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本书为日本思想学家桂岛宣弘教授2001年来有关近世、近代日本自他认识问题的论文作品选集。作者采用越境思想史学的方法,以自他认识为切入点,放眼东亚世界,通过对儒学、宗教、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日本民族主义等问题进行分析,清晰而全面地对日本思想史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并对日本思想史学及东亚思想史学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同时,结合天皇制、领土问题等现实课题,从历史学家的立场出发,展望了东亚世界的未来。 目录 致中国读者 凡例 第一章 日本思想史学的“作法”及其临界 ——面向跨国境的思想史 一 何谓跨越国境的历史 二 “锁国”日本像的挣脱与“近世帝国”论 三 本居宣长与日本民族主义 四 滥觞期的国史学与“西洋学问社会” 五 日本思想史学与中国 六 作为节点的丸山真男 七 结语 第二章 姜沆与藤原惺窝 ——17世纪的日朝相互认识 一 16-17世纪的东亚——划时代的16世纪 二 姜沆的足迹及其日本观 三 藤原惺窝与明中华主义的碰撞 四 迈向17世纪——明清交替与思想嬗变 第三章 宣长的“外部” ——18世纪的自他认识 一 “民族主义的预言家” 二 18世纪的自他认识 三 宣长——华夷思想的解体及其去向 四 结语——宣长的“发现” 第四章 华夷思想的解体与自他认识的嬗变 ——以18世纪末期至19世纪初期为中心 一 反转的自他认识 二 后期水户学与虾夷地问题 三 18世纪末期虾夷地论的转变 四 19世纪——自他认识的嬗变 五 《千岛白浪》与幕末国学 六 结语 第五章 近代天皇制意识形态的思想过程 ——以德川思想及平田笃胤形象的转变为中心 一 问题所在 二 “收揽人心”的言说 三 围绕天皇言说的转变 四 明治初年的平田派国学 五 宣长、笃胤形象的彼方 第六章 近代宗教制度的暴力 ——国家神道体制的遗产 一 引子 二 近代神社·神道意识形态的成立 三 被封印的言说——复古神道派的挫折 四 被命名的神明们——被封印的民众宗教的神明 五 结语——折口信夫的叹息 第七章 近代国史学的成立 ——关于考证史学 一 引子 二 “东洋史学的价值” 三 “考证史学”的言说 四 结语 第八章 亚洲主义:从何处来,到何处去 ——近世后期思想史映射的尝试 一 引子 二 19世纪上半叶,“华夷”思想的分解与“比考”的开始 三 近代的言说,“脱亚”与“兴亚”之间 四 结语 第九章 殖民地朝鲜的史书编纂与近代史学 ——以《朝鲜半岛史》为中心 一 “被永远铭记”的历史编纂事业 二 史书《朝鲜半岛史》 三 所谓“学术性”的陷阱 四 余论 第十章 天皇制的过去与现在 一 历史学家为何反对天皇制? 二 德川时代的天皇 三 作为“被创造的传统”的天皇 四 国家神道与天皇制 第十一章 跨越“领土问题”的地平线 译后记 导语 桂岛宣弘教授是日本著名的思想史研究专家。他的研究虽以日本近世思想史为出发点,但他关注对跨国境思想史研究的建构,将明、清、朝鲜王朝的思想史也纳入考察范围,试图对包括日本在内的整个东亚思想史进行分析。 为了将资本主义的暴力、榨取的本质揭露出来,也为了给当下的地球环境、人文社会提出建设性意见,本书通过对江户时代,即前近代社会进行考察,可以帮助人们跳出来自近代社会的束缚,获得许多不同而有益的视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