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汉娜·阿伦特(活在黑暗时代)/小文艺口袋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西方哲学
作者 (美)安妮·C·海勒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目录
1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1961—1963
2 生父之死
柯尼斯堡,1906—1923
3 初恋情人
海德格尔在马尔堡,1924—1932
4 我们这些流亡者
1930年代的柏林和巴黎
5 安全与声誉
《极权主义的起源》和纽约
的圈子,1941—1961
6 艾希曼之后
纽约,1963—1975年
致谢
精彩页
1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1961—1963
跟随众人齐呼“我们”足以让最大的罪行成为可能。
——汉娜·阿伦特,约阿希姆·菲斯特访谈,1964年阿道夫·艾希曼(Ad01f Eic}llTlanrl)是纳粹党卫军军官,曾协助阿道夫·希特勒实施“最终方案”,逃亡后被捕并接受审判。汉娜·阿伦特报道了此事,并出版了厚厚一大本书,这本书所引发的骚乱让她极为震惊。“人们正在不择手段地毁坏我的声誉,”1963年,这本《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关于平庸之恶的报道》出版后不久,她写信给友人卡尔·雅斯贝尔斯(Karl Jaspers)说,“他们花了好几个星期,死缠烂打,想从我过去的生活中找到些什么。在常人眼中,艾希曼是“人类最邪恶的怪物,她却将他描绘成“极其可怕的普通人”。对此,反诽谤联盟及其他犹太组织、她曾经供稿的重要杂志的编辑们、她以客座教授身份维生的大学的同事们、人生各阶段的朋友们,都站出来反对她。在她笔下,纳粹肆虐时期的欧洲犹太领袖们——其中有些人还在人世,德高望重——都曾经(“几乎没有例外”)与艾希曼通力合作,将普通的犹太人送到奥斯维辛、特雷布林卡和切姆诺,这个说法让很多人怒不可遏。仅仅数月前,阿伦特还被视作一位才华卓绝、有独创思想和极富人文主义精神的政治思想家,如今却被大肆攻击为:傲慢、无知、冷酷,艾希曼的走狗、以色列的敌人、“痛恨自己国家的犹太娘们儿”。她在给她最好的朋友、坚定的辩护人玛丽·麦卡锡(Mary McCarthy)的信中写道:“不经过理论和学术的润色,单从事实出发讲真话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啊。”可是,问题恰恰出在书中的理论上——那些普通人,本来不带任何私人恩怨和极端思想,仅仅因为自身中产阶级野心的蛊惑和同情心的缺失,就随意操纵起纳粹的死亡机器;那些受害者,则自欺欺人,甘受驱赶。这本书在美国的知识界引发激烈争论,令阿伦特的名声在鹊起之时遭受重创,也给她传奇的一生蒙上阴影。
1961年4月11日,艾希曼在西耶路撒冷的临时法庭受审时,汉娜·阿伦特坐在媒体席上。当时的以色列国只有13岁,没有一个以色列法院大到可以容纳这样的场面,因此一个名为“人民之家”的全新表演剧院被征用。大厅可容纳750人,但兴趣超过了容量。开庭首日,来自30多个国家的多达700名记者、国际政治家和名人、法学家、以色列和欧洲集中营的幸存者、历史学家和游客竞相涌入会场,一睹臭名昭著的纳粹的风采。阿伦特被《纽约客》派驻耶路撒冷作追踪报道,时常有十七岁的表妹爱德娜·布洛克作陪。布洛克在以色列长大,娘家姓福斯特。在阿伦特身边进行庭审报道的还有代表《大西洋月刊》的前战地记者玛尔塔·盖尔霍恩、为美国《犹太前进日报》意第绪语版撰稿的伊利·韦泽尔、为《伦敦星期日泰晤士报》撰稿的前军法署副署长,利物浦的罗素勋爵和牛津大学教授休.特雷沃一罗伯,以及《纽约时报》、德国《明镜周刊》和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法庭地板上到处是错综缠绕的线缆,为全球观众传输第一手庭审电视信号和视频录像,并每天发送海量的会议记录。后来,批评者声称她很少到庭,并过分依赖录像和记录。事实上,耶路撒冷的审判整整持续了五个月,她本人的确最多到庭不过五六周,但别的人也是这样来了又走,全世界都是在电视上观看的。
开庭的第一天,首席法官宣读了对艾希曼的起诉书,共列举了十五条罪状。其中举证了在1938年至1945年间,由艾希曼执行或推动的“反犹太罪”和“反人类罪”。首先提到的是他涉嫌参与1938年11月残忍的水晶之夜大屠杀,包括大战期间针对德国、轴心国以及德占国的犹太人施行强制迁移和灭绝行动。起诉书列举了集中营和死亡营的名字,以及被送到营地的人数和运送时间,指出艾希曼及“其他人等”明确知晓运送这些犹太人的目的是对他们进行集体屠杀。宣读完毕后,艾希曼在被问及是否理解起诉书时,第一次开口说话。“是的,没问题,”他用德语说的。被问及将如何辩护时,他回答说:“就起诉书来说,我清白无罪。”
有许多原因导致了围绕着艾希曼大审判的歇斯底里,其当量相当于著名的辛普森案。二战结束时,有传言称数百名逃亡的纳粹军官藏身于世界各地的偏远城镇,他们是受右翼政府和法西斯同路人网络协助的邪恶幽灵。艾希曼曾供职于臭名昭著的SS,即党卫军——海因利希·希姆莱的精英准军事武装,直接负责执行希特勒的欧洲犹太民族灭绝计划——之后他和他的上司,或失踪,或被暗杀,或像希姆莱那样自杀身亡’,也就此逃过了1945年和1946年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战犯的审判。如此广受关注的原因还在于,有多达六百万犹太男子、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如此规模的大屠杀在人类历史上闻所未闻——而这项罪行却没有在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以及1940年代后期的特别法庭上被裁定甚至被承认,当时法庭主要聚焦在德国对其他欧洲主权国家所犯罪行。如今,艾希曼坐上了耶路撒冷法庭的被告席。犹太人大屠杀的整个故事,包括集中营幸存者的证词,终于将被全世界听到。至少年轻的以色列是
导语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是她那个时代最天才又最具挑衅性的声音之一,也是一位影响力两极分化的政治学家和哲学家,有人称赞她远见卓识,有人谴责她是骗子。她出生在普鲁士,父母都是犹太人。1933年,她逃离了希特勒统治下的德国,以批判世界对二战罪恶的反思而闻名。作为一个充满内心矛盾的女人,阿伦特在36岁时才学会用英语写作,然而她的第一本书《极权主义的起源》却一手改变了几代美国人和欧洲人看待法西斯主义和种族灭绝的方式。她最著名、也是最具争议性《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引发了轩然大波,争议持续至今。
本书讲述了她的故事。
内容推荐
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是最天才又最具挑衅性的声音之一,有人称赞她是智者,有人谴责她是骗子。阿伦特也是一个充满内心矛盾的女人,纽约著名传记作家安妮海勒用快节奏又全面的方式,描述了她内心矛盾的来源和她的最大成就,从混乱的童年,到她所谓“有意识的贱民”阶段——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不会“因为社会的不认可而对自己失去信心”,不会为了赢得社会认可而“不惜一切代价”。本书写于海德格尔《黑色笔记》(2014年)首次爆炸性出版后,他在笔记中大放的厥词,以及他和阿伦特复杂的情人关系,都在本书中做了更新,令读者对阿伦特的认知更多一层晕眩和唏嘘。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