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小说生活(毕飞宇张莉对话录)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毕飞宇//张莉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书评(媒体评论)
在我们的对话里面首先你会看到一个作为乡村
少年的毕飞宇怎样成长为这样一个优秀小说家的生
活经历。——张莉
我非常清楚,公共写作对于文学的写作有冲击
,最大的冲击是公众强化了写作的娱乐性。我一直
告诫自己,在娱乐年代,文学绝对不可以自我娱乐
,文学得有文学的衣着、谈吐和做派。最起码,我
心目中的文学是愿意承担启蒙意义的,失去了启蒙
意义,文学知识一个三流的娱乐产品,它的价值将
远远低于摇滚、选秀和电视剧。——毕飞宇
众多作家、读者阅后感动推荐!
有童鞋问我写作经验,给大家推荐人民文学出
版社 这本《小说生活》(《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
标准》),毕飞宇老师讲述他的写作历程,看了这
篇访谈才知道毕老师也教过书,难怪读着莫名感动
,掏心挖肝的把我知道的毫无保留教给你,这是过
去落下的职业病吧。——水木丁(作家)
“但同时我们也别忘了,我们的内心无论是冯
唐、张莉,还是我毕飞宇,内心都是有野兽的,内
心都是有狂野的东西。我说的意思是什么?内心的
野兽是有破坏欲望的。一方面我们面对这个金线,
但是我们生命力里面狂放不羁的力量也在鼓励我们
去跟它干一下。”最近在看这本书,获益颇多。—
—绿妖(作家)
看张莉和毕飞宇的对话《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
二标准》。有一段“语言的表达”,说到无论一样
东西多复杂,你都要想办法去表达。别人可以相信
“一切都在不言中”,你不能信,你要相信语言是
可以表达的,哪怕你表达得并不好。--这就是我用
写茶的原因。 ——桑格格(作家)
好的作家与好的评论家对话,是一场精神的交
锋,是电光火石,是火星撞地球,喜欢毕飞宇小说
的,都来看这篇对话,可以了解,毕飞宇是怎么成
为今天的毕飞宇的,哪些作家与作品,真正影响了
他!——林森(作家)
《小说生活》(《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
》)是一部真正的对话录,毕飞宇、张莉完全抛开
了世俗之见,没有长幼之分,没有任何顾虑,对方
在自己眼里就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而不是倾听者
。所以许多“冒犯庸常的感受和经验”的智慧的对
话,在《牙齿》中喷涌而出,绽放出来迷人的礼花
。——武歆(作家)
这本对话录出乎我预期的精采,内容繁杂却有
清楚的脉络,是小说家毕飞宇和青年评论家张莉的
对谈,阅读过程中有如小孩听大人谈话,不仅长见
识,还颇受启发。书中提到几位评论家——徐静亚
、李敬泽、王彬彬,提到几本刊物,像是《南方文
坛》,是我以前不知道的,听他们讲得如此引人入
胜,于是上网查询相关材料,发现一个又一个新天
地。——铅笔羊(网友)
如果我们了解自20世纪90年代“断裂”事件以
来作家与批评家之间愈趋“劣 态”的关系的话,那
么我们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毕飞宇和张莉对话的价值
。这是两个具有同等精神“景深”的主体之间的对
话,从那里隐隐地透露出一种本真的气 息,一种纯
然的精神力量。可以说,《牙齿》所体现出来的作
家与批评家之间的 善好又“对立”的关系、它的“
发现”与“照亮”功能、它阐释文学诸问题的多 维
度,都将重写我们对于“对话”这一文体的认知。
《牙齿》不仅是标注着作家 精神印记和使其创作行
为有迹可循的标本,也是表达我们时代文学观和批
评观的重要实践。——曹霞(南开大学教授)
读《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仿佛回到
19岁现代文学的课堂。张莉老师的提问极富学院色
彩,但丝毫没有让人痛恨的理论腔。批评家与作家
彼此照亮的同时也照亮读者。有深厚学养的批评家
担纲文字节目的主持人,作品中蕴含的思维的曲线
美格外夺目。最喜欢关于历史的脚手架与日常书写
部分的讨论,长识见。——张丽 (安徽淮北广播电
视台主持人)
目录
001 成长
043 经历
113 质地
167 阅读(一)
205 阅读(二)
279 写作历史
331 附录
373 后记
精彩页
1、屁股决定脑袋
张 莉 :在设想中,我们做的这个对话录首先是关于作家个人 成长的口述史,当然还有他文学世界的生成史、他小说作品的成长 史。我们第一部分就先谈作为一个人的成长吧。童年经历对一个作 家特别重要。我们先谈一下你小时候性格的形成,生活环境。
毕飞宇 :说起性格就不能不谈父母,这是很现实的一个事情。 我的父亲有点特殊,身世很迷离,他至今都不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究竟姓什么也不知道,很年轻的时候又受到了政治上的打击,这样 的人你不能指望他柔和,他几乎就不说话。父亲是家里的压力,所 以我很少在家里。除了辅导我学习,我们之间真正的对话并不多。 我们可以很好地交流已经是我做了父亲之后的事了。我的父亲对我 很放任,除了学习,别的就什么都不管了。他做事情很知识分子气,其实就是书呆子气,很笑人的。有一次,我做了出格的事,打了人, 他让我写了一份检查,站到人家的家门口去朗诵,还贴在人家的家 门口,这件事给我极其深刻的记忆。父亲大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的母亲是一个标准的乡村教师,师范学校毕业的,在那个时代的 乡村,属于“高级知识分子”了,师范学校的学科很杂,但主要是 音乐、体育、美术,什么都学,什么都会那么一点点,什么也不太好。 她能说会道,能唱能跳。我母亲很漂亮,性格外向,很活泼,还会 打篮球,这在乡村女性中间是很罕见的。如果不是因为她的出身, 我估计她是不会嫁给我父亲的。对我们这个家来说,母亲是重要的, 如果没有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能不能活到“文革”结束都是一个问题。 我的父亲和我都很感谢我的母亲。
张 莉:你觉得自己像父亲还是像母亲?
