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语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研究
分类 人文社科-文化-民族/民俗文化
作者 周红
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周红,女,汉族,出生于山东东营,文学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副教授,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导师,英国利兹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兴趣为现代汉语语法、汉语国际教育。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出版专著1部,主编教材10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40多篇。
目录

序二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汉语动趋式研究现状
2本书的研究目标与意义
3本书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4本书的研究理论和方法
5本书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认知语义基础
第一节 动趋式源于驱动一路径图式
1驱动一路径图式的建立
2驱动一路径图式的认知经验基础
3驱动一路径图式的构成要素及关系
4驱动一路径图式的隐喻扩展
5小结
第二节 致移情景的语义结构与条件
l原型驱动一路径图式表达致移情景
2致移复合事件到动趋式的投射过程
3致移情景的构成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4趋向动词的判定标准
5小结
第三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框架
第一节 动趋式致使性的句法语义连续统
1客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2主观变量与动趋式的句法语义类型
3动趋式致使性的强弱程度及其制约因素
4小结
第二节 动趋式致使性语义泛化与虚化研究思路
1简单趋向补语的标量类型
2简单趋向补语的向量类型
3语义演变、认知域与句法验证
4语义泛化、虚化研究思路
5动趋结构产生的判断依据
6小结
第四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上)
第一节 动趋式“V+到”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到”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到”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二节 动趋式“V+上”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上”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上”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三节 动趋式“V+来”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来”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来”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四节 动趋式“V+进”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进”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进”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节 动趋式“V+回”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回”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回”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语义泛化与虚化(下)
第一节 动趋式“V+过”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过”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过”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二节 动趋式“V+下”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下”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下”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三节 动趋式“V+出”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出”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出”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四节 动趋式“v+去”的致使性泛化
1引言
2动趋式“V+去”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去”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五节 动趋式“V+起”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起”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起”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六节 动趋式“v+开”的致使性泛化与虚化
1引言
2动趋式“V+开”的认知域、语义类别及动词小类
3动趋式“V+开”的语义演变路径
4小结
第六章 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现象分析
第一节 简单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1动趋式“V+上”与“V+下
2动趋式“V+起”与“V+上/下/开
3动趋式“V+进”与“V+出
4动趋式“V+来”与“V+去
5小结
第二节 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上)
1动趋式“V+上来”与“V+上去
2动趋式“V+进来”与“V+进去
3动趋式“V+回来”与“V+回去
4动趋式“V+过来”与“V+过去
5小结
第三节 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下)
1动趋式“V+下来”与“V+下去
2动趋式“V+出来”与“V+出去
3动趋式“V+起来”与“V+起去
4动趋式“V+开来”与“V+开去
5小结
第四节 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致使性的对称与不对称分析
1空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2时间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3状态域中的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
4简单动趋式与复合动趋式的使用频率
5小结
第七章 动词的方向性特征及其小类研究
第一节 趋向补语的方向性
1趋向补语的空间方向
2趋向补语的时间方向
3趋向补语的状态方向
4小结
第二节 动词方向性特征的提取
1动词的方向性特征
2框架语义学的借鉴
3动词方向性特征的呈现
4小结
第三节 动词的空间方向特征及小类
1上向动词和下向动词
2接近向动词和离开向动词
3经过向动词
4内向动词和外向动词
5聚拢向动词和延展向动词
6依附向动词和分离向动词
7泛方向
导语
汉语“动趋式”的语义结构是相当精细、复杂而且多变,也是汉语语法研究的难题之一。所谓的趋向动词在补语位置上,实际上已经发生了许多微妙的变化,语义从具体的位移,一步一步虚化,有的甚至于变得非常抽象。本书的最大的特色就是从“动趋式”这一句法结构入手,紧紧抓住语义分析,寻找形式验证,试图建立一个认知模式来进行解释,并且进行了语义双向选择分析,从而将动趋式这一句法构式置于致使语义范畴的连续统中,运用基于图式的范畴化、隐喻、转喻、主观化和语义泛化、虚化等理论方法,对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动词小类、语义演变、语义对称与不对称、动趋式的共性与个性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进一步的解释。
内容推荐
汉语动趋式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动补结构,不但语义丰富、句法多样,而且表达功能纷繁复杂、各具特色。本书立足于致使性语义语法范畴,将驱动一路径图式作为认知经验基础,通过主客观变量控制句法语义,归纳出移动路径五维量度变量,在认知域上为动趋式从空间向时间、状态的隐喻映射指出方向,并且以此为主线分析动趋式的认知语义类别、动词小类、语义演变、对称与不对称等。本书主张“空间义”“时间义”“状态义”意义三分体系,强化方向性特征;所揭示的驱动一路径图式关注驱动与移动路径在方向性上的双向选择关系;移动路径在形状变化、远近距离、移动方向、起止标点和移动视角上表现出五维量度,依此建立不同趋向补语的方向坐标;多角度归纳趋向补语与动词小类的句法语义特征。本书旨在建构动趋式的认知语义联系网,对汉语动词和动词性结构研究有一定的推动作用,也对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有一些帮助。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3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