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山地回忆芦花荡--白洋淀纪事(名著导读名家讲解版)(精) |
分类 | |
作者 | 孙犁 |
出版社 | 岳麓书社 |
下载 | |
简介 | 内容推荐 本书是孙犁创作的小说、散文结集,主要表现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冀中、冀西地区的斗争和生活,赞颂了他们热爱祖国、淳朴善良、机智勇敢等精神品质,深情讴歌了战争年代的人情美、人性美。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虽勾勒不多,但意境深远、明丽清新、朴素自然,具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鲜明的地方特色,被广为流传。该作品中恰当运用了大量鲜活、富有表现力和生命力的河北方言词语,给文章增色不少,也形成了作者独具特色的创作风格。 作者简介 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曾任教于冀中抗战学院和华北联大,在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当编辑。1944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学习和工作。1949年起主编《天津日报》的《文艺周刊》。曾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副主席等职。1930年开始发表作品。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篇小说《铁木前传》,短篇小说集《芦花荡》《荷花淀》,散文集《晚华集》《秀露集》等。 目录 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 荷花淀——白洋淀纪事之二 光荣 嘱咐 采蒲台 采蒲台的苇 芦苇 白洋淀边一次小斗争 渔民的生活 看护——在天津中西女中讲的少年革命故事 正月 小胜儿 秋千 山地回忆 吴召儿 村歌 蒿儿梁 浇园 种谷的人 纪念 “藏” 碡 丈夫 老胡的事 走出以后 邢兰 家庭 齐满花 张秋阁 王香菊 香菊的母亲 曹蜜田和李素忍 “帅府”巡礼 织席记 新安游记 山里的春天 战士 投宿 女人们(三篇) 识字班 序言 孙犁,原名孙树勋,1913年生于河北衡水安平县, 2002年7月在天津去世。在中国现代作家中,他属较年轻的 一代,1940年代中期在解放区成名。 孙犁生于河北农村,父亲经商,家属小康,因此受到 良好教育,中学就读于华北地区有名的私立中学保定育德 中学。中学时期,孙犁便显露了文学天赋,在校刊上发表 过创作,然而,父亲为他安排的人生,是在北平谋得邮政 局职员一类的安稳工作。1933年,孙犁高中毕业,在北平 市政机关和小学校做过几年职员,1936年在保定安新县同 口镇小学教书。七七事变后,华北沦陷,孙犁失业。1938 年,他在好友陈乔、李之琏的影响下,参加了吕正操领导 的人民自卫队(后整编为八路军第三纵队兼冀中军区), 做宣传干事。这个时期,孙犁的文学才华有了展露的机会 ,编写过《民族革命战争与戏剧》《现实主义文学论》《 鲁迅论》等文艺论著,编辑了中外诗歌选集《海燕之歌》 ,并参与编辑大型纪实文学集《冀中一日》。1944年,孙 犁被派往延安,次年在《解放日报》发表了包括《荷花淀 》在内的几篇短篇小说,一时声誉鹊起,遂由战士改吃小 灶(干部待遇),并成为延安鲁艺(鲁迅艺术学院,1938 年成立)教员。 1949年后,孙犁一直在《天津日报》任编辑,发表了 大量散文,而小说创作也断断续续持续至60年代初,完成 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和中篇小说《铁木前传》。1966 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孙犁作为“老干部”兼作家被抄 家、关牛棚,在监督劳动过程中,屡次萌生自杀之意。70 年代初,他被“落实政策”,抄走的书籍如数返还。随后 近十年,孙犁闭门读书,“读所有的书”:“圣贤传道的 书,星象占卜的书,农耕授时的书,牛羊牧畜的书”,却 不再读“大言欺人、妖言惑众的书”(孙犁诗《希望—— 七十自寿》)。这十年读书,使孙犁的思想和语言得到升 华。其间,他每日的功课之一,是用旧纸包装和修补劫后 余生的书籍,随手在书皮纸上记下随想、感言,短则数十 字,长则近千字。这些写在书皮上的文字,后来被辑录出 版,就是脍炙人口的《书衣文录》。 1977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孙犁复出文坛,创作风 格已然大变,不再是从前那种单纯轻柔的抒情,文字变得 沉郁、沧桑,大受读者青睐。1977年至1995年,孙犁发表 了大量随笔和杂论,结集为《耕堂杂录》《耕堂读书记》 《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书林秋草 》《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 》《曲终集》等,逾一百万字,为中国当代文学贡献了一 批精品散文。