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与神博弈--斗兽的历史
分类 文学艺术-艺术-艺术概论
作者 曹昊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斗兽的历史”是一个长期被学术界忽略的重要课题,它不仅涉及人类步入文明之后,和大自然及野生动物交流的重要话题,还涉及人类社会的种种痼疾。因此,“斗兽”不仅是一种疯狂肤浅的娱乐,更是一把利剑,刺入社会的深层,也将人性的恶昭示出来。而另一方面,斗兽也颇具美学意味,剌激了美术的发展,远古时期阿尔塔米拉洞窟中的斗牛、亚述人猎狮的壁画,都是艺术史中不朽的经典。
本书以斗兽这一古老风俗为切入点,通过一段段有趣的故事,从艺术、政治、文化、宗教等角度,讲述斗兽是如何改变人类数千年历史进程的。人类以为战胜了野兽,便是战胜了“神”,便可无所畏惧地掌控自己的命运,殊不知我们需要战胜的只有心中的那只困兽。
作者简介
曹昊,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副主任、硕士生导师,设计师、西方建筑史和古典人类学研究者。在校主要教授研究生西方建筑史、西方艺术史、现代设计史等课程。曾出版《城市社会艺术史拾遗》《永恒之城——罗马历史城市建筑图说》《插图设计》《中西方艺术鉴赏》等著作。多次举办“斗兽的历史”风俗学讲座,并开设了艺术史公开课“曹叔叔的美术史课”,颇受师生欢迎。
目录
第一章 斗兽的起源
一 求幻少年
二 化身为鸟去爱你
三 百兽率舞的时代
四 怯懦的英雄
五 矮人战巨象
六 物神和兄长
七 白马逝去
第二章 屠夫和勇士
一 太阳和屎壳郎
二 被爱的和被杀害的
三 穷人吃肉富人玩耍
四 王者之猎
五 河边猎野牛
六 斗兽的起源
第三章 猎狮者的传说
一 猎狮者的传说
二 皇家猎狮的起源
三 胆怯的狮子
四 神灵闻见肉香
五 猎狮者的廷宴
六 战车碌碌向狮群
七 猎狮者之兵
第四章 悲剧的诞生
一 屠狮英雄谱
二 悲剧的诞生
三 暴戾之花
四 爱与杀戮
五 有狮相伴的日子
第五章 牛背上的小英雄
一 戴绿帽的国王
二 第二个闯入迷宫的英雄
三 牛背上的小英雄
四 宇宙之牛
五 被献祭的少年
六 牛头怪之谜
七 造梦者米诺斯
第六章 永恒的猎户
一 暗夜骑士
二 哲学家和野蛮人
三 英雄不问出处
四 动物的譬喻
五 训马少年
六 寻找狮子的国王
第七章 血腥的狂欢
一 斗兽即现实
二 童话不是骗人的
三 基督徒的肉
四 神圣事业的堕落
五 办好表演才是正经事
六 扎狮子屁股的人
七 自杀的斗兽者
八 下跪的大象
九 万物为我所用
十 爱它就带它回家
十一 大象走绳索
第八章 变为野兽的皇帝
一 被冷落的皇帝
二 尼罗鳄之殇
三 致命一击
四 皇帝变成野兽
五 铁笔夹苍蝇
六 英雄下凡
七 手持鸵鸟头的皇帝
第九章 野兽们的受难路
一 梦境和现实
二 漂洋过海去送死
三 屠场与兽笼
四 野兽们的复仇
第十章 斗兽的哲学
一 嗜血的神灵
二 斗狗的蒙面人
三 皇帝的邀请
四 富人们的义务
五 罗马的缩影
六 斗兽的升华
第十一章 猎人的友谊
一 大斗兽场的衰落
二 狮血溅朝堂
三 一次失败的行猎
四 猎人的友谊
第十二章 教皇和大象
一 人和自然的和解
二 教皇和大象
三 汉诺的竞争者
四 大象之死
第十三章 斗牛场的死之舞
一 斗牛的兴起
二 骑士精神
三 长矛手与瞎马
四 斗牛之殇
五 一个斗牛士眼中的斗牛
六 夜场的表演
七 尾声
参考书目
后记
序言
主人:我将杀了你,把你投入河中!
奴隶:我的主人啊,我死了你还能指望多活三天?
