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我们如何跟数百万细菌夜以继日地战斗?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怎样面对免疫系统的天然缺陷?免疫系统损坏就无法重建吗?病毒、细菌都在不断演化,未来的抗药性之战应该怎么打?“提高免疫力”与“益生菌”都是消费陷阱?
在这本生动易读的小册子里,伊丹·本-巴拉克向我们展示了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摧毁病原体的,我们为何会对某些致病体产生免疫,同时探讨了免疫系统的演化以及我们关注的抗生素与疫苗的功能,展望了免疫的未来。本书将带领读者展开一次有趣的免疫系统漫游。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 |
分类 | 科学技术-医学-内科学 |
作者 | (澳)伊丹·本-巴拉克 |
出版社 | 重庆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我们如何跟数百万细菌夜以继日地战斗?我们的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怎样面对免疫系统的天然缺陷?免疫系统损坏就无法重建吗?病毒、细菌都在不断演化,未来的抗药性之战应该怎么打?“提高免疫力”与“益生菌”都是消费陷阱? 在这本生动易读的小册子里,伊丹·本-巴拉克向我们展示了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它是如何摧毁病原体的,我们为何会对某些致病体产生免疫,同时探讨了免疫系统的演化以及我们关注的抗生素与疫苗的功能,展望了免疫的未来。本书将带领读者展开一次有趣的免疫系统漫游。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引言 第一章 相遇的时刻 我们还没有死掉,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免疫 系统,你看,它有好几层防线来抵御感染。 本章我们将会简要地回顾一下免疫系统都有 哪些组成要素,它们的工作机制是怎样的。 第二章 发育的过程 我们还没有死掉,是因为免疫系统从我们还 是受精卵的那一刻起就开始缓慢地发育,在 内部和外部各种刺激的辅助下,变成了今天 的样子。母亲对这个过程贡献很大,等你读 完这一章,你会以一种全新的眼光看待母婴 关系。 第三章 演化的历史 我们还没有死掉,是因为我们的免疫系统已经 演化了数亿年,从我们遥远的祖先还是一个小 不点动物的时候开始,通过与周遭不断演化的 环境进行的无数次互动,逐渐塑造出我们今天 具有的无比复杂的系统。 第四章 研究的历程 我们还没有死掉,是因为人们在不断探索疾病、健康和 免疫的机制,而且不断有所发现,这使得人类可以控制 疾病,降低死亡率。本章我们会对免疫学历史上一些有 趣的进展、辩论和错误进行细致分析,回顾我们的认识 是如何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第五章 干预的时代 我们大多数人还没有死掉,是因为现在我们可以对彼此 做一些之前做不了的事情来延续我们的生命。 结 语 免疫的未来 我会简短地谈谈未来可能会出现的让我们长生不老的东 西。当然,前提是,我们能够活到那一天。挺住。 致谢 术语表 拓展阅读 译者致谢 序言 这本书谈的是西方概念下的免疫学一它是什么,它是 如何工作的,它是如何演化、发育而来的,它是如何被发 现的,以及未来可能会出现什么。 我知道还有别的方式来思考免疫学,比如中国传统医 学实践背后的理论。我也知道—而且非常清醒地知道—我 对中医的思考模式知之甚少,如果我竟不自量力地来探讨 这些理论,无异于班门弄斧,只会贻笑大方。 但是我会这么说:随着我们的世界联系得越来越紧密 ,在过去可以独立发展的不同的思考与实践模式,在今天 ,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接触。比如,世界卫生组织今年6月刚 刚发布了最新的《国际疾病与相关健康问题统计分类第11 次修订版》(Intermational Statistical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and Related Health Problems 1lth Revision),简称为ICD-11,这个 数据库是全世界医生和健康从业者的参考标准。 目前,ICD-11正在测试阶段,将于2022年生效。第11 次修订版里新增了一章,专门讨论东方传统医学的症候与 模式分类—在之前,这是没有过的。 正如我在引言里所说,这不是一本健康指南。如果你 哪里不舒服了,请咨询医生。我感兴趣的问题是,当有着 根本差异的思维模式与实践相遇并展开互动的时候,会发 生什么。它们会彼此竞争吗?会拒斥、整合、杂交、平衡? 还是以上都有?在身体试图维持健康的过程中,所有这些动 态变化在随后的章节里都会出现。不远的将来,人类又将 如何保障自身的健康呢? 伊丹·本-巴拉克 2018年12月30日 导语 如何跟数百万细菌战斗?免疫系统是从哪里来的?怎样面对免疫系统的天然缺陷?免疫系统损坏就无法重建吗?病毒、细菌都在不断演化,未来的抗药性之战应该怎么打?