对此现象,学术界有“新孙犁”和“老孙犁 ”的说法,讨论他前后两个时期凤凰涅槃一般的蜕变。 《白洋淀纪事》,属于“老孙犁”即孙犁前期的创作 ,1958年由康濯编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包含了孙犁 1939年至50年代初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和散文、特写共计58 篇,其中中短篇小说28篇,散文、特写30篇,汇集了孙犁 前期创作的代表作。这个集子目前有几种版本:1962年印 第2版,孙犁对篇目略有调整;2000年该书入选“百年百部 优秀中国文学图书”,增补了《琴和箫》等40年代创作的 小说及若干60年代初创作的散文,这是第3版;2010年印第 4版。而岳麓书社的这版《山地回忆·芦花荡——白洋淀纪 事》,是在1958年初《白洋淀纪事》版本基础上选编的, 共40篇。 《山地回忆·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以抗战和土地 改革两个时期孙犁所经历的生活为素材,描写了抗战时期 华北平原的风貌及土地改革时期的乡村生活,赞美了质朴 、善良、乐观和富于牺牲精神的人类品质,表达了孙犁对 乡土和人民的热爱之情。 《山地回忆·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中,小说和散 文大致各占一半,但这两种文体,区分并不明显。小说作 为文体,首先要讲故事,要有情节。而孙犁的小说,尤其 是短篇,恰恰大多数并没有故事,也没有完整的情节,常 常只是一些生活现象或印象的记录,更像“琐记…‘随笔 ”“人物特写”。著名学者、孙犁研究专家郭志刚先生曾 指出,《白洋淀纪事》中的小说,“大多数没有紧张的戏 剧冲突和曲折的故事情节,它们就像白洋淀里的荷花和冀 中平原上的庄稼那样,以清香、美丽的花实和新鲜、活脱 的气息吸引着读者”。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情节是 淡化的,人物形象是单纯的、写意的。小说一开始,写水 生嫂月下织席的场景,将人们带入了一个诗的意境中。月 下织席的水生嫂,既是质朴可感的普通农家妇女,又有几 分缥缈若仙的轻灵美感,那一派由月光之皎洁、秋水之静 穆、苇眉子之柔顺、荷叶荷花之清芬所构成的超绝意境, 使女性的纯洁、宁静、深沉、温柔、优美尽在不言中。《 荷花淀》没有讲述什么故事,却营造了一个清新优美、淡 远隽永的意境,表现了人间生活的美,人情和人性的美。 孙犁以一颗纯真的充满爱的心灵,敏锐地捕捉着平凡 生活中的善与美。《女人们》中的三个“故事”,实际上 都是速写。其中的《红棉袄》,记述一个普普通通的事件 :“我”与害疟疾的小战士顾林借宿在一个农户家里,顾 林衣裳单薄,疟疾发作,冷得厉害,没有什么可以御寒, 姑娘便将她身上的红棉袄脱下给顾林盖上。就是姑娘这一 个举动,引起了“我”的感动与联想: ……我来不及惊异,我只是把那满留着姑娘的体温的 棉袄替顾林盖上,我只觉得身边这女人的动作,是幼年自 己病倒了时,服侍自己的妈妈和姐姐有过的。 叙述者(作者)对姑娘这一小小举动的诗意的感觉与 联想,正是将平淡的叙述升华为艺术的点睛之笔。 《吴召儿》中,女孩吴召儿带领一队战士前往神仙山 。她是向导,在前面带路,战士们在后跟随。山路崎岖, 不断攀登,不曾发生一点引人关注的事。然而,使平淡的 记叙流动诗意的,是作者真纯的眼睛“发现”的美: ……她爬得很快,走一截就坐在石头上望着我们笑, 像是在这乱石山中,突然开出一朵红花,浮起一片彩云来 。 孙犁的短篇小说流于“琐记”,但几乎都是因了这诗 的意象而“点铁成金”。 孙犁小说的诗意,也来源于他对女性美的赞赏与描绘 。他不止一次说过,女性身上,更集中体现了人类的美好 品质。这有点像贾宝玉。《山地回忆·芦花荡——白洋淀 纪事》中写得最多的,是年轻的女性,无论是《荷花淀》 《嘱咐》中的水生嫂,《吴召儿》中的带路女孩儿,《“ 藏”》中的少妇浅花,《碑》中的少女小菊,还是以土地 革命为背景的《村歌》中的双眉、《秋千》中的大绢,这 些女子性格各异,却无不具有单纯、善良和美好的品性, 她们成为孙犁诗意感受的来源,化成孙犁笔下美的意象。 孙犁前期的小说几乎都是有关战争的,但他的笔触往 往远离战争的风云,而是悉心捕捉战地一角悄然开放的野 花、硝烟散尽后美丽的蓝天与白云。他关注的不是战争本 身,不是“事件”,而是战争中更显美丽的人性,以及人 们在动荡生活中所保持的对生活的热爱。 在日寇残酷的扫荡刚刚过去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关注 的不是血与眼泪,而是特别注意到“毡帽”“破棉鞋”遮 蔽下的“浅蓝的时样的鞋”和“墨黑柔软的长发”等女性 特有的柔媚,这种对美的敏感,只属于热爱生活、耽于审 美的浪漫心灵。 《碑》写了滹沱河边的一家三口:赵老金,他的老伴 ,他的十六七岁的女儿小菊。小菊像含苞待放的花朵,恬 静清纯,热情伶俐。她成熟的青春正随时间在流动,心中 隐藏着一个朦胧的秘密:她暗恋着八路军连长老李。一天 深夜,老李带着一群战士匆匆来临,又匆匆离去。就在这 个晚上的残酷战斗中,老李和十几个战士牺牲在河中。