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唐宋八大家散文(精选插图版)/中华传统文化核心读本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唐)韩愈 |
出版社 | 天地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韩愈,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后人将其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他提出的“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散文的写作理论,对后人很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目录 韩愈 原道 原毁 获麟解 杂说一 杂说四 师说 进学解 圬者王承福传 讳辩 争臣论 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后二十九日复上宰相书 与于襄阳书 与陈给事书 应科目时与人书 送孟东野序 送李愿归盘谷序 送董邵南序 送杨少尹序 送石处士序 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 祭十二郎文 祭鳄鱼文 柳子厚墓志铭 送穷文 论佛骨表 答李翊书 柳宗元 驳复仇议 桐叶封弟辨 箕子碑 捕蛇者说 种树郭橐驼传 梓人传 愚溪诗序 永州韦使君新堂记 钴潭西小丘记 小石城山记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 封建论 三戒并序 罴说 段太尉逸事状 始得西山宴游记 送薛存义序 骂尸虫文并序 蝜蝂传 童区寄传 欧阳修 朋党论 纵囚论 《释演诗集》序 《梅圣俞诗集》序 送杨寘序 五代史伶官传序 五代史宦者传论 相州昼锦堂记 丰乐亭记 醉翁亭记 秋声赋 祭石曼卿文 泷冈阡表 送徐无党南归序 与尹师鲁书 与高司谏书 答吴充秀才书 樊侯庙灾记 苏洵 管仲论 辨奸论 心术 张益州画像记 六国论 广士 上欧阳内翰第一书 木假山记 老翁井铭 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谏论上 谏论下 曾巩 寄欧阳舍人书 赠黎、安二生序 唐论 书魏郑公传 战国策目录序 谢杜相公书 王安石 读《孟尝君传》 同学一首别子固 游褒禅山记 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 答司马谏议书 上人书 伤仲永 苏轼 前赤壁赋 后赤壁赋 三槐堂铭 方山子传 教战守策 答谢民师书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记承天寺夜游 书蒲永升画后 记游松风亭 游白水书付过 黠鼠赋 刑赏忠厚之至论 范增论 留侯论 贾谊论 晁错论 上梅直讲书 喜雨亭记 凌虚台记 超然台记 放鹤亭记 石钟山记 潮州韩文公庙碑 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 苏辙 六国论 上枢密韩太尉书 黄州快哉亭记 为兄轼下狱上书 三国论 精彩页 《原道》是韩愈“复古尊儒,排斥佛老”的代表作。全文观点鲜明,“破立”结合,引证古今,从历史发展、社会生活等方面层层剖析,驳斥佛老之缺点,论述儒学之优点,最后归结到恢复古道、尊崇儒学的宗旨,是唐代古文的杰出作品。 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凶有吉。老子之小仁义,非毁之也,其见者小也。坐井而观天,日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为仁,孑孑为义,其小之也则宜。其所谓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谓道也;其所谓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谓德也。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谓道德云者,去仁与义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周道衰,孔子没,火于秦,黄、老于汉,佛于晋、魏、梁、隋之间。其言道德仁义者,不入于杨,则入于墨;不入于老,则入于佛。入于彼,必出于此。入者主之,出者奴之;人者附之,出者污之。噫!后之人其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孰从而听之?老者日:“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佛者日:“孔子,吾师之弟子也。”为孔子者,习闻其说,乐其诞而自小也,亦日“吾师亦尝师之”云尔。不惟举之于其口,而又笔之于其书。噫!后之人虽欲闻仁义道德之说,其孰从而求之?甚矣,人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讯其末,惟怪之欲闻。 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民者六;古之教者处其一,今之教者处其三。农之家一,而食粟之家六;工之家一,而用器之家六;贾之家一,而资焉之家六,奈之何民不穷且盗也! 古之时,人之害多矣。有圣人者立,然后教之以相生相养之道,为之君,为之师,驱其虫蛇禽兽而处之中土。寒然后为之衣,饥然后为之食。木处而颠,土处而病也,然后为之宫室。为之工,以赡其器用;为之贾,以通其有无;为之医药,以济其夭死;为之葬埋祭祀,以长其恩爱;为之礼,以次其先后;为之乐,以宣其湮郁;为之政,以率其怠倦;为之刑,以锄其强梗。相欺也,为之符玺、斗斛、权衡以信之…;相夺也,为之城郭、甲兵以守之。害至而为之备,患生而为之防。今其言日:“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剖斗折衡,而民不争。”呜呼!其亦不思而已矣!如古之无圣人,人之类灭久矣。何也?无羽毛鳞介以居寒热也,无爪牙以争食也。 是故君者,出令者也;臣者,行君之令而致之民者也;民者,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君不出令,则失其所以为君;臣不行君之令而致之民,则失其所以为臣;民不出粟米麻丝,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今其法日:“必弃而君臣,去而父子,禁而相生相养之道。”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呜呼!其亦幸而出于三代之后,不见黜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其亦不幸而不出于三代之前,不见正于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也。 帝之与王,其号虽殊,其所以为圣一也。夏葛而冬裘,渴饮而饥食,其事虽殊,其所以为智一也。今其言日:“曷不为太古之无事?”是亦责冬之裘者曰:“曷不为葛之之易也?”责饥之食者日:“曷不为饮之之易也?”