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唐廉相陆贽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秦勇
出版社 华文出版社
下载
简介
作者简介
秦勇,重庆作家、青年书画家,毕业于西南大学。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重庆作协全委委员、重庆书协会员,迄今在《散文选刊》《大公报》《思维与智慧》等刊物发表作品千余件,著有散文集《橘香流过三峡》、诗集《情不自禁》等;《重庆轻轨》等书画作品屡在全国及省市入展,音乐作品《背影》获第七届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被媒体称作诗书画三栖作家;潜心十年精研中唐历史,著成此部长篇,写透陆贽政治智慧、为官哲学和崇高政德。
目录
第一章 华亭鹤唳
第二章 江东望族
第三章 乱世秣马
第四章 特立不群
第五章 苏州际遇
第六章 崇论闳议
第七章 莫逆相知
第八章 乡试鹿鸣
第九章 麻衣如雪
第十章 鸿渐之仪
第十一章 进士及第
第十二章 计日飞鸣
第十三章 博学宏词
第十四章 潜龙勿用
第十五章 洞房花烛
第十六章 初仕郑县
第十七章 东归省母
第十八章 忘年之契
第十九章 渭南主簿
第二十章 监察御史
第二十一章 亮剑藩镇
第二十二章 四王二帝
第二十三章 泾原兵变
第二十四章 血战奉天
第二十五章 多难兴邦
第二十六章 罪己诏书
第二十七章 逼上梁州
第二十八章 克复长安
第二十九章 王者归来
第三十章 中书舍人
第三十一章 平凉劫盟
第三十二章 北结回纥
第三十三章 丁忧洛阳
第三十四章 龙虎榜单
第三十五章 陆窦角逐
第三十六章 首席宰相
第三十七章 清慎太过
第三十八章 均节赋税
第三十九章 治军强国
第四十章 薰莸同器
第四十一章 核才取吏
第四十二章 步步惊心
第四十三章 劣币逐良
第四十四章 别驾忠州
第四十五章 良相良医
第四十六章 鹤唳长江
附录一
附录二
精彩页
天宝十三载(754年)秋,江淮稻熟,天朗气清。
嘉兴城南的西南湖,轻烟拂渚,碧波潋滟,接天的莲叶里,新结的莲蓬随风摇曳。湖畔绿树葱茏,商贾林立,游人穿行来往,孩童嬉戏玩耍,江南庶地还依然沉浸在开元盛世的河清海晏里。
夕阳西下,一抹殷红的晚霞洒在西南湖上,掩映于花树绿荫丛的一座四角亭阁光亮鲜艳,沐浴在一片金色的余晖之中。
这座亭子依水而建,造型别致,黛瓦朱柱,花梁漏窗,四个飞檐的翘角各自停立一只展翅欲飞的仙鹤,好似瞬间就要冲向那湛蓝的天空。亭子正梁当中的匾额题写着“华亭”二字,两旁亭柱上悬挂着一幅木刻楹联:“清风明月华亭鹤,翰墨丹青平复帖。”
华亭入翠微,秋日乱清晖。这“华亭”倒是有些来历。
公元303年,西晋后将军、河北大都督陆机奉成都王司马颖之命,率20万大军讨伐挟持惠帝的长沙王司马义,在鹿苑之战中不幸兵败七里涧,受宦官孟玖的诬陷谗言,被诛杀于嘉兴东境一处白鹤群的常栖之地——华亭。
临刑时,这位“少有奇才,文章冠世”的大都督脱去战袍,衣袂飘飘,仰天而长叹:“华亭鹤鸣,岂可复闻乎?”
“华亭的鹤鸣声,哪能再次听到啊!”陆机被斩死,时年43岁。
那时,华亭大雾弥合,山泽苍然,大风折断树木,平地积雪一尺余厚,栖聚于华亭的千万只白鹤腾空而起,霎时冲烟而飞鸣,唳嘹云端三日不绝,吴地士卒啕哭,百姓怨声载道。
陆氏宗族于是在嘉兴西南湖畔建此“华亭”,纪念这位志匡世难、怀才不遇的“太康之英”。
此时,在离华亭不远的人群中,一位身着月白道衣的道士缓步而行,他身材高长,发髻头顶,手提布囊,步履轻微,看上去好似远道赶路而来,却又独自慢赏着这一湖别致的风景,夕阳照着他风度飘逸的身影,半明半暗间,犹见一张峻朗而白皙的脸。
突然,西南湖掠过一阵狂风,几声高亢的鹤鸣划破夕阳的宁静,响彻云霄。道士停下脚步,循声望去,只见一只硕大的白鹤掠过西南湖,朝着斑斓的晚霞远远飞去……
“神了,神了!”四周的人群开始躁动起来,很多人驻足仰望着天空,用手指着华亭的亭角议论纷纷。
“华亭檐上的白鹤成仙了,变成了真的白鹤。”道士向周围的人一打听,有人说那华亭角上的白鹤飞走了。
道士挽起衣袖擦了擦眼睛,再次凝望那华亭,只见华亭的飞檐处,一角空空如也,只剩三只白鹤静默着。他收回目光,朝着鹤鸣消失的方向望去,北方的天边罕见地刷满如血的残霞,残霞在白云间游动,游动成一只巨大的鹤鸟……
道士提起右手掐指一番,霎时脸色一颤,喃喃而道:“长空鹤唳,草木皆兵,天下殆哉,岌岌乎?”