毕飞宇 :我一直觉得我和我的父母都有点像,有些分裂。你很 难说我像父亲或者说我像母亲。不过,我热爱运动一定是从母亲那 里遗传过来的,从会走路到现在,我没有离开过运动。这么说吧, 在人堆里头,我有点像母亲,到了独处的时候,我父亲的那一面就 出来了,在工作的时候,我可以很长时间不说话,好几天不说话都 是很正常的,一个人,闷在那里,好像和谁闹别扭了,其实,和谁 都没有别扭,我就这样。
张 莉:你父亲好像对理科或者天文什么很感兴趣?
毕飞宇 :他不是真的对那些感兴趣,他被打成右派以后,他自 己也会总结,他之所以这么倒霉,一是因为写,二是因为说,又写 又说,出问题了嘛,他就是因言获罪的。等他到乡下,他既不敢写, 也不敢说,没事干了,他对数学、物理的兴趣是这么来的。
张 莉 :你就在父母下放的地方出生的?
毕飞宇 :我们家不是下放的,是父亲出了严重问题,送到乡下 去的。我就在乡下出生了,一生下来环境就很好,农民哪有那么复 杂?不管政治的。我的母亲是教师,你帮着人家的孩子识字、识数, 人家就对你好,这是很简单的事,乡下人的逻辑就是这样简单。在 村子里,我的父母很受尊敬,他们把对我父母的尊敬转移到我的身 上来了,他们对我格外宽容。孩子其实很势利,他能感觉得到。因 为这个宽容,我也养成了一些坏毛病,身上有骄横的东西。孩子其 实很势利,不是他胆子大,是因为他知道,你做了什么都不会有严重的后果。
张 莉:犯了错没有惩罚。
毕飞宇 :没有的,一般的事情人家也不告状,在外面打架了,一看陈老师家的儿子,算了。在乡下,大多数乡亲不是看在我父亲 的脸面上,而是我母亲。我母亲的人缘极好,我犯错了,人家哪里 好意思到“陈老师”那里去告状。
张 莉:你 小时候做过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或者特别骄横的事?
毕飞宇 :过了十岁之后,我的情况开始不妙,越来越过分,时常有人来告状。
张 莉:比如拿弹弓把人打了?
毕飞宇 :主要是打人家的母鸡。我的弹弓主要是打鸟的,可是, 鸟太小,不过瘾,后来就打鸡。鸡可是农民的命根子,人家靠鸡蛋 生活呢。我做得最出格的一件事还不是打母鸡,是打玻璃,我们学 校的玻璃都是被我打碎的,用弹弓打玻璃是一件十分刺激的事,很 恐怖,主要是玻璃的破碎声很恐怖。回过头来说,人在少年时代是 有犯罪心理的,就喜欢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那时候我就喜欢听玻 璃被击碎的声音。我写过一个短篇小说,《白夜》,我写了一个坏孩 子,用弹弓把一个学校的所有的玻璃都打了,那个其实是我自己干 的。我的父母哪里能想到是我呢,夜里头我躺在床上,听他们在叹气, 我非常紧张,怕,但是也得意。
张 莉 :你这样说,我想起《平原》,那里的很多乡间儿童生 活应该就是亲身经历。也就是些孩子做的坏事。
毕飞宇 :从什么时候开始做大坏事的呢?就是村子里有了知青 之后,开始干大坏事了。
张 莉:什么算大坏事,那时多大?
毕飞宇 :十多岁吧,反正有知青了,我们一起偷东西。
张 莉:偷鸡,还是偷钱?
