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理论基础研究
1.1.1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界定
1.1.2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体系构建
1.1.3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评价
1.2 牡丹江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探究的意义
2 牡丹江市历史文化概况
2.1 古代牡丹江地区历史文化
2.1.1 肃慎、挹娄文化
2.1.2 勿吉、靺鞨文化
2.1.3 女真文化
2.1.4 满洲文化
2.2 近代牡丹江地区历史文化
3 牡丹江市区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3.1 牡丹江市区历史遗址遗迹
3.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3.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3.1.3 其他遗址遗迹
3.2 牡丹江市区历史建筑与设施
3.2.1 历史人文旅游地(军事历史观光地)——老黑山碉堡
3.2.2 单体历史文化活动场馆——八女投江纪念馆
3.2.3 历史文化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3.2.4 古墓及烽火台
3.3 牡丹江市区历史文化人文活动
3.3.1 历史文化人事记录
3.3.2 民间历史文化习俗
4 绥芬河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4.1 绥芬河市历史遗址遗迹
4.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4.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交通遗迹)
4.2 绥芬河市历史建筑与设施
4.2.1 历史人文旅游地(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东正教堂旧址
4.2.2 单体历史文化活动场馆——中共六大纪念馆
4.2.3 历史文化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苏联红军纪念碑
4.2.4 历史文化居住地与社区
4.2.5 交通历史建筑——绥芬河站
4.3 绥芬河市历史文化人文活动
4.3.1 历史文化人事记录
4.3.2 民间历史文化习俗
5 海林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5.1 海林市历史遗址遗迹
5.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5.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5.2 海林市历史建筑与设施
5.2.1 历史人文旅游地(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5.2.2 历史文化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5.2.3 历史文化居住地与社区(特色历史文化街巷)——俄罗斯老街
5.2.4 归葬地
5.2.5 交通历史建筑(车站)——横道河子站
5.3 海林市历史文化旅游商品
5.4 海林市历史文化人文活动
5.4.1 历史文化人事记录
5.4.2 历史文化艺术
5.4.3 民间历史文化习俗
6 宁安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6.1 宁安市历史遗址遗迹
6.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6.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6.2 宁安市历史建筑与设施
6.2.1 历史人文旅游地(宗教与祭祀活动场所)
6.2.2 单体历史文化活动场馆(历史文化展示演示场馆)
6.2.3 历史文化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
6.2.4 历史文化居住地与社区(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
6.2.5 归葬地
6.2.6 交通历史建筑(桥)
6.3 宁安市历史文化旅游商品
6.3.1 石板大米
6.3.2 泼雪泉酒业
6.4 宁安市历史文化人文活动
6.4.1 历史文化人事记录
6.4.2 历史文化艺术
6.4.3 民间历史文化习俗
7 穆棱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7.1 穆棱市历史遗址遗迹
7.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
7.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废城与聚落遗迹)
7.2 穆棱市历史建筑与设施
7.2.1 单体历史文化活动场馆——中东铁路历史文化穆棱陈列馆
7.2.2 历史文化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碑碣(林)
7.2.3 归葬地——大石头河墓群
7.2.4 交通历史建筑
7.3 穆棱市历史文化人文活动
7.3.1 历史文化人事记录
7.3.2 历史文化艺术——穆棱河的传说
7.3.3 民间历史文化习俗
8 东宁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8.1 东宁市历史遗址遗迹
8.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文物散落地)
8.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8.2 东宁市历史建筑与设施
8.3 东宁市历史文化人文活动
9 林口县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9.1 林口县历史遗址遗迹
9.1.1 史前人类活动场所(文物散落地)
9.1.2 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
9.2 林口县历史建筑与设施
9.2.1 历史文化景观建筑与附属建筑(碑碣)——“八女投江纪念地”碑
9.2.2 归葬地
9.3 林口县历史文化人文活动
9.3.1 历史文化人事记录
9.3.2 民间历史文化习俗
10 牡丹江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征评价及开发
10.1 牡丹江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特征评价
10.1.1 属性特征评价
10.1.2 存留现状评价
10.2 牡丹江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10.2.1 中国古代旅游资源的开发启示
10.2.2 新中国成立初期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10.2.3 改革开放后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启示
10.2.4 经验启示下的牡丹江市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导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