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纪晓岚和他的时代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尚建国//李新永 |
出版社 | 中国青年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选取了一个全球的视角,描写纪晓岚带有传奇色彩的人生,也从一个侧面展现同时代的一个西方文人德国哲学家康德,进行了一番比较和展现。历史是一面特殊的放大镜,作品也描写同一时期的乾隆与华盛顿,凸显迥然不同的政治思维、制度设计,以及由此带来的国运浮沉。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导语 作者以纪晓岚学富五车却宦途坎坷的人生为棱镜,进一步描写时代之下的国运浮沉,令人掩卷深思。 通过中西文化思想巨匠的比较,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朝的碌碌为为、闭关自守,以及一干文臣干将的颟顸、昏庸,沉醉与无聊的天朝帝国之梦中。 精彩页 第一章 1724年(清雍正二年),在雄阔、苍茫、多慷慨悲歌之士的燕赵之地,即中国华北大平原的一个小村镇——直隶河间崔尔庄,一名据说是“猴精转世”的男婴的啼哭声,骤然撕破了中国北方的浩浩万里长空。伴随着洪亮哭声的弥散和扩展,一个小男婴降生在了一处人丁兴旺的大宅院里。 这个男婴,就是日后在清朝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人物——纪晓岚。 出身于耕读之家的纪晓岚,当年一生下来,就有许多奇异之处。譬如说,耳垂有穿痕,俨然像是戴过耳环;两只小脚,又白又尖,如同缠过足一般;出生之前,也有不少异兆,比如,一位高人那令人惊骇的预言,说是什么“兵部尚书”要来了,还有那什么红光频频闪现,火球倏忽坠落等等,不一而足。 然而,不管纪晓岚出生前后如何如何神异,如何如何诡秘,童年的纪晓岚都是活泼好动的,甚至是调皮淘气的。家中几案上摆放的一些食物,榛、粟、梨、枣等等,幼小的纪晓岚常常随手抓起来就往嘴里送,像个顽皮伶俐的小猴子似的贪吃,又贪玩,且还又透着些许的聪慧和机敏。 就在纪晓岚出生的这一年,即1724年,在地球的另一边,也有一个不同寻常的男孩呱呱坠地了,那就是德国哲学家康德。东、西方两个未来的伟大人物,竟十分巧合地诞生在了同一个年份。 孩提时代的纪晓岚,虽然淘气、调皮,像个爱动爱闹的小猴子似的,与此同时,他也表现出了对学习的深厚兴趣。纪家那聚族而居的大宅院里,私塾先生讲课的声音,还有学生们清清朗朗读书的声音,对童年的纪晓岚来说,是那么地美妙、悦耳和动听,犹如不可抗拒的巨大的磁铁一般,有着无比强烈的吸引力。 当时都还没有到开蒙读书的年龄呢,小小的纪晓岚就常常到私塾里悄然听老师授课,听学生背书。 纪晓岚年纪渐长,纪父正打算将他送入家族的私塾里念书,竟发生了一件极具轰动性的事情。 这一天,是华北大平原上的一个晴朗的日子,太阳十分温暖红润,悬挂在高远深邃的天际。私塾老师董老先生向纪晓岚的长兄提问,让他背诵并解说《论语·阳货》里的一段话。 纪晓岚的这位兄长纪晴湖仰头站立在课桌前,正有些发蒙,想必是在努力搜寻记忆,积极应对提问吧。不承想,在一旁瞟学的纪晓岚竟是脱口而出,朗声吟诵道: “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纪晓岚本来只是想给他的兄长纪晴湖提提词儿,说出前面的几个字,不料,一开口,就停不下来了,居然一口气就全都背诵了出来。 如此一来,纪晓岚不仅把自己吓了一大跳,更是把在场的所有人都吓了一大跳。尤其是董老先生,居然被吓得连他那长长的胡子都抖动了起来,像是被一阵狂风袭击了一般。 就这样,童年的纪晓岚在人生的起跑线上迈出了一大步。同样如此,出生于西方的、与纪晓岚同龄的康德,也是一个学习的好手,有着神童之称。尽管他们学习的内容、学习的目的和学习的方法大相径庭,但不论是东方的纪晓岚也好,还是西方的康德也罢,他们都可以说是他们那个时代的“学霸”。 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是纪氏家族读书外出做官的第一人。也就是说,纪容舒是纪氏家族“学而优则仕”的第一人。举人出身,曾在户部、刑部任职,也曾外放云南等地,担任过知府等官职。 纪父不仅是一位能干的官吏,更是一位学养丰沛深厚、卓有成就和建树、博闻强记的学者。 对纪父来说,小儿子纪晓岚的聪颖好学,当然是一件特别值得欣慰和庆幸的事情。纪父也希望小儿子纪晓岚将来能够承继他的衣钵,将之发扬光大,读书出仕,报效朝廷,报效国家,光耀门楣。 纪晓岚11岁那年离开家乡崔尔庄,来到北京,来到父亲的身边。当时,纪家在北京的府宅,就是现今的“纪晓岚纪念馆”。从此,纪晓岚“无一日离笔砚”,读书学习,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 当然,纪父对儿子纪晓岚的调教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且效果显著。纪父常常勉励和引导儿子,一方面鼓励他多读书,读好书,读圣贤之书;另一方面,纪父又态度鲜明、立场坚定地反对他死啃书本,埋首书斋,埋首故纸堆,皓首穷经,死读书,读死书。 纪父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儿子,要好好读书,要把书读活了,千万不能读死了。” 少年时代的纪晓岚,在父亲的教诲和引导下,知识学问日渐精进广博。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在这里需要额外指出的一点是,1727年(清雍正五年),也就是纪晓岚3岁、曹雪芹13岁的那一年,有着“抄家皇帝”称号的雍正,下令查抄了江宁织造曹家(曹雪芹祖上)的家产。 如果说,东方的纪晓岚的父亲是一位官员和学者的话,那么,西方的康德,他的父亲则是一个马鞍匠,同时还是一个信仰新教的虔信派(Pietismus)教徒。康德也同样是在其父亲的影响下逐渐成长起来的。 纪晓岚天生奇慧,才思敏捷。读书,过目不忘;为文,不假思索。在纪氏同族众多兄弟之中,是一个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显示出了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