——《奴隶和主人的对话》古巴比伦寓言
斗兽的历史
人类和动物同是自然之子,在史前时代,人和动物之
间本是十分亲密的。那些最有权势的人都相信自己就是动
物的后代,这是一种神秘的荣耀。中国上古的“五帝”之
一——黄帝,认为自己是熊的后代,并自称“有熊氏”;
当然他们也没有一味地强调自己的祖先是了不得的猛兽,
实际上不起眼的小动物一样会受到大人物的青睐,商朝的
开创者甚至认为自己的爸爸是一只小燕子(玄鸟)。
在印度,动物常常作为神的坐骑和伴友,它们本身也
是神灵,只是级别较低:比如九头蛇神纳加,它时而作为
世界的保护神毗湿奴的“躺椅”,时而作为众神搅动乳海
的“搅棒”,最惨的是,它还常常沦为金翅鸟伽鲁达的猎
物,被大鸟得意地衔在口中,并被刻在神坛的石头上……
人类明白,动物的世界一样充满弱肉强食,和人类的世界
一样。
人类是不安分的,当他们步入文明,学会制造利箭快
枪的时候,就开始背叛自己的大自然母亲,更将他们的同
根兄弟——动物们赶尽杀绝、逼上绝路。古希腊的历史学
家希罗多德曾言“战争是历史之父”,但人类学家认为这
种战争的本领正是从对动物的屠杀和围猎中学习来的。佛
教的教义中也有类似观点,藏传佛教的著名上师莲花生就
曾留下这样的偈语:“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夜半屠门声
。”意思就是屠杀动物使人类变得残忍癫狂,最终在战争
中毁灭了自身,那正是被杀害的野兽在为自己报仇。总之
,自有战争这回事,“战争”和“打猎”就成了一对难兄
难弟,密不可分。许多好战的君王在一生中只在意这两件
事。
诸君得注意,在此时人类的打猎不同于早先是为了吃
肉,而是把它作为战争间歇的操练,磨砺意志、增长本领
。在这方面的代表就是大名鼎鼎的亚述。亚述国王一开始
只是在自家围场猎狮练手玩儿,没想到这名声传了出去,
外国人一边咒骂亚述的首都尼尼微是一个血腥的“狮窟”
,一边往地上狠狠地吐口水。国王听说自己猎狮竟然造成
这么大的反响,高兴坏了。他将计就计,把“国王猎狮”
变成了一种军事演习,每年都要来几次,震慑胆小的邻居

亚述没有嚣张太长时间,两河流域的狮子就几乎绝迹
了,紧跟着强盛起来的帝国:波斯,他们的国王也只有猎
野牛的份了。和波斯一直在打仗的希腊是个善于思考的民
族。智者们不仅要思考人的本质,也在追索着野兽的本质
。在他们看来,野兽之所以是野兽,是因为它们比人更贪
婪。希腊最伟大的诗人荷马在他的著作《奥德修斯纪》中
讲述了这样的故事:由于贪吃别人的东西,奥德修斯的伙
伴们变成了猪。好好的人变成了野兽,这是由于贪念太重
而受到了神灵的惩罚。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神灵自
己变成了动物——当然啦,这是由于贪恋人间的美女。和
人不同的是,神变成了野兽还会变回来。
总之兽性即贪婪,由于人和神的身体里都有兽性,所
以贪婪并不可耻,而那些不仅敢于猎杀凶兽,还敢于和自
身的贪婪作斗争的人,在希腊人看来,就是最了不起的英
雄。为此希腊人特意创造了一个了不得的大英雄——赫拉
克勒斯,这位英雄虽然有时也如同野兽般凶暴,但他绝不
是贪财好色之辈,而是怀抱鸿鹄之志的伟岸君子。在他那
短暂而伟大的一生中斩杀凶兽,屡建奇功。由于贫瘠的巴
尔干半岛上除了野猪和野牛外,看不到什么大型野兽,因
此赫拉克勒斯所猎杀的野兽,大多数是一些希腊人想象中
的动物。但是不管怎样,赫拉克勒斯的神话面世之后,立
刻成为希腊民族理想人格的代表,风靡了地中海世界。喜
欢效仿先贤的年轻国王亚历山大,就自诩为赫拉克勒斯再
世,他喜欢披着狮子皮制作的披风,手里拿着棍棒,一心
想找个大狮子肉搏。
一开始屠杀野兽只是国王和英雄的专利:老百姓只能
杀牛宰羊,王公贵族才能猎狮捕象。但是世风日下,到了
世界的新主子——罗马人的手里,狮子、老虎这些本来高
贵的动物也变得命如草芥,罗马帝国广阔的疆域更将这股
风潮席卷了全世界。一时间野兽哀嚎,血流遍野。动物们
被从神坛上扯下来,变成了人类消愁解闷、发泄兽性的玩
物,被赋予朝生夕死的悲惨命运。世界上最大的老虎——
里海虎消失了,北非和欧洲的狮子也灭绝了,两河流域的