传日:“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然则古之所谓正心而诚意者,将以有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国家,灭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事。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经日:“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诗》日:“戎狄是膺,荆舒是惩。”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 夫所谓先王之教者,何也?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足乎己,无待于外之谓德。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是故以之为己,则顺而祥;以之为人,则爱而公;以之为心,则和而平;以之为天下国家,无所处而不当。是故生则得其情,死则尽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庙焉而神鬼飨。日:“斯道也,何道也?”日:“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苟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由周公而上,上而为君,故其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为臣,故其说长。 然则如之何而可也?日:“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鳏、寡、孤、独、废、疾者有养也。其亦庶乎其可也!”P3-5 导语 《唐宋八大家散文》是一本由余秋雨、朱永新、钱文忠联袂推荐的全解全注全译插图读本。本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共一百二十篇。每篇文章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个方面。通过这几个类项,帮助读者从宏观到微观各方面都有所收获。书中还有唐宋八大家的个人简介,同样具有资料价值。阅读本书,对提高读者的古文阅读能力和古文欣赏水平不无帮助。由于所选多为名篇,部分文章已收中学教材,对学生学习、理解古文也颇多助益。 序言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朝和北宋两代八位著名的散文作家 ,他们分别是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曾巩、王安 石、苏轼和苏辙。明朝散文家茅坤曾编选《唐宋八大家文 钞》,“唐宋八大家”的名称便从此流传于世,其文章成 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 尊为“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 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州)人。因官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 谥号“文”,又称韩文公。 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主张文章要 开孔孟之道,以此来反对当时单纯形式的骈文。思想渊源 于儒家,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提出养气论,提倡学习先 秦两汉古文,主张学古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坚持“词 必己出”“陈言务去”。其散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 言简练,鲜明生动,为古文运动树立了典范。 韩文分论说、杂文、传记、抒情四类,其风格雄健奔 放,气势充沛,纵横捭阖,奇偶交错,巧譬善喻;或诡谲 ,或严正,艺术特色多样化;扫荡了六朝以来柔靡骈俪的 文风。 韩愈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具有重大影响和突出贡献的 著名文学家。作为文学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尤其在 散文创作方面,成就更为恢宏,在当时就有“学浪词锋压 九州”“三十余年,声名塞天”之誉;宋代苏轼更是称其 为“百世师”“天下法”“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他的散文,文体之备无所不包,内容之博无所不容, 所以后人称其散文“海含地负”,确非溢美之词。他不仅 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成为一代文坛宗师,而且后世历代 古文家都受到他的影响,成为中国散文史上里程碑式的人 物。韩愈位居“唐宋八大家”之冠,是当之无愧的。 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运城西南)人,代 宗大历八年(773)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 客死于柳州。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 号“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宗元的散文风格自然流畅,幽深明净。他一生创作 丰富,议论文、传记、寓言、游记都有佳作。议论文笔锋 犀利、逻辑严密,以《封建论》最有代表性;寓言多用来 讽刺时弊,想象丰富、寓意深刻、言语尖锐,《三戒》是 他著名的讽刺寓言;传记散文多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略带 夸张虚构,《捕蛇者说》《童区寄传》《段太尉逸事状》 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柳文中的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并发展成为一种独 立的文学体裁,柳宗元也因而被称为“游记之祖”。柳宗 元山水游记的著名代表作是“永州八记”。这“八记”并 非单纯的景物描摹,而往往是在景物中寓意深远,抒写胸 中种种不平,使得山水也带有了人的性格。 柳宗元的散文语言简练生动。他常运用虚实结合、夹 叙夹议的创作手法谋篇布局,使得文章意趣横生。此外, 柳文多用短句,节奏明快而富于变化,这是他汲取骈文之 长所致。 欧阳修(1007一1072),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 ,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属江西)人。天圣进士 。官馆阁校勘,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庆历中任谏官,支 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诬贬知滁州。