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执政伦理是执政党在掌握国家政权后,基于特定的政治目的在处理一系列重要政治关系和政治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执政者道德品质的总和,是执政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行为规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在中国社会治理及社会伦理的发展中发挥着独特而巨大的作用。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伦理与执政的内在关联为理论视角,在对中国共产党执政伦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脉络和重要实践进行系统梳理及阐释的基础上,以价值伦理、制度伦理、主体伦理为基本结构和主体内容,对执政伦理的基本特征、功能、组成内容及形成途径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作者简介 朱勇,云南大姚人,法学博士,消防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政治哲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道德建设。主编或参编论著及教材8部,在《云南社会科学》《云南大学学报》等刊物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参加国家社科基金等多个科研项目研究。近年来,科研成果多次获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和公安部奖励。 目录 导言 一 研究背景及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一章 执政伦理概述 第一节 执政伦理的概念、特征与功能 一 执政伦理的概念 二 执政伦理的特征 三 执政伦理的功能 第二节 执政伦理:“问题”的可能与发展的现实 一 执政伦理何以是一个“可能”问题? 二 执政伦理的发展何以是一个“现实”问题?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价值伦理 第一节 “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核心价值追求 一 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二 “为民”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理论的坚持与发展 第二节 坚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是坚持为民价值伦理的必然要求 一 正确界定人民的范围是维护人民利益,妥善处理社会利益关系的前提 二 推动经济发展是维护人民利益,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基本条件 三 坚持群众路线是维护人民利益,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主要途径 四 建立和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是维护人民利益,妥善协调利益关系的根本之道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制度伦理 第一节 自由与平等:执政制度的发展目标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的自由与平等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自由与平等 第二节 公正与和谐:执政制度的价值取向 一 社会公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二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第三节 民主与法治:执政制度的治理原则 一 民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 二 法治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本方略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主体伦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一 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 执政主体德性的养成途径 三 执政主体伦理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执政主体道德自觉的体现与选择 一 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担当 二 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从严管党治党的清醒认识 三 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 四 中国共产党的道德自觉,体现于对密切党群关系的认识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