“提高免疫力”与“益生菌”都是消费陷阱?诺贝尔奖关于先天免疫讲了什么?《我们为什么还没有死掉(免疫系统漫游指南)》让我们了解免疫系统,并发现,活着本身便是奇迹。 后记 书稿本来是按2014年Scribe版的英文译出,后来作者 Idan慷慨分享了他为2018年新版做的修订,于是我也更新 了译稿。 书稿译完,武汉大学的孙慧教授和中国科学院武汉病 毒所的鄢慧民研究员,通读了译稿,提出了许多中肯的修 订和注释。康奈尔大学的司源博士也贡献了不少建议,让 译稿更为流畅,特表感谢。 尤其感谢倪加加博士细致认真的审校工作,得益于他 敏锐的汉语语感和养育两个娃儿的经验,译稿的质量又上 了一个台阶。 译书本是一件甘苦自知的事情,能得到同行的点评与 切磋,我深感幸运。与同道者共事,不亦乐乎?读者若有批 评指正或问题交流,欢迎邮件联系:biofuhe@gmail.com 。 傅贺 2019年1月于美国雅典 书评(媒体评论) 这本书极富雄心且非常易读,作者为普通读者展 示了免疫系统的核心特征;内容非常前沿,甚至包括最 近荣获诺贝尔奖的有关先天免疫系统演化的部分。 ——古斯塔夫·诺塞尔爵士(Sir Gustav Nossal),爱因斯坦科学奖得主,澳大利亚国宝级生物 学家 这本书对一个复杂且重要的主题做了深入浅出的 记录。 —一彼得·杜赫提教授(Prof.Peter Doherty),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 精彩页 本来,事情是很简单的。 在远古时代,疾病是诸神的旨意,或者是上帝的旨意,再或者—如果你是一个理性的、顽固的、懂点医学、在乎证据的人,你也许会认为疾病是源于人体内四种体液的不平衡。“四体液说”听起来有点道理,也很实用,容易诊断,方便治疗。只不过,它完全错了。 比起古人,我们今天的认识要进步多了,想必你也注意到了。稍后我还会谈到这些进步,但是就目前而言,可以放心地说,人类对于疾病的机理和成因起码有了一部分的理解—而且就目前我们所理解的而言,疾病的机理和成因并不简单。假如古代的某位学者穿越到今天,阅读现代的医学教科书,他最感到吃惊的可能是我们现在对健康与疾病的理解是何其复杂,简直匪夷所思,令人抓狂。人们不再谈论魔鬼、神意或胆汁过量,取而代之的是细菌、病毒、毒素、自由基、白细胞、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化学因子、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分子、多变结合重组、高变抗原结合位点和CD25+调节性T细胞……真让人眼花缭乱。 更麻烦的是,有些疾病是通过遗传或者传染引起的,还有些疾病是身体自身的运作出了问题导致的,更多的疾病则是由上述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比如,有些癌症是会传染的(我会在第五章里提到),或者,你可能会因蚊子叮咬而染上疟疾—除非你的基因组里碰巧有一些特殊的遗传突变,让你生来对这种疾病具有免疫力,等等。我们了解得越多,似乎就越难以界定疾病。 我们假想出的这位古代学者,读着今天的医学教科书,也许不免会疑惑:人体生病的机制为何如此复杂?罪魁祸首是一种看不见的病原体,但是还得通过另一种生物体,有时候是通过另外两种生物体,迂回曲折地在人群中传播,这一切究竟意味着什么? “除非用演化的眼光来看,否则生物学中的一切都没有道理。”—狄奥多西·杜布赞斯基(Theodosius Dobzhansky)曾在一篇著名的文章中如是写道。对于生命世界中令人难以置信的复杂性,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提出的演化理论是唯一令人满意的解释,因此,免疫学家已经把演化视角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来理解为何免疫系统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以现在的方式工作。我稍后会展开谈这一点。 与此同时,我也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所有试图表达“该主题非常复杂”的作者都会遇到,那就是,仅仅说“这很复杂”并没有传递任何有效的信息,反而显得作者比较懒。另一方面,本书是写给列位读者阅读的—也许你是对免疫感兴趣的普通读者,也许你是兴趣广泛的学生。但这不是一本教科书,虽然事无巨细地详述种种细节会让你体会到免疫系统的复杂性,但现在的读者已经不能容忍这样的文字了,要是那样写,即使是我也会把这本书丢回书架,再也不去碰它。 那么,我该怎样传达“免疫系统很复杂”这层意思呢?我们不妨转换一下思路:与其告诉你免疫系统很复杂,不如让你亲身体会一下,为了活下来,我们究竟需要一个多么复杂的免疫系统。现在,请准备好一支铅笔和一个记录本,试着回答这个问题:你将如何设计一个系统来保护身体不受伤害? 要构思这个复杂的免疫系统,你需要考虑到很多因素。首先,这套系统需要保护生物体不受外部生物的入侵或蚕食。鉴于此,一头冲向你的公牛可能会引起你“攻击或逃跑”的生理反应,但这跟免疫系统并没有关系。同样,被鳄鱼吃掉也不属于免疫系统的管辖范围,因为鳄鱼是从外部进攻并直接把你吞掉。 P3-5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