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包含讲坛问乐、田野寻乐、书斋觅乐、心镜评乐四个部分。以“乐”为中心,立足于高等师范音乐教育的教学实践以及区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音乐教育学、音乐史学、音乐批评学等多学科的视野进行文本的书写与理论的论证。讲坛问乐部分集中针对高师视唱练耳的教材、教法以及贵州民族音乐学研究等方面展开了多角度的论述;田野寻乐章节则以六盘水区域音乐的特性、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等方面以点带面展开论述;书斋觅乐以贵州抗战时期的音乐创作、音乐教育为切入点勾勒了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的线条;最后的心镜评乐章节则是以书评为主,对近年来学界的代表性著作进行了学术的解读。 作者简介 苏世奇,副教授,研究生。现为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术带头人,六盘水市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中国音乐评论学会会员、贵州省艺术科学学会理事,六盘水市钢琴学会常务理事。近年来先后主持地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6项,荣获地厅级以上科研奖励多项。出版专著2部,教材1部,先后在《人民音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等刊物发表教学、科研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篇 讲坛问乐 试论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与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的关联性 奥尔夫教学法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的应用初探——以六盘水师范学院艺术系为例 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与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基于奥尔夫音乐教育理念的运用 民间歌乐校园传承的文化学思考——以贵州盘县鸡场坪彝族乡民族中学的实践为个案 母语音乐教育视域下的高师视唱练耳教材建设问题研究 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学术队伍现状调查研究 继往圣绝学传今世音声——贵州民族音乐学青年学术团队构建问题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视唱练耳教学研究述评 贵州西部多民族聚居地区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调查研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为例 第二篇 田野寻乐 贵州盘县马场乡苗族大筒箫传承的文化学叙事 传统节日与民间歌乐的互动关系研究 乡村记忆与文化重构——六盘水青林乡海发村芦笙艺术节个案研究 田野的学术回响——云南省音乐评论学会暑期学术考察侧记 乡村振兴进程中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重构——以六盘水市钟山区新华村为例 第三篇 书斋觅乐 抗战时期贵州歌曲创作论析 抗战时期贵州学校音乐教育述略 贵州抗战音乐文化研究的相关思考 第四篇 心境评乐 音乐批评学科的应时之作——读明言《音乐批评学》一书有感 “黑白”释义总关情——读申波《音乐艺术的审美阐释》一书有感 文化记忆的书写、歌乐舞韵的传承——评申波新著《文化记忆与歌乐舞韵——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云南古戏台》 口述历史留佳话客观真实传新声——乔建中先生新著《望:一位老农在28年间守护一个民间乐社的口述史》述评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