫苏门下三剑客——紫苏 满树烟霞醉合欢——合欢 一片冰心在玉壶——薄荷 田间长命五行草——马齿苋 漫山楮树绿荫浓——楮树 凌雷花开夏日红——凌霄花 绰约芍药留余春——芍药 赠人玫瑰有余香——玫瑰 秋 扶摇直上九重天——桑叶 九月菊坛花正香——菊花 石榴清奇胜梅柳——石榴 锦囊弛寄白果情——银杏 日暖香艾气如熏——艾叶 薏苡嘉禾珍奇物——薏苡仁 十月山楂红满园——山楂 灯笼红透入深秋——锦灯笼 荆棘丛中酸枣香——酸枣仁 冬 上党诸参费疑猜——党参 补药之长属黄芪——黄芪 当归熟地满庭芳——当归 调和诸药国老功——甘草 一丛芳华香百合——百合 一身赤红护丹心——丹参 天地精华蕴枸杞——枸杞 问道紫草功何在——紫草 清风明月紫云台——桔梗 序言 中医临证基本功要扎实,勤临证,多思考,熟悉药味 、配伍和方剂,才是当个好大夫的基本条件。李萍是我三 一卜‘年前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系的 学生,后来再入张氏医门,成为传承弟子。自大学起跟随 我学习,随后的研究工作中也常随诊,并坚持出门诊,勤 临证,对方剂、药味熟悉、理解精到,学以致用,发扬光 大,在皮肤病的临床、研究中有很多收获。 李萍博士有中医背景,又在法国国家科研中心工作, 回国后坚持以中医为主导,结合临床开展中医药的基础研 究,推动中医的发展,成为银肩病中医临床基础北京市重 点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疮疡生肌理论及应用 ”重点研究室主任。她带领研究团队在银屑病和疮疡研究 中承担了十多项国家级课题,取得了多项成果。她在中医 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和开拓,既是科研专才,又有临床经验 ,还有文学造诣,我们有师生之缘,我也引以为豪。她在 拜师时写了一首诗表明了她的中医情怀: 蒙幼结缘入杏林,卅午求索付真心。 向初只道阴阳浅,滋久弥觉奥妙深。 聿遇良师彰启瀹,况逢经典藏千金。 仰尊医术德行济,博采勤学纳古今。 李萍博士身为北京市政协委员,自觉地担负起推广中 医文化传播的社会责任,将中医药推广到校园中。她不仅 懂中医,知本草,善研究,还热爱诗词,并带领中小学生 们举办本草雅集,以诗词、歌赋为载体,将中医、中药的 内容融入其中,既传播了中医药知识,也传播了中国优秀 文化,是中医药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值得推广和普及,我 也乐于支持,玉成此事。 这本书不仅介绍了本草的自然生长状态,还介绍了药 物的文化内涵和临床应用,用生活的故事和临床案例介绍 了本草在保健中的作用,笔调清新,诗词优美,散文流畅 ,集医、药、文于一体,诗情画意都在其中,是难得的一 本本草科普书籍。不仅对医学工作者,对社会大众都是一 本可学、可欣赏、也可实用的书,特此推荐,以飨读者。 2018年3月22日 导语 本草流淌在我们血脉中,护佑了中华民族千年的生命传承和身心健康。作者沉醉其中,将心中对本草的热爱以诗以词来礼赞,将本草、诗词、医案三者结合起来,让本草美丽优雅,让诗词生动有趣,让中医深入人心。本书介绍了生活中常见的36味中草药,带领大家走进本草的世界,沐浴药草的春风,体味本草的性情,以期陶冶性情,对身心健康有所裨益。 精彩页 紫黛芳菲落繁星 紫花地丁 早春二月,新柳一团团地泛着鹅黄,桃花在此起彼伏地绽放,迎春花枝缀满黄蕊,白玉兰树映照华堂。向远望,到处姹紫嫣红,争奇斗艳,一派的生机与活力。可是地面上仍旧是枯草落叶,干枝老藤,小草尚未返青。然而走在田野,你会不经意地发现在枯草中,一些小草已经拱出了地面,星星点点地开着紫花。认识它的人一看就知道,春天的小精灵来了,它就是紫堇科的早花堇菜。过不了多久,它的“妹妹”也来了,也是紫堇科的植物,它就是紫花地丁。除了它们在开花的时间上有点区别外,同样的身姿、同样的绿叶,也同样精致的花朵,长久地吸引着我,我一直追随着,从公园到郊野,从初春到入夏。 近些年,我突然发现紫花地丁越来越多,后来才知道这是因为园林科学家发现。紫花地丁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和耐寒品质,被用作新型的绿化植被。紫花地丁不娇气,耐寒、耐旱,因此在北方刚刚入春之际,天寒地旱,地丁都能破土而出。在树荫下也常常可以见到一簇簇的地丁,虽然不显眼,但每一片细长的叶子都使劲地伸展着,从叶片中心发射出了一簇簇紫花。紫花地丁花开五瓣,即便没有充足的阳光,地丁都在默默地生长,在石缝、田梗、坡地等贫瘠处也经常能见到它坚强的身影。即便经历踩踏、寒霜、水涝等灾害后,它依然能够顽强地活下来。 紫花地丁是聚集性地生长,只要一个地方长出一株地丁,来年这里就会长出一片来。五月初,我去北安河凤凰岭山下游玩,在田野间散步时,忽然发现了一片片的紫花地丁,花朵已经凋谢,叶子长得长长大大的,每株地丁叶从中间都伸出一个天线样的豆荚,我惊奇地发现地丁的果实已经成熟了。地丁的果实像黄色小米粒一样,密密麻麻挤在三个裂开的豆荚里,每颗果实晶莹透明。真想摘一颗,可手刚一触碰到豆荚,里面的小果实立刻就像子弹一样弹射开来,打在手指上。结果豆荚里一颗果实也没留下,手里也一颗没有收到。看来紫花地丁早有防备,也许也期待着这一刻来播散种子呢。当然,自然界还有它的搬运工,这些果实也是蚂蚁的食物,经常可以看到一队队的蚂蚁辛勤地搬运着,无意间也为地丁的种子进行了二次传播,使这些地丁走得更远。一株地丁很小,但威片地铺开,却成了芳草茵茵的草地奇观。 之所以叫作“地丁”,是因为这类植物的根部如锥钉的样子,直直地扎入土中。基于这些植物对土地的忠诚和眷恋,逐渐演绎出大地之子的美名。也正是因为大地上林林总总的微小花草难以辨别,人们简而言之,也就将它们归结成各类的“地丁”了:开紫花的那就叫紫花地丁,开黄花的就是黄花地丁;味道苦的就是苦地丁,味道甜的就是甜地丁。总之这些微小一族的花草就用着共同的名字,顶着不同的帽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堇色”的意思指淡紫色,诗经中曾有“堇荼如贻”,其中的堇、荼都是苦菜。紫花地丁就是这种淡紫色的苦菜。紫花地丁遍布我国的北方、华中、华南等地,是春天冒出来最早的青草,也是农家的盘中餐。很多农家在这时都会采来嫩叶,洗净后,开水焯一下,加上蒜末、酱油、醋、麻油等,凉拌起来,清爽可口,去火解毒。还有的直接洗净后,拌成沙拉,吃起来的口感与苦苣菜的味道接近。有的人家还不怕麻烦,将地丁的嫩叶裹上千面粉蒸熟,蘸上醋蒜,吃起来黏黏滑滑,不失为春季的时令野菜。紫花地丁有淡淡的苦味,能消解冬天蕴结的内火。 P2-4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