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档案镌刻流年/京腔京韵话北京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王兰顺
出版社 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前记 镌刻流年
第一辑 俯仰今古
智化寺的大藏经和京音乐
两座睿王府 一部《红楼梦》
算房高家的档案
可园轶事
走访哲匠世家
第二辑 文化新风
寻找未名社
百年欧美同学会
第三辑 商贾集萃
京城美馔——便宜坊
老字号“六必居”的前世今生
实说丰泽园
火烧旺地——劝业场
第四辑 故地寻踪
寻找颐寿堂
破解朝内大街81号“鬼宅”之谜
说说北京的“猴”事
新街口的园和它的主人
回望通州
第五辑 见证沧桑
东交民巷街区的漫漫回归路
实说老天桥
想起白塔寺一带
话说崇内
观音寺街的人烟往事
说说炮局和炮局胡同那些事
我所知道的前圆恩寺胡同
且说大取灯胡同
帽儿胡同传奇
漫谈北京街区的地名传承
《总体规划》里的北京城
精彩页
智化寺的大藏经和京音乐
1999年,我在建国门街道工作时,曾经在禄米仓社区举办过“禄米仓胡同今昔图片展”,还曾与中央电视台合作拍摄了三集纪录片《老胡同的诉说》,其中一集就是《智化寺访古》,所以,对于智化寺的情况不陌生。2004年10月,我去房山云居寺参观,不禁为那里的石经宝藏而叹服,走进中院东侧殿,听见工作人员正用高亢的声音介绍着殿内所陈列的乾隆版《大藏经》,当他讲到这些雕刻精美的《大藏经》竟来自智化寺时,我不由得心中一震,看来我对智化寺的了解太少了,我马上决定再去智化寺,针对那里的藏经情况进行探访。
一、智化寺里的大藏经
智化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是明初司礼监太监王振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仿唐宋“伽蓝七堂”规制而建的家庙,后又赐名“报恩智化寺”。
智化寺主要建筑有山门、钟鼓楼、智化门、智化殿、大智殿、藏殿、如来殿、大悲堂等。寺内建筑的屋顶全用黑色琉璃铺砌,梁架、斗拱、彩画等仍保持着明代早期的特征。经橱、佛像及转轮藏上的雕刻,遒劲古朴,艺术高超。
以前,我在对智化寺的采访中得知,与寺院同时兴建的藏殿里存放的是智化寺的镇馆之宝《大金孔雀王咒经》,它们被分别安装在造型精美、雕刻精湛的转轮藏上。那一个个装有经书的经函中央浮雕着佛像,在佛像一侧上端,用楷体,依千字文为序,编目“大金孔雀王咒”,由“天”至“机”共七百二十四字,每字一函,共七百二十四函,每函内放十册经卷,共七千二百四十册,堪称稀世珍宝。另据史料记载,明天顺六年(1462年),复辟后的明英宗朱祁镇,除了为智化寺的主人大太监王振招魂安葬,还特地为智化寺颁赐了一部宫廷刻本大藏经《北藏》。
再次登临智化寺,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云居寺里所闻的虚实。据当时文博交流馆社教部主任孙素华介绍:1984年智化寺文保所成立后,杨文书所长一日在如来殿,惊异地发现释迦牟尼佛像背后有一个打开的方孔,在此佛藏中清理出了好几种佛经。所谓佛藏就是指佛像的内部一般都为空心,正式开光前都要将金银珠宝、五谷、经卷等物放入。这次从佛藏中发现的经卷最珍贵的是三卷元代官版刻经《大宝积经》《陀罗尼集经》《大金孔雀王咒经》。经过鉴定,这三卷经书均为国家一级文物。
走进智化殿,细心端详那一块块用梨木雕刻的乾隆版《大藏经》,它虽然历经了两百多年的风雨,但经板仍然基本完整。据说全部经书的版片重约四百吨,共收录典一千六百七十五部,堪称我国木版书之最。目前世界上只有两部汉文《大藏经》的经板保存至今,除此之外,另一部是高丽经,现藏于韩国伽耶山海印寺。这部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完成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的乾隆版《大藏经》也是中国最后一次官刻汉文《大藏经》,因每卷首页均有雕龙万岁牌,故也称为龙藏。
据说,清代以前历代雕刻的经版皆毁灭无存,唯有此龙藏经版基本完整地保留下来。我不由得对面前的这些经版肃然起敬,不仅为这经版巧夺天工的雕刻技艺,也为这硕果仅存的稀世珍宝。智化寺就像一座佛教艺术博物馆,每次登临都会有许多收获。
二、重新奏响的京音乐