官至 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文忠”。主张文章 应“明道”、致用,对宋初以来靡丽、险怪的文风表示不 满,并积极培养后进,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散文说理 畅达,抒情委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其散文 近似,语言流畅自然;其词婉丽,承袭南唐余风。 欧阳修一生写了五百余篇散文,各体兼备,有政论文 、史论文、记事文、抒情文和笔记文等。他的散文大都内 容充实,气势旺盛,具有平易自然、流畅婉转、含蓄委婉 的艺术风格。叙事既得委婉之妙,又简约有法;议论既纡 徐有致,又富有内在的逻辑力量;章法结构既能曲折变化 而又十分严密;语句圆润轻快而无窘迫滞涩之感。欧阳修 的政论散文,如《与高司谏书》《朋党论》《五代史伶官 传序》不仅富于现实意义,而且语言婉转流畅,是“古文 ”中的名篇。 最能体现他散文成就的是记事兼抒情的作品。他的这 类散文,无论状物写景,还是叙事怀人,都显得楚楚动人 ,如他最著名的《醉翁亭记》,写滁州山间四时的景色和 早晚的变化以及人们游玩山间的情景,层次分明、语言流 畅,抒发了一种摆脱束缚后,从容怡然而又怅惘若失的情 怀。 苏洵(1009-1066),北宋散文家。字明允,号老泉。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年间,其文得欧阳修举荐,一 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与其子苏轼、苏 辙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 肆,具有极强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 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 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 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 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 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婉转见长。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 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 ;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 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擅长从比较 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 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晚年自号颍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北宋散 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自成一家。他在散文上的成就, 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 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乐城集》。与其父苏洵、兄 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 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 孟子而又遍观百家。他擅长政论和史论,在政论中纵谈天 下大事,如《六国论》评论齐、楚、燕、赵四国不能支援 前方的韩、魏,团结抗秦,暗喻北宋王朝前方受敌而后方 安乐腐败的现实。《三国论》将刘备与刘邦相比,评论刘 备“智短而勇不足”,又“不知因其所不足以求胜”,也 有以古鉴今的寓意。 苏辙在古文写作上也有自己的主张。在《上枢密韩太 尉书》中说:“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 以养而致。”认为“养气”既在于内心的修养,更重要的 是依靠广博的生活阅历。因此赞扬司马迁“行天下,周览 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 气”。他的文章风格汪洋澹泊,也有秀杰深醇之气。例如 《黄州快哉亭记》,融写景、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 于汪洋澹泊之中贯注着不平之气,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散文 的这种风格。 唐宋八大家散文在我国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继承了先秦两汉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六朝以来的骈俪文 风,发展并完善了古代散文的各种文体,影响了元、明、 清各代散文创作,对当代散文创作也有重要借鉴意义。 本书收录了唐宋八大家散文共一百二十篇。每篇文章 分为题解、原文、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点明散文的主 题,语言简洁明了;注释与译文是对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进 行白话翻译,文通语顺,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通过以上 几个类项,读者可以从客观到微观赏析古文,从而得到更 多的收获。书中还有唐宋八大家简介,具有资料价值。阅 读本书,有助于提高读者的古文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由 于所选多为名篇,部分已收人中学教材,对学生理解、阅 读、练习也多有裨益。 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 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内容推荐 “唐宋八大家”为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等唐宋时期的八位文学家。他们提倡古文运动,借用复古的旗帜从事文学革新,使散文洗去绮靡晦涩的文风,走上平易畅达、反映现实生活的道路。韩愈是其领袖,其余七人也都各有建树,共同成为后世散文创作的典范。 本书以八位文学家的生年为序,精选韩愈散文27篇、柳宗元散文20篇、欧阳修散文18篇、苏洵散文12篇、曾巩散文6篇、王安石散文7篇、苏轼散文25篇、苏辙散文5篇,共计120篇佳作,经过精心编辑加工制作而成。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