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Ⅳ卷命运的转折上下)(精)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英)温斯顿·丘吉尔 |
出版社 | 广东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直到二战结束后,当代的重大国际事件和进程,内容包含各国、民族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众多方面。全书共六卷,基于盟军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亲身经历,详尽分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起因、错综复杂的矛盾以及战争的各个阶段。第四卷描述了盟军力量的不断壮大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目录 上册 第一章 澳大利亚之忧 第二章 沙漠战场受挫 第三章 马来半岛危机 第四章 信任投票 第五章 内阁变动 第六章 新加坡沦陷 第七章 潜艇的乐园 第八章 荷属东印度群岛失守 第九章 进攻缅甸 第十章 锡兰和孟加拉湾 第十一章 海上运输的瓶颈 第十二章 印度——克里普斯调查团 第十三章 马达加斯加 第十四章 美国海战胜利——珊瑚海和中途岛战役 第十五章 1942年,北极护航运输船队 第十六章 空中攻势 第十七章 马耳他岛与沙漠 第十八章 “立即开辟第二战场! 第十九章 莫洛托夫的访问 第二十章 自然的战略选择 第二十一章 隆美尔发起攻势 第二十二章 第二次访问华盛顿 第二十三章 不信任投票 下册 第一章 第八集团军绝处求生 第二章 “火炬”作战计划的决定 第三章 我的开罗之旅——改组司令部 第四章 莫斯科之旅 第五章 与莫斯科建立了联系 第六章 返回开罗 第七章 “火炬”作战计划尘埃落定 第八章 不安与紧张 第九章 苏联致谢 第十章 阿拉曼战役 第十一章 火炬已点燃 第十二章 达尔朗插曲 第十三章 胜利后的问题 第十四章 我们需要会晤 第十五章 卡萨布兰卡会议 第十六章 阿达纳与的黎波里 第十七章 回国后的困境 第十八章 苏联与西方盟国 第十九章 于突尼斯大获全胜 第二十章 第三次访问华盛顿 第二十一章 战争与和平的种种难题 第二十二章 向意大利进军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后记 序言 就我亲眼所见,在《铁血风暴》《最光辉的时刻》和 《伟大的同盟》各卷中我曾讲述过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几个重大事件:纳粹德国征服欧洲,德国进攻苏联、日本 对美国发动猛攻后才使得苏联和美国成为我们的盟国,我 军才不再孤军奋战。 岁末年初之时于华盛顿,我和罗斯福总统在海陆军顾 问的支持下宣布建立伟大同盟,并为未来作战制定主要策 略。现在我们必须应对日本的进犯。 这就是1942年1月17日,我刚刚抵达普利茅斯的情况 ,本卷所要讲述的内容也由此开始。本书依然从英国首相 的立场出发,同时因我兼任国防大臣而在军事上负有特殊 使命。另外,我仍然倚重一系列的指令、电报和备忘录, 这些材料在成文的时刻具有重大意义和利害关系。我也想 不出更好的言辞去重述。这些原始文件都是在紧急事件发 生时由我口授的,既出自于我手,我希望大家可以通过这 些真实材料来评断我的功过。事后诸葛亮很容易,但我还 是希望历史学家能深思熟虑,在适当的时候给出一个评价 。 我之所以把这一卷称之为《命运的转折》是因为在这 一时期我们从接连战败变得战无不胜。在前六个月中,诸 事不顺;但在后六个月中,一切顺利。而且,这一可喜的 转变一直持续到了战争结束。 温斯顿·丘吉尔 于肯特郡,韦斯特勒姆,恰特韦尔庄园 1950年1月1日 导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笔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以各大战场为切入点,全景展现第二次世界大战跌宕起伏的血火征程。 大量援引二战时期英国政府绝密档案及个人记录,旁征博引,气势磅礴,揭秘二战爆发的深层原因。 著名翻译家李国庆教授领衔,国内众多翻译名家倾力协作,还原作品真实样貌。 后记 历史的长河匆匆流淌,随便撷取一朵浪花都是浩瀚历 史画卷中辉煌璀璨的一页。在这条长河中,多少优秀的政 治家、军事家先后涌现,又如微波细浪般消逝。他们或改 变历史,或影响千年。