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推荐 《夏至之夜》收入的五篇小说作品,既各自成章,又互有关联,或呈现成长中的女孩细腻幽秘的心灵世界,或讲述乡村生活中朴素细微的美好情感,或表达对生活与命运的纯朴思考。作品笔触细腻,情感真挚,字里行间又饱含温情与诗意,表达了作者对童年、对故乡深深的怀恋之情。 作者简介 三三,本名王丽莹,1971年出生。山东德州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在海口市文联工作。2003年开始儿童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舞蹈课》、《我童年的秘密》等。曾获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第七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目录 夏至之夜 我一直想知道的那件事 哦,高唐 蒲公英之歌 去省城
导语 本书是三三最新创作的中短篇小说集。作品用细腻的笔触,体现出对少年心灵世界的深刻洞察。在对童年故事温暖而又从容不迫的叙述中,呈现出北方乡村生活中朴素细微的美好,同时也彰显了作者对生活与命运的纯净的思考。 精彩页 夏至之夜 那是一年当中白昼最长的一天。 疯玩了一天,我爬上床,刚要昏然睡去,却被父亲叫醒了。他让我去请接生婆王大娘,说母亲快要生了。 我睡得迷迷瞪瞪,嘴里不情愿地嘟哝着。昨天我已经去请过一次,可母亲的肚子雷声大、雨点小,害我和王大娘都白跑一趟。特别是王大娘,一双小脚走起路来东倒西歪,仿佛沿着一条不确定的路线前进,别说是黑灯瞎火的晚上,就是白天,也让旁人为她捏一把汗。况且,谁知道母亲这次是不是又谎报军情? 这时,从隔壁房间传来母亲哎哟、哎哟的呻吟声。那声音听上去和昨天一样,细听又有那么一点儿不同:好像比昨天大了许多,也痛苦了许多。 我揉着惺忪的睡眼,光脚在床底下摸索着找到鞋,趿拉着,外套都没来得及穿,一头就扎进了外面的夜色之中。 一出门,被晚风一吹,我立马就醒透了。外面夜凉如水,手臂沁上了一层凉意,心想着要不要回去穿件衣服,转念一想又算了,兴许跑一会儿就热了。 天空澄澈得像刚刚用清水洗过一样,圆盘般的月亮在云层中缓缓穿行。那是一轮油黄色的、进入这个夏天以来我第一次见到的满月。它周围薄云缭绕,如一匹绚烂无比的锦缎。 我踩着自己的影子,穿过窄而狭长的胡同。空气中还残留着一丝晚饭的香味,我闻出来那是炸咸鱼和锅巴饭。不知谁家这个时候还在刷锅,发出锅铲碰撞锅子的刮擦声。路旁的马厩里传来响亮的马打响鼻的声音。 走到胡同口,突然斜刺里冒出一个人,猛不丁一开口吓了我一跳:“丫头!天这么晚了,这是去哪儿呀?”不用眼睛看,光听声音我就知道,这是邻居家二婶。 二婶是我家西邻,人长得高头大马,说起话来快嘴快舌,嗓门儿也大,一开口就像敲响一面小铜锣。她喜欢每天拿个小马扎坐在门口做针线活儿,或者择菜,她会变着法子让路人停下来跟她聊上几句天,都是一些东家长、西家短的,不聊到做饭时辰决不罢休。 “我爸让我去喊王大娘。” “你妈要生了?”她咋咋呼呼地说道,声音之大几乎全村人都能听见。如果王大娘耳朵好使,也省得我跑这一趟了。 我嗯了一声,加快了步子。 看她手上挎了个篮子,我知道她要回娘家。二婶跟她婆婆处不来,平时有点儿好吃的,就想着往娘家送。她娘家跟王大娘住一条街上。如果这样的话,我可得要听她一路聒噪了。 二婶养了一院子的珍珠鸡,它们同她一样,聒噪得要命。逢上年节,二婶家就会宰一只。今天是夏至,她家又炖了鸡,鸡肉的香味隔着墙头飘了过来。正往锅里下面条的父亲也闻到了这香味,低声嘟哝道:“夏至吃什么鸡呀?‘冬至饺子夏至面’嘛!”父亲是个老派人,他信仰常理,捍卫一切沿袭下来的自然法则和习俗。 “但愿这一次是个儿子。”她说道。傻瓜都能听得出她语气里的无上满足和那种掩饰不住的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二婶很会生,一儿一女。她有老,有小,有儿,有女,有老公,所以被称为“全活人”。村里谁家办喜事必请她去,意为沾她点福气。她带领一帮女人铺床叠被,往婚床上撒枣、撒花生。整个婚礼,就听她一人高声大嗓地谈笑风生,风头简直盖过新娘子。 我母亲连生了两个丫头,这次能否扭转局面,就看她的运气了。我不知道父母有没有期待过男孩,在我和妹妹降生时,心底是否失落过,但父母对我们从未表现出一丝嫌弃,视每个女儿如珍宝。 “是不是特别想要个弟弟?” “都行!”我飞快地答道。我如果说是,那就意味着承认母亲的失败。作为女儿,捍卫自己的母亲是应尽的责任。 她咯咯地笑了。 P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