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研究 |
分类 | 经济金融-金融会计-金融 |
作者 | 高松 |
出版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高松,河北望都人,天津大学管理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与大连商品交易所共同培养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石家庄股权交易所党委委员、总裁,河北省“双创双服”金融顾问,河北省人大常委会经济专家。长期从事区域性股权市场、金融安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研究,曾在核心期刊发表文章数十篇。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区域性股权市场建立的背景 1.1.1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区域性股权市场产生的基础 1.1.2 企业转型、升级给区域性股权市场带来新的契机 1.1.3 扶植中小微企业发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1.1.4 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区域性股权市场转型升级 1.2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意义 1.2.1 调整国民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 1.2.2 “三去一降一补”政策的实施需要区域性股权市场助力 1.2.3 促进中小微企业全面发展需要区域性股权市场助力 1.3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历程 1.4 区域性股权市场发展现状 1.4.1 整体发展综述 1.4.2 成就总结 1.5 当前区域性股权市场面临的问题 1.5.1 政策难题 1.5.2 运营难题 1.5.3 风控难题 1.5.4 定位难题 第二章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及现状 2.1 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 2.1.1 市场概况 2.1.2 政策支持 2.1.3 业务介绍 2.2 深圳前海股权交易中心 2.2.1 简介 2.2.2 运作体系 2.2.3 商业模式 2.3 北京股权交易中心 2.4 齐鲁股权交易中心 2.5 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 2.6 石家庄股权交易所 2.7 大连股权交易中心 2.8 宁波股权交易中心 第三章 沪深交易所、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三者比较 3.1 简介 3.1.1 沪深证券交易所 3.1.2 新三板 3.1.3 区域性股权市场 3.2 中国的多层次资本市场 3.2.1 多层次资本市场 3.2.2 多层次资本市场构成 3.3 上市(挂牌)规则 3.3.1 主板、新三板、各区域性股权市场上市(挂牌)条件比较 3.3.2 总结 3.4 交易规则 3.4.1 主板市场交易规则 3.4.2 新三板交易条件 3.4.3 区域性股权市场交易条件 3.5 会员规则 3.5.1 会员制交易所和公司制交易所比较 3.5.2 主板、新三板、区域性股权市场会员条件比较 第四章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与发达国家(以美国为例) 场外交易市场的比较 4.1 发展变迁比较 4.1.1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发展变迁 4.1.2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发展变迁 4.2 监管制度比较 4.2.1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监管制度 4.2.2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制度 4.3 准入标准比较 4.3.1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准入标准 4.3.2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准入标准 4.4 交易方式比较 4.4.1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交易方式 4.4.2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交易方式 4.5 信息披露比较 4.5.1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信息披露 4.5.2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的信息披露 4.6 转板机制比较 4.6.1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转板机制 4.6.2 美国场外交易市场转板机制 第五章 监管 5.1 监管概述 5.1.1 监管含义 5.1.2 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管的必要性 5.1.3 监管理念 5.1.4 监管原则 5.2 监管的理论基础 5.3 主要国家和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5.3.1 场外交易市场的四种监管模式 5.3.2 美国、日本和中国地区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模式 5.4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体系 5.4.1 中国场外交易市场监管的历史回顾 5.4.2 中国区域市场监管体制现状 5.5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监管内容 5.5.1 区域性股权市场运营机构的自律监管 5.5.2 市场准入监管 5.5.3 市场行为监管 第六章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战略分析、定位及交易功能评价 6.1 战略分析及定位 6.1.1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战略分析 6.1.2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战略定位 6.2 交易功能评价 6.2.1 交易功能指标选取 6.2.2 矩阵的构建与运算 6.2.3 影响因子分析与指标评价体系的构建 第七章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展望 7.1 政策解读 7.1.1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塔基” 7.1.2 跨区经营将成为历史 7.1.3 区域性股权市场的产品 7.1.4 谁来做投资者 7.2 现存问题与解决路径 7.2.1 现存问题 7.2.2 解决路径 7.3 发展思考与政策建议 7.3.1 发展思考 7.3.2 政策建议 7.4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 7.4.1 实现与新三板的对接 7.4.2 定位于做服务中介和金融交易平台 7.4.3 新技术引领股权市场的未来 7.5 美国市场发展经验借鉴 7.6 小结 附录 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天津滨海柜台交易市场非上市股份公司股份转让平台持续 信息披露工作指引(试行) 案例一:资本市场助力企业转型发展的“霸州模式” 案例二:区域性股权市场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助推实体经济 发展的山东实践 中英文对照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中国区域性股权市场研究》第一次全方位系统地阐述了中国区域股权市场的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并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股权市场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股权市场比较研究、与交易所市场比较研究、区域性股权市场之间比较研究,分析出当前我国区域性股权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本书对区域性股权市场从业者、研究者及学生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材。选题较新颖,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该类书市场上的空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