大象也灭绝了。一时间出现了可怕的荒凉,即使深入非洲
的腹地,精明的罗马猎人也难觅野兽的踪影。
没有了虎啸猿啼,地球寂静了许多。在这一片寂静声
中,人类踩着带血的脚印走上了神坛,同时也逐步告别了
自己粗野血腥的童年,变得文明起来。在度过中世纪的悠
长假期之后,劫后余生的动物们开始有了新的使命——成
为演员,拉起教皇涂饰着金粉的花车满街巡游,或是踩着
钢丝、跳着火圈、骑着独轮车,与小丑们翩翩起舞,跟着
流浪的吉普赛人走街串巷,虽仍然得不到尊严,但总算有
了条活路。
好景不长,一种新的娱乐——斗牛表演忽然在西班牙
兴起,黑色的公牛、
导语
与兽博弈即是与神博弈,与宿命博弈。
直面心中的困兽,方能遇见更好的人生。
本书主要讲述西方历史上人类斗兽习俗的起源、发展和衰微的过程,分章节论述了埃及、亚述、希腊、罗马和西班牙人的斗兽习俗和相关的风俗掌故,并针对斗兽习俗对于人类文明(主要体现在建筑、艺术、文学和哲学)产生的深远影响进行详细论述和深入探讨。
后记

从2015年开始着手撰写《斗兽的历史》。到2018年仲
夏写完最后一章,已是四个年头过去了。其实早在2015年
之前,我就开始为此收集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来源于古代
西方作家和历史学家撰写的史学著作。这些作家不仅提供
了大量的一手史料,也为本书文风提供了灵感。比如史学
之父希罗多德,他把风俗学和历史糅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
尤使我受益。而古罗马时代的传记作家普鲁塔克则以一种
优雅笔调,将历史人物的生平说得娓娓动听,这也是极其
让人惊喜的。不自觉地,这些顶级的史学大师传输给我一
种理念,那就是写历史不必板起面孔,拖着长腔。弄得森
严可畏:恰恰相反,历史就是故事,作者不仅仅要有板有
眼地记述故事。还要负责把故事说得引人入胜。
但相比于诙谐的文风。最难的仍然是收集资料、建构
文章的体系,并确立其主旨。这是因为“斗兽的历史”是
一个前人鲜有涉及的题材,或者说。当你要去查找这方面
的资料的时候,你会发现它们都躲在陈年巨著的角落,零
零碎碎。不仅彼此之间毫无联系,而且在几千年的时间里
少有人注意到它们的价值。而我视它们为珍宝。将之从史
料中提取出来,分出时间先后——当然也就是在这个整理
、分类、筛选的漫长过程之中,这部《斗兽的历史》的轮
廓和具体内容才在我的脑海中逐渐地清晰、丰满。我最终
才敢对自己说:“嗯,我能写这本书。”
即使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写作中还是数次陷入瓶
颈,这迫使我停下来反思并搜索更多的资料——但这本书
所具有的意义使所有努力都变得非常值得。首先。这可能
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斗兽的历史”的书。它试图去讲述
几万年的人类历史中人类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去研究人类
如何在一开始敬兽为神,接着又斗兽为戏,最后又化敌为
友的漫长过程。这不仅是在分析古代人类社会的风俗。也
是在间接探索古人类的自然观、伦理观和字宙观——这为
人类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并且可以引发更多的研究

其次,本书的研究内容和方向,可以看作是对古典人
类学研究的拾遗补阙,并试图使“斗兽风俗”成为独立的
人类学研究门类。为建构斗兽风俗发展史的体系,笔者按
部就班地依据编年史的顺序,逐一讲述西方历史中曾出现
过的最重要的斗兽风俗,并试图分析其来源、成因和社会
影响。这样一来,读者会明白“斗兽风俗”在古代并不是
个小众和边缘化的东西。恰恰相反,它有着深厚的社会和
文化根基,当它为统治阶级所用的时候。甚至可以成为国
家安全的保障和维系阶级平衡的工具。由于它这样重要,
历代统治者喜欢将斗兽的题材勒碑刻石。这些以图像方式
记载的历史不仅使斗兽风俗变得更加鲜活,其隐含的微妙