毕飞宇 :不是鸡,也不是钱,是吃的东西。我一般不是主犯, 主要是跟着。
张 莉:那知青也就是二十来岁。
毕飞宇 :我不大记得了,在视觉上,他们都是大人。你也知
导语
作家的写作经,读者的文学课
其来有自的《小说课》,原来都藏在这本书里
一场彼此照亮的美学之旅,一次相互激发的文学对谈
既是文学课堂,也是小说家的人生启示录
序言
这本书原先的书名叫《牙齿是检验生活的第二标准
》,书名是我起的。初版几个月之后,台湾九歌出版社
出版了它的繁体字版,书名叫《小说生活》。我想说的
是,《小说生活》这个书名起得好,既本分,也开阔。
我就想了,什么时候再版,我会把繁体字版的书名给挪
过来。
现在,这本书再版了,从今天起,这本书正式更名
《小说生活》。
201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打算出版我的文集,责任
编辑赵萍女士对我说,《毕飞宇文集》是九卷,给你再
加一本,做个整吧。她的意思是,附带着推出我一本谈
话录。那一年我才五十岁,老实说,这个年纪做谈话录
有点过分。可是,一听到“谈话录”这三个字,我蓬勃
的虚荣心就猖獗起来了,我哪里按得住,当即就答应了

等赵萍女士真的把张莉博士给请来的时候,我有些
蒙,准确地说,不知所措。我想起了老北京的一句话—
—这是什么话说的。我真的不知道“话”该从哪里“说
”。必须感谢张莉,作为一个严谨的学者,她的预备工
作做得扎扎实实,她把我的书稿通读了一遍,找出了许
许多多的“点”,然后,仔细详尽地做了一个谈话的提
纲。我非常清晰地记得,对话是在我家楼下的一家咖啡
馆进行的,因为张莉的缘故,我们的谈话异常顺利,—
—她把话题扯到哪里,我的话就跟到哪里。在许多时候
,我都产生了错觉,就觉得自己在“瞎说”,而事实上
,我并没有瞎说,张莉都把控着,该向左向左,该往右
往右,该刹车刹车,该踩油门就踩油门。就在第二天的
晚饭前,我们也谈了两天,张莉伸出了她的胳膊,关上
了她的录音笔,说:“一本书差不多了。”我很高兴,
只想着早一点撂挑子,回想起来,我的语气几近恬不知
耻了:“那我就什么都不管了哈。”张莉说:“行,你
就不用管了。”
当然,我还是管了一些。等张莉把文字稿给我的时
候,我吓了一跳,到处都是“口水”,“口水”要不得
,得管。对了,不少朋友看了书之后对我的口头表达能
力赞不绝口,老毕厉害啊,出口成章啊。在此,我郑重
地说一声,朋友们夸错了,我没有出口成章的能力,你
们读到的,只是“洁本”,我的口头表达能力不可能比
任何人高明。当然,不只是删,在某些重要的地方,我
也做了一些必备的补充。
我对这本书非常满意。但是,有一点我必须交代清
楚,对话就是对话,它和书斋里的写作有性质上的区别
。在对话的现场,或去了一趟卫生间,或服务员的突然
闯入,或接了一次电话,对话就中断了。我记不得我们
有过多少次的中断,我想说的是,这些“中断”给本书
带了一些遗憾。比方说,有关现代主义文学的部分,有
关文艺美学的部分,有关女性主义的部分,我们的深入
都不太够。说起来有点像笑话,我们这一代作家都是从
现代主义文学那里起步的,而张莉女士的博士方向就是
女性问题,可我们恰恰没能在这些地方好好地讨论。我
想,谈话的“中断”是原因之一,最大的原因也许还是
“灯下黑”,它反而成了我们的盲区了。
就在《牙齿是检验真理的第二标准》初版的时候,
我和张莉有过一次电话长谈,所谈的重点就是这本书的
不足。说起我们的盲区,我们都开心地笑了。张莉鼓励
我说,没关系没关系,等毕老你90岁了,我们再谈一次
,都补上。
这主意不错。那我就等着。我等着赵萍带着张莉再
一次来敲门。我想我会让她们俩在门口等会儿。九十岁
了,我想我更能装了,我得装上我的假牙。乘着口齿还
清晰,我想说——
感谢应红。感谢赵萍。感谢张莉。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
感谢这本书的读者朋友们。
2018年7月6日于南京龙江寓所
内容推荐
在畅销十五万册的《小说课》里,毕飞宇鞭辟入里地分析了中外短篇小说中的体格与筋骨,如果你也曾为那本书里发人深省的观点拍手叫好,那么你更不应该错过这本《小说生活》。这是小说家毕飞宇与批评家张莉一次极具激扬的文学对谈,他们从毕飞宇的童年开始谈起,从阅读到写作、从小说到电影,既是读者又是文字的试验者,你可以看到在真实与虚构的疆域里,一个小说家是如何真诚、热情地探索小说之道。
如果你正想成为一位小说家,那么你会看到一位小说家是如何勤奋地实践,有目的地规划,寻找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向。在毕飞宇看来:“叙述也好,描写也好,都是次要的,要紧的是,面对一大堆的芜杂,你得有‘小说的心’,有了小说的心,你的眼睛自然会动,哪些地方你是可以‘瞄’过去的,哪些地方你不能‘瞄’,必须‘看’。落实到小说里,那就是完全不一样的事情。”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3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