这 一个冬天,赵老金天天到河中撒网,试图打捞英雄的尸体 。小菊“一刻不停地织着自己的布”,拼命想排解内心的 悲痛—— 有时她到岸上去叫爹吃饭,在傍晚的阳光里,她望着 水发一会呆,她觉得她的心里也有一股东西流走了。 现实的悲剧,在小说中化成了一缕淡淡的忧伤,痛苦 升华成了艺术美: 孙犁的小说,无论是在人物的描写上,还是在语言的 使用上,都体现出一种单纯明丽的作风—— 孩子睡着了,睡得是那么安静,那呼吸就像泉水在春 天的阳光里冒起的小水泡,愉快地升起,又幸福地降落。 (《嘱咐》) 《山地回忆·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中,处处可见 这种单纯优美的文字,体现了作家孙犁对诗意和“美”的 不倦追求。 杨联芬 导语 本书以抗战和土地改革两个时期孙犁所经历的生活为素材,描写了抗战时期华北平原的风貌及土地改革时期的乡村生活,赞美了质朴、善良、乐观和富于牺牲精神的人类品质,表达了孙犁对乡土和人民的热爱之情。书中,小说和散文大致各占一半。 精彩页 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漂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也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 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一天夜里,老头子从东边很远的地方回来。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老头子载了两个女孩子回来。孩子们在炮火里滚了一个多月,都发着疟子,昨天跑到这里来找队伍,想在苇塘里休息休息,打打针。 老头子很喜欢这两个孩子:大的叫大菱,小的叫二菱。把她们接上船,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他说: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 孩子们在炮火里一直没安静过,神经紧张得很。一点轻微的声音,闭上的眼就又睁开了。现在又是到了这么一个新鲜的地方,有水有船,荡悠悠的,夜晚的风吹得长期发烧的脸也清爽多了,就更睡不着。 眼前的环境好像是一个梦。在敌人的炮火里滚打,在高粱地里淋着雨过夜,一晚上不知道要过几条汽车路,爬几道沟。发高烧和打寒噤的时候,孩子们也没停下来。一心想:找队伍去呀,找到队伍就好了! 这是冀中区的女孩子,大的不过十五,小的才十三。她俩在家乡的道路上行军,眼望着天边的北斗。她俩看着初夏的小麦黄梢,看着中秋的高粱晒米。雁在她们的头顶往南飞去,不久又向北飞来。她们长大成人了。 小女孩子趴在船边,用两只小手淘着水玩。发烧的手浸在清凉的水里很舒服,她随手就舀了一把泼在脸上,那脸涂着厚厚的泥和汗。她痛痛快快地洗起来,连那短短的头发。大些的轻声吆喝她: “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呵,还这么爱干净!” 小女孩子抬起头来,望一望老头子,笑着说: “洗一洗就精神了!” 老头子说: “不怕,洗一洗吧,多么俊的一个孩子呀!” 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老头子说: “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见我们。” 他蹲下去,撑着船往北绕了一绕。黄色的光仍然向四下里探照,一下照在水面上,一下又照到远处的树林里去了。 老头子小声说: “不要说话,要过封锁线了!” 小船无声地,但是飞快地前进。当小船和那黑乎乎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两个女孩子的脸照得雪白,紧接着就扫射过一梭机枪。 老头子叫了一声“趴下”,一抽身就跳进水里去,踏着水用两手推着小船前进。大女孩子把小女孩子抱在怀里,倒在船底上,用身子遮盖了她。 子弹吱吱地从她们的船边钻到水里去,有的一见水就爆炸了。。一 大女孩子负了伤,虽说她没有叫一声也没有哼一声,可是胳膊没有了力量,再也搂不住那个小的,她翻了下去。那小的觉得有一股热热的东西流到自己脸上来,连忙爬起来,把大的抱在自己怀里,带着哭声向老头子喊: “她挂花了!” 老头子没听见,拼命地往前推着船,还是柔和地说: “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她挂了花!” “谁?”老头子的身体往上蹿了一蹿,随着,那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他用手扒着船尾,跟着浮了几步,才又拼命地往前推了一把。 她们已经离苇塘很近。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可是他到底用篙拨开外面一层芦苇,找到了那窄窄的入口。 一钻进苇塘,他就放下篙,扶起那大女孩子的头。 P1-3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