信息也为本书撰写提供层出不穷的灵感,而对其的解读和
转译也成为那些古代文献资料的有效补充。
可能有人会产生疑问,为什么这么重要的风俗会在如
此漫长的时间里无人研究?这可能是因为人们研究历史总
是依据着当时的社会现状和热点,来追寻古代是否曾发生
过类似的事情,这样的研究思路无形中削弱了斗兽风俗在
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因为作为上古遗风,在中世纪时斗
兽风俗就已经式微。此外,西方人类学的研究重点主要集
中在“人”本身的研究,而对于人和动物之间的关系则兴
味索然。

由于这本书汇集了笔者几年来的研究成果,所以接下
来想和读者分享一下这些成果的研究方法,它们主要分为
三种:首先是对于古代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进行适度的
分析和转译,这是本书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其研
究成果体现于古罗马斗兽的相关章节,由于古罗马人注重
史学,他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著作,而散落其中的有关斗
兽的记载成为我的研究主题。其次是图像研究,这一板块
的研究主要依赖对存世的艺术品进行图像学分析和转译,
这些研究成果集中于古代亚述、埃及猎兽风俗和原始狩猎
的相关篇章,其中古亚述人留下的精美猎狮浮雕为本书的
撰写提供了大量的图片佐证和无尽的灵感。最后一种方法
是依据适度的推理和想象去建构理论体系,而这种推理所
依据的是人类学研究者和考古学家撰写的著作和论文。这
部分成果体现在讲述古代克里特和希腊的斗兽风俗的章节
。虽然其中糅杂了一些想象,但仍有可靠的人类学资料作
为支撑。
由于笔者的能力有限,也由于这是第一部研究“斗兽
历史”的作品,所以读者们不要期望看到一部完美的,或
是没有谬误的书。该书的出版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引起学
界的重视,去创造一个研究的开始而不是去终结它。但作
为作者,我必须对书的质量负责。为减少错误,我简化了
该书的结构,使其成为一部精简的历史而没有盲目追求结
构的复杂和内容的浩繁。其次,拣选了我认为最有价值的
资料而非所有。我尽量挑选了那些在古代国家的社会系统
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斗兽风俗,并强调其在古代社会发展中
的价值和必要性。这些资料即使是有价值的,它们之间也
不一定具有联系。因此找出内在关联并建构一个有机合理
的体系,是我在写
精彩页
一 求幻少年
天色变得昏暗,远处树林的顶端还残留着夕阳金黄色的余晖,鸟群在天空回旋着、聒噪着,它们很快就要回到自己的巢穴,平凡的一天将要结束了。但对这名叫“飞鸟”的印第安男孩来说。这夜晚却非比寻常。此时他在整理自己的小包裹,里面只有点火的火石。一小撮树叶包着的烟丝和一条薄薄的毯子。整理完了。他在父母的目送下走出了村寨。
飞鸟要去一个神奇的小树林,据说那里是“祖先”居住的地方,现在这位大人物也常常出没在那里。就在前不久,这位大人物还和村长说了话,要他警惕邻近村庄的恶意。飞鸟也曾向村长打听祖先的模样,但是村长用力地摇了摇他那满是老鹰羽毛的帽子。还对他做出了威吓的手势。可是就在今晚,他要自己去见这个神秘的“祖先”了。想想真是又激动又害怕。
飞鸟来到这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小树林,找了块空地,收集了一些枯枝败叶,熟练地点起了篝火。他呆呆地望了一会儿跳动的火苗,忽然想起自己还有烟丝,于是赶忙拿出来,恭恭敬敬地把它洒在火上——据说“祖先”是好这口的。当这些都做好后,他盘腿而坐,闭上眼睛,开始在心中默念巫婆教给他的话:“全能的祖先啊,您是慈爱的守护神,我们全赖您而生存!您指导我们种庄稼,您教会我们打猎和战斗!明天我就满18岁了,是个男人了,今后我该怎么做?”