“华亭鹤唳,难道陆氏士族,又将出一位鹤鸣之士?”道士又提起右手反复掐指,又放下手中包裹,迅速取出一本《周易》翻开,口中喃喃道:“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
道士合上书,神情欣然地仰天而呼:“鹤鸣九皋,声闻于天,我巍巍大唐,鹤鸣之士不绝,江山社稷不绝啊!”
道士正是从长安太清宫而来的吴善经,专程到江南拜访昔日好友张志和,约定纵论道家经义。
P1-3
导语
本书是第一部以廉相陆贽为主角的长篇历史小说,以陆贽文韬武略、跌宕起伏的人生命运为架构,以深度的政治视角、深刻的人物刻画、深邃的散文笔法,讲述陆贽民为邦本、得众得国,均节赋税、养人资国,择将放权、足食强兵,求才贵广、考课贵精等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人才思想,全方位再现陆贽“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的政治命运和跌宕人生。
序言
又闻大唐最清亮的鹤声
王觉仁
我曾在《血腥的盛唐》第七卷写过一章“贤明宰相与
糊涂天子”。
这个贤明宰相就是陆贽。
没想到,陆贽安息重庆忠州翠屏山1213年后,生于斯
长于斯的青年作家秦勇呕心沥血,写下洋洋洒洒三十五万
字,全景式呈现这位千古名相的生命辉煌,并推诚相请我
为这部力作写个序。
于此,我既惊喜,又惶恐。
惊喜的是,这位中唐时期最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政论家、军事家、外交家,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沉默了太久
太久,太需要一个人来浓墨重彩地写写他。
惶恐的是,陆贽作品之序可非常人能写。唐贞元年间
,所撰《唐赠兵部尚书宣公陆贽翰苑集序》者,就是三知
贡举的中唐著名文学家、宰相权德舆;雍正年间,重臣年
羹尧编撰了一套12厚册24卷的《陆宣公全集》,雍正皇帝
主动为书作序,并以朱墨套印龙纹御制序……所以,我作
为一位研究大唐历史的作家,给这部作品作序得用心、用
情。
捧读此书,倏然让我穿越了时空,恍见陆贽化羽成鹤
,一声声清亮而高吭的鹤鸣,划破长空,响彻九皋,震颤
我的心魂。
或许,这正是作家秦勇想要的感觉。
在秦勇笔下,陆贽(754—805)就是高翔于大唐半个
世纪的一只鹤。他在“华亭鹤唳”中出生,特立不群,以
出尘之资,奋志于寥廓。他年仅18岁便登第进士,又中博
学宏词,俊逸出群而“计日飞呜”。
不料泾原兵变,长安沦陷,大唐几欲倾覆,陆贽随唐
德宗避难梁州,展翅咯血,差一点就没能飞过秦岭雪山。
在血流成河的奉天保卫战中,他身中利箭,从连天烽火间
涅槃重生。在权知贡举的春闱中,他引吭高歌,创造了百
鹤翔集的“龙虎榜”。当中书门下“政事堂”前的香樟上
飞来一只黄鹤,38岁的陆贽位极人臣、入阁拜相,登上权
力巅峰。
其迹如鹤的陆贽,最终在纲纪废弛的历史困局中,在
危机四伏的宦海浮沉中,在暴风骤雨般的谗邪中铩羽而坠
,鹤唳大江,归逝云鹤观。
“昔人已乘黄鹤去。”但留下了一个伟大的“三不朽
”名相。
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
”。有人说,我国历史上能做到三不朽只有两个半,孔子
、王阳明和曾国藩。其实,我认为至少是三个半,孔子、
陆贽、王阳明和曾国藩。
《春秋左传》诠释为“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
,“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
理足可传”。若是以此为观,陆贽三点都做到了。
陆贽出生次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铁骑倾巢南下,
唐玄宗仓皇亡奔蜀地,一个歌舞升平的煌煌盛世就此崩坍
。生不逢时的“陆九”少年丧父,家道中落,却是“颇勤
儒术,特立不群”。“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传统儒家
思想从小就深深地扎入他的骨髓。
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陆贽一次次进谏
唐德宗,“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则得国,失众则
失国”……在陆贽看来,人君立国,以民为本,治平天下
,关键在人心向背。就是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贞元八年(792年),河南、河北、江、淮、荆、襄等
四十州洪涝成灾,陆贽进言唐德宗:“舟即君道,水即人