然而,“丘吉尔”这个名字,却注 定为这幅画卷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丘吉尔作为二十世纪 优秀的政治领袖,领导英国人民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胜利;然而,世人不知道的是,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 和文学家。我一直以为,记录历史的文字总不可避免地充 满各类生涩难懂之词和条条框框的纪事纲要。然而《丘吉 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却让人耳目一新。 丘吉尔以如椽之笔重塑战时岁月,使得读者随着字里 行间的跳跃感受到战时纷乱紧张的局面;一封封书信不仅 读来言辞诚恳,更透露出他对自身雄才大略的自信;可以 说,整本书的行文非常优美,充满智慧和哲理,既是历史 名著,也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学作品。谨以此书向丘吉尔 致敬,追随伟人的步履聆听历史的回声,虽卷帙浩繁,我 却乐在其中。 丘吉尔曾说过:“命运不靠机缘,而是靠你的抉择。 ”翻译也是如此。1998年我到中山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研 读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深谙“选择即是意义”之道 。译者游弋于原文和译文之间,选择受到情景语境和文化 语境的双重制约,徜徉在翻译的每一个细节中。一部好的 译作绝非偶然,是译者结合文章的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 对语义层面的释解和对翻译策略多方择取的结果。2004年 ,我开始指导翻译方向的研究生(同时继续指导语言学方 向的研究生),开设了“功能翻译”“中西翻译简史”等 课程,同年开始着手翻译《纺织史》《俄罗斯史》《美国 史》等书。 这次承接了《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共 六卷)的重译工作,内心既充满欣喜,却也不免诚惶诚恐 。欣喜是因为对翻译的付出和执着早已使译事成为我生活 中的一件乐事,更何况是翻译这样一部旷世之作;惶恐则 是先给自己当头一棒,警醒自己任何译事,包括重译都绝 非易事。庆幸的是,我们的翻译团队既是年轻的队伍,也 是优秀的队伍。从译前的准备工作,到着手翻译,再到校 稿修正、译稿润色、史料查证、词条备注……环环相扣, 唯恐有半点的马虎和懈怠。每一个难词长句都是经过反复 斟酌方下笔定案;每一个困惑之处都需要讨论商榷、查证 史料后方才落锤定音……业界对翻译标准的讨论一直以来 从未停止。讨论的结果也许就是——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 题。而我们在该书的翻译中应该做到的,就是尽最大能力 向读者呈现一部最完整、最真实、最不粉饰的二战回忆录 ,也期冀此书能给读者朋友们涤荡心灵的体验:历史,可 以被原谅,但不应该被忘却。 翻译是没有终点的工作。遗憾如落叶,扫了还会掉新 的。译文中定有诸多不足和疏漏之处,恳请同仁和各位读 者不吝指正。 李国庆 二〇一八年元月·暨南园 本书为广东省2017年度本科高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 工程(简称“质量工程”)项目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外 合作办学语言教学团队》(2017SJJXTD01)的阶段性成果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广州商学院以及董事会的大力支持, 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书评(媒体评论) 何其幸运,我们拥有这些珍贵的财产,它将会流 传后世,让后人们阅读再三。 ——查尔斯·韦博斯爵士 正是在那场战争中,东西方一起抗击了有史以来 最黑暗的邪恶力量。 ——牛津大学教授 拉纳·米特 精彩页 第一章 澳大利亚之忧 战争的新形势——胜利终归我们——英美在太平洋孤立无援——日本对澳大利亚、新西兰的潜在威胁——柯廷先生向罗斯福总统请愿——鲍登先生报告:新加坡告急——柯廷先生在《墨尔本先驱报》发文——我全权负责我国物资分配——第一护航队顺利抵达新加坡——战局全览——太平洋战争委员会在伦敦和华盛顿开始运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二个年头,1942年,战争形势对英国来说已迥然不同。