但是,飞鸟开始变得心不在焉,他饿了。出门前曾央求妈妈给他一点面包和腊肉,但是妈妈拒绝了,她认为在“祖先”面前大吃大喝是不敬的行为。好吧,对于一个男子汉来说,忍饥挨饿又算什么。当他这样想着的时候,忽然看见面前的篝火一晃,从明亮的橙色变成了一种奇异的蓝色,一直很嘈杂的虫鸣也听不见了,森林忽然静得可怕。飞鸟紧张地坐起来。四处张望。
嗬!不知什么时候,一匹巨狼已经坐在飞鸟的对面,隔着火光望着他。这狼好大啊,两个村长那样高的男子,一个站在另一个的肩膀上,才有可能摸到它的下巴颏。瞧它下巴颏的毛多长啊,就像老爷爷的胡子一样!它的眼睛是蓝色的,正是它呼出的气。让这篝火变了颜色。飞鸟的全身战栗。原来这就是“祖先”!他急忙站起来,双手合十,向它行礼。可这匹巨狼忽然走了过来。用嘴叼起还在行礼的飞鸟,把他送到了它那毛茸茸的背上,返身奔入丛林。密林深处自有一番奇景:一个头戴簇羽的威猛战士正和一队敌人作战,只见他抡起战斧劈砍,如入无人之境。但小飞鸟怎么也想不明白,在这深夜的树林里,怎么会有人战斗。正在这时,巨狼仰天长嚎一声,把他像它身上的虱子般抖落在草地上。
飞鸟努力地睁开眼睛……原来这是个梦,无论是狼还是战士,这都是梦中的幻影。
篝火早已熄灭,天边已是鱼肚白,丛林里的小鸟正发出欢快的歌声,除了比家里冷外,这个清晨并不奇特。飞鸟爬起来卷起毯子。抖落身上的露水,坚定而轻松地踏上了返家的道路。虽然他还不大明白梦的含义,但已经见到了梦寐以求的“祖先”,这是最重要的。也是他最为急切地要告诉爸爸妈妈的事情。
二 化身为鸟去爱你
一两百年前,在美国东部丛林和平原地带的印第安部落。这种被人类学家称之为“求幻”的仪式还时常发生,孩子们——尤其是男孩子将要成年时,就会在某个夜晚被赶出营地,去见他的守护神。如果守护神在那个夜晚愿意托梦给他,他就会被认为是神所喜爱的年轻人,而守护神带他所看到的幻境,就是对他未来生活的启示。
飞鸟见到的巨狼就是这个集多种身份于一体的角色,它既是男孩的守护神,也被认为是所有村民共同的祖先,是整个村庄的庇护神,即所谓的“图腾”。但是“图腾”这个人类学术语太冰冷了,根本无法囊括飞鸟和同乡们那些丰富的情感和虔诚的心愿。如果要真正理解人类文明史中那么多屠杀野兽的习俗。我们也必须回到源头,看一看这历史长河,其实将野兽奉为神灵和导师,并对它们顶礼膜拜的风俗风行了更为久长的时间,这是不容忽视的事实,这也是为什么这本有些血腥味的小书会有一个如此温馨的开头。
事实上,先祖们曾心怀感激地认为。每一次人类新纪元的开创,都是由一个女人和一只鸟儿的结合而完成的——19世纪的爱尔兰诗人叶芝就是这么总结历史的:先是众神之父宙斯变成了一只天鹅,和皇后丽达相爱,生下了举世无双的美女海伦。为了争夺她,辉煌的大城特洛伊被夷为平地。一千多年后,上帝的圣灵变成了一只优雅的白鸽。和童贞女玛利亚结合。生下了救世主耶稣。人类学家认为,这些如诗般唯美的宗教故事只是原始传说的升级版,其实所有民族在其文明的初始阶段。都言之凿凿地声称自己是飞禽走兽的后裔。比如说。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民族就相信自己是猴子和神女的后代。即使不是由动物所生,至少也是由动物抚养。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罗马城的创始者罗慕路斯和雷摩斯,这对被遗弃的双生子声称他们是由一头狂野的母狼带大。
借由神秘的联姻(或是作为人类的养母),动物成为了人类的先祖。但是在一种更为普遍的原始思维中,通过死亡。祖先的亡灵可以直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2:4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