情,舟顺水之道乃浮,违则没,君得人情乃固,失则危。
”第一时间赈救灾民,抚恤贫民。贞元十年(794年),京
畿及同、华等州发生特大地震,陆贽立即起草颁布《赐京
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恢复义仓,调节物
价,备荒赈恤,在全国大力实施他提出的“均节赋税恤百
姓六条”。
陆贽卸任郑县尉东归省母,寿州刺史张镒与他结为忘
年之交,告辞时赠钱千贯“请作为太夫人一日饭食之费”
,陆贽只收下一串茶叶。陆贽母丧解职,丁忧洛阳,各地
藩镇、官员厚赠赙仪和馈响百万,他皆一无所取,亲友韦
皋置遗帮扶也都“奏而受之”。位极首相后,陆贽更是刚
正律己,两袖清风,唐德宗让顾少连转告陆贽说:“卿清
慎太过!诸道馈遗,一皆拒绝,恐事情不通,如鞭靴之类
,受亦无伤。”
面对糊涂天子“鼓励宰相受贿”,陆贽直言上奏:“
贿道一开,辗转滋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
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他甚至犯颜进谏唐德宗宽息征徭,省察冤滥,用度有节
,躬行俭约,罢除天子私用的“琼林”“大盈”二库。
此为立德也。
建中四年(783年),朱泚僭越称帝,“海内波摇,兆
庶云扰”,陆贽扈从舆驾播迁奉天,参赞机要,诏书旁午
,洒翰即成,实务“内相”。在人心惊疑、大厦将倾时,
陆贽建议唐德宗“痛自引咎,以感人心,不吝改过,以言
谢天下”,起草颁布了历史上最为出名的《罪己诏》。
一纸诏书日行五百里,宛如千军万马,令十万叛军心
惊胆寒,令天下“武夫悍卒,无不挥泪感泣”。陆贽与李
晟、马燧、珲域等运筹帷幄,浴血共战,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于将倾,立下再造社稷之功。
思想家王夫之有言:“唐室为之再安,皆敬舆悟主之
功也。”可以说,没有陆贽,危如累卵的李唐王朝从此就
灭亡了。
面对藩镇拥兵割据、尾大不掉的乱局,陆贽汲取贾谊
《治安策》加强皇权集权的政治思想,提出“立国之权,
居重驭轻”“修偏废之柄以靖人。复倒持之权以固国”的
削藩方针,巩固皇权,剪除凶逆,平定了席卷大半个帝国
的“四王二帝之乱”。
在军事上,陆贽改革将士轮番防秋制,实施“边蓄既
富、边备自修”的足食备边战略,贮积军粮,戍边筑城,
与西川节度使韦皋强强联手,建立“守则固,战则强”的
边疆防御体系。在经济上,陆贽改革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首次提出“量入为出”“养人资国”的财政思想,限
制土地兼并,实行轻徭薄赋,缩小贫富悬绝,使“贫弱不
至竭涸,富厚不至奢淫”。在外交上,陆贽主张“北结回
纥、南接南诏、西结大食天竺,以困吐蕃”,三番起草《
赐吐蕃宰相尚结赞书》《与回纥可汗书》,力图“不用中
国之兵使吐蕃自困”;在人事上,陆贽提出“求才贵广,
考课贵精”的选官用人思想,以“四赋经财实,五术省风
俗,五要简官事,六德保罢瘵,八计听吏治”。在他主持
的科举考试中,韩愈、李绛、崔群、欧阳詹、李观等23人
登第,时称“龙虎榜”,誉为“天下第一”。
此为立功也。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德宗驾崩,顺宗李诵即位
,急诏陆贽复相,“诏未至而贽卒”,李诵仰天恸哭,追
赠陆贽兵部尚书,谥号“宣”。
一代贤相虽如巨星奄然坠落,但留下了一部皇皇巨著
《翰苑集》,其制诰10卷85篇,奏草7卷32篇,中书奏议7
卷24篇,共141篇。“尚德者,教化之所先;求贤者,邦家
之大本”“理或生乱,乱或资理,有以无难而失守,有以
多难而兴邦”“王者蓄威以昭德,偏废则危;居重以驭轻
,倒持则悖”“人事治而天降乱,未之有也;人事乱而天
降康,亦未之有也”“广咨访之路,开谏诤之门,通雍郁
之情,宏采拔之道”“夫居安而骄,恃理而怠,骄则纵肆
其奢欲,怠则厌恶于忠言”……
一句句公忠体国、治国安邦的警世名言,深切著明,
足为万世龟鉴者,昭昭然与金石不朽,彰显着一代贤相“
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的人格力量,闪烁着超迈
高洁、清明透亮的政治智慧,一道道灿烂的光芒瞬间擦亮
我们回望历史的目光。
陆贽另有诗文别集15卷,久佚失传。但从《全唐诗》
留下的《赋得御园芳草》《晓过南宫闻太常清乐》《禁中
春松》3首诗,《全唐文》所载的《东郊朝日赋》《月临镜
湖赋》《鸿渐赋》等7篇文赋,我们见识到了这位大唐文学
家“榷古扬今,雄文藻思”的笔底波澜和绝世才华。
单说陆贽所著50卷《陆氏集验方》,炳炳如丹,足以
流芳百世了。
此为立言也。
“上以格君心之非,下以通天下之志”,陆贽的“立
德、立功、立言”,得到了历代帝王将相和历史文化名人
的推崇。
苏东坡一生