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在意象研究的历史溯源和当前最新进展基础上,从心理学、哲学、文学、艺术等视角,分别对意象进行了定义:意象是个体感官的感觉形成的知觉感受在头脑中的体验;意象是一种非物理性的精神状态,是非物质实体的存在;意象是带有主体意向性和内存经验的信息表征方式,是依赖于大脑神经结构的不可观察的存在;意象是借助可观察对象传递主体思想、观念、欲望和价值观的过程。在方法论上,用隐喻、模拟、解释、模型等方法解释意象生成的机制,可以从微观视域,细化对现象的认识;以自然遗传的客观事实,将技术建构和解释双向结合,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探究意象这一纷繁复杂的对象。 作者简介 白洁,太原科技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教师,哲学博士,副教授,山西省优秀青年学科带头人。主持过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多项省部级项目。该专著受“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资助”,现已结题。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国内外学派简述 第一节 自然主义色彩的意象思维 第二节 精神分析学派:无意识意象的存在 第三节 现象学学派:意象是在场对不在场的显示 第四节 新行为主义学派:想象是有目的的行动 第五节 科学实证主义:意象研究的模型法 第六节 认知学派:意象模型范式的更替 第七节 认知行为主义: 阈下知觉 第二章 意象的哲学思想溯源 第一节 古代本体论意象观 第二节 近代认识论意象观 第三节 心灵哲学的意象观 第四节 认知科学的身体意象观 第三章 意象的特点、分类及解释 第一节 意象的特点 第二节 意象的分类 第三节 意象形成的基本过程 第四节 关系组织理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四章 心理学视角下的意象 第一节 意象是一种心理表征 第二节 意象是一种“副现象 第三节 意象与记忆 第四节 意象与思维 第五节 意象与摹仿 第六节 小结 第五章 哲学视阈中的意象 第一节 “名”或“理”的意象观 第二节 “符号”或“概念”的意象解释说 第三节 意象建构论 第四节 身体意象与具身认知 第五节 小结 第六章 认知科学研究阐释的意象 第一节 意象是信息的一种表现方式 第二节 认知神经心理学对意象阐释 第三节 心理模仿 第四节 运动意象与模拟 第五节 意象研究的模型法 第六节 小结 第七章 文学、艺术中的意象 第一节 中国诗词中的泛化意象 第二节 中国小说中的“梦”中意象 第三节 外国文学中的以物托象 第四节 意象与艺术作品 第五节 文学作品的解释 第六节 小结 结语 术语表 参考文献 导语 本书以“意象”这一范畴为核心,利用哲学反思的方法,从心理学、认知科学、哲学、文学和艺术等多学科角度探讨意象的存在及其表征过程;基于意象的建构、意象与思维、意象与语言、意象与模仿、意象与模拟等各种概念之间的关系,间接深入地予以研究,并分析了意象的存在意义及其研究方法,给从哲学角度继续深入研究意象这一课题以重要启示。全书整体结构清晰简洁,历时性和共识性相结合,辅以多学科的理论研究模式,语言表达客观严谨,逻辑论述通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