2004年10月,正值秋高气爽,智化寺也到了最漂亮的时候。我在当时文博交流馆社教部主任孙素华的引领下,目不转睛地欣赏着智化寺所藏的《大藏经》,这时,戒的耳边不时传来疑似僧人诵经的唱声,我不禁想:“难道智化寺京音乐又重新奏响了吗?”经过一番询问,得知,确实有智化寺在河北屈家营招募的人员正在老乐僧张本兴的带领下咏唱京音乐。我赶紧来到后院,欣喜地发现年过八旬的老乐僧张本兴正带领着六名徒弟兴致勃勃地为游人演奏。早就听说智化寺里的京音乐与泉州南音、西安城隍庙鼓乐、山西五台山青黄庙音乐并称为“中国四大古乐体系”,今天我还真是第一次现场感受它原汁原味的魅力。看着张本兴带领着他的这六名高徒如痴如醉地演奏着《醉翁子》《喜秋风》《拿天鹅》等曲目,我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了解到,明代智化寺的创办人王振曾掌管宫廷教坊。大约在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他将宫廷音乐与寺庙音乐相融,形成了曲调空灵、古朴典雅的智化寺佛乐,其大部分曲牌与明永乐二年(1404年)编成的《诸佛世尊如来菩萨尊者名称歌曲》基本相同,艺僧们按照十分严格的“口传心授”的方式代代相传,至今虽历经五百多年,但仍然保存着相对完整的明代遗风,堪称“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智化寺京音乐的乐谱,采用的是中国古老的公尺谱,谱本主要有三套,一是1952年在智化寺如来殿藏经橱内发现的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由智化寺十五代艺僧永干所抄的古谱,二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乐谱抄本,三是寺中二十六代艺僧张本兴整理的抄谱。
1982年北京市佛教协会恢复活动后,在凌海成等人的积极推动下,一些老乐僧被请回庙里。当时共找到八名,分别是明声、秀全、增远、兆禅、绪增、福广、学礼、本兴。本兴(俗姓张)1982年退休后就居住在寺里,不懈地研究、
导语
(档案的魅力)当听到“档案”这个词,人们的第一反应可能是一排排的木架子,一堆堆沾满了灰尘的纸片,亦或是毕业时填写的人事档案这种表格,总认为档案要么是一些与我们生活无关的隐秘历史,要么是枯燥乏味的文字数据。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在档案中,隐藏着许多常听到的地名、故事的历史细节和真相,。而且在历史越悠久的地方,这种历史细节会在档案中展现得更加丰富。在本书作者王兰顺,这位档案研究专家眼中,北京就是这样一个充满了历史细节的城市,北京的每一条胡同、每一座建筑都藏着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这里藏有曹雪芹创作《红楼梦》的历史细节、藏有组织钱学森、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等科学泰斗归国的欧美同学会的百年历史细节、藏有便宜坊被逼成“老”字号的细节、藏有六必居入选宫廷御品的历史细节、北京胡同名称传承变迁的历史细节……于是《档案·镌刻流年》应运而生。
序言
前记镌刻流年
镌刻是工匠的记载行动,古已有之。远古的人们将狩
猎、生产、劳动以及一些历史事件用岩画、鼎镬、甲骨、
竹简、石刻等工艺进行记录,使之留存至今。造纸术发明
以后,人们又将有价值的历史记忆以书写的方式镌刻在纸
上,成为历史印记。
多年在档案部门工作,习惯于依托档案史料进行实地
调查,不断挖掘口述史料,把值得铭记的流年往事书写下
来,感觉自己也像一名进行镌刻的工匠,把档案故事经过
细细揣摩,雕琢于纸上,飨人飨己。
本书以“俯仰今古”“文化新风”“商贾集萃”“故
地寻踪”“见证沧桑”五部分为辑,每篇文章都是在揣摩
档案史料后,对所涉及的人和事进行实地调查比对,再对
相关知情者进行采访而书写完成的。其中,有对古今历史
文化的考据,也有对新文化运动前后典型事件和重点人物
的研究,有对北京老字号的调查,也有对抗日战争时期史
实的查证,还有对北京地区或某一地点过往故事的描写,
更多的是对北京胡同街区变迁脉络的梳理。
调查考据并成篇的过程是艰辛和漫长的,但又是充满
乐趣的享受的过程,故而又是决乐的。这个过程,不但镌
刻下了流年记忆,也镌刻下了我工作和生活的轨迹。看到
以往的付出能以此“果实”形式呈现给大家,就更感自得
其乐了。
是为序。
王兰顺
2018年6月18日
内容推荐
本书主要分为俯仰古今、文化新风、商贾集萃、故地寻踪、见证沧桑等5个部分,其中有对北京古今历史文化的考据、有对新文化运动前后典型事件和重点人物的研究、有对北京老字号的调查、有对北京某地过往故事的描写,本书通过揣摩北京档案史料、对所涉及的人和事进行实地调查比对、与相关知情者进行采访等三者结合的方式阐述内容,同时用珍贵的老照片还原历史现场,从而清晰梳理了北京胡同街区变迁的历史脉络,细致还原了北京各地不同时期的历史面貌,充分展现了北京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而为北京人研究北京文化提供了真实的史料,为后人了解北京文化提供了可靠的资料,为北京宣传北京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2:4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