美苏两位强大的盟友在侧,英国孤军奋战的日子已经结束。虽参战原因各异,但美苏两国都将义无反顾地同英国一道,奋战到底。只要联盟承受得住压力,保持一心;德国对新式武器的研究无所精进,最终的胜利终将属于我们。诚然,交战双方彼时都在暗中研究一种新型战争杀器。而后来,正如我们所知,原子弹的秘密终归还是被更强势的盟国一方所破解。虽然,战争的前路尚未可知,血腥残酷的战事无可避免,但我们终将夺得最终的胜利。 现如今,“伟大同盟”被迫接下日本的一记重拳。蓄谋已久的日本做足了准备,向英美前线(如果可以这么叫的话)发起猛攻。无论何时,要说日本能战胜美国,都没人会信,但美国却在菲律宾群岛上受到重创。英国和倒霉的荷兰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受挫不小。而正忙于应战德军主力的苏联受日本影响甚微,不过只是少了英美本计划用于援助苏联的军队和物资罢了。很长一段时间,英美两国都要遭受失败的折磨,这虽不会影响战争的最终结果,两国人民却着实要吃些苦头。英国兵力都被牵制在别处,英国本土毫无御敌之力。美国的资源虽几乎无穷无尽,但还尚未开始集结,目前也疲于应战。对英伦三岛的我们来说,形势似乎越来越糟。但稍加思索便清楚,此战必胜。 尽管新落在英国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英国本土却很安全。相较而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却可能瞬间成为炮火前线,两国预感到,它们很有可能遭受敌人的直接袭击。对它们来说,过不了多久,战争就将从派遣部队远赴重洋支援祖国于危难之中变为自卫。这个新的强敌直捣澳洲并非难事,而澳洲大陆要防御无边无际的海岸线却是难于登天。澳大利亚所有大城市均在滨海地带,而且,其仅有的四个精锐义勇师和新西兰师,以及所有的优秀军官,都已被派去遥远的大洋彼岸。转瞬之间,太平洋的制海权就落在了日本手中,再夺回来却不知道要多久。澳大利亚的空军形同虚设。整个国家笼罩在惶恐不安的气氛中,然而澳大利亚内阁却只专注于自身安危,这怎么能不让人心生疑惑? 如此危急存亡之际,就连政府成员及其专业顾问也都感觉得到,澳大利亚联邦正面临灭顶之灾。即便如此,他们依旧各怀鬼胎,并未团结对外。这点一直以来都令人费解。不仅如此,他们僵化古板、反应迟钝,以致地方政治的统治牢不可破。工党以两票的优势上台执政后,不仅垄断了行政权,甚至还禁止为保卫本土所进行的征兵,这些党派性的决策与澳大利亚的民族精神背道而驰。到目前为止,我们需要在尽可能保障澳大利亚安全的同时,在全球战略上保持真正的平衡,而工党的所作所为使我们的任务更加艰巨了。 此卷中令人忧郁的记载,须从我与时任澳大利亚总理的柯廷先生的通信说起。起初,在是否抽调驻托布鲁克的澳洲军队这一问题上,我们二人的商谈并不愉快。二战后期,战局好转后,他来到了英国,随着我们对他了解的加深,大家都被这位杰出的澳大利亚人的品性所征服,柯廷先生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爱戴。我也同他私交甚笃。唉,只可惜他英年早逝。再回到我们正叙述的这个时候,当时,我承受着来自方方面面的重压,对和他在许多重要问题上产生的严重分歧过分在意。我的这些焦躁情绪,难免显露在电文中,现在想来,着实后悔。 我在华盛顿时,澳大利亚驻华盛顿代表凯西先生向我递交了不少柯廷先生和澳大利亚外交部长伊瓦特博士发来的电文。以下电文柯廷先生也同样给罗斯福总统发去了一份。 1.澳大利亚国难当头,我希望能借二位为我们的共同目标磋商的机会,说说自己的看法。 2.关于苏联问题,我已致电丘吉尔先生。我认为苏联问题与对日作战关系密切,希望二位会商时加以重视。 3.现在,我要说说我对另一个问题的看法,这个问题更为紧要。 4.所有的报告都清楚地表明,日本已经取得了北马来亚的制空权和制海权。驻防该地的英军势单力薄,仅有一个澳洲师。因此,我们已派遣三个空军中队前往马来亚,两个空军中队前往荷属东印度。当地陆军必须得到空军支援,否则,希腊和克里特岛的悲剧势必重演,新加坡也将面临灭顶之灾。 5.一旦新加坡沦陷,菲律宾群岛将孤立无援,荷属东印度亦将沦陷。野心勃勃的敌军也会企图围剿其他基地。这也意味着,在这一区域内的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的交通会被切断。 6.这一挫折将对我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对美国也一样。 7.在我们看来,英国决定派往马来亚的增援不过是杯水车薪,尤其是飞机方面,作战飞机更是少得可怜……少量增援几乎无济于事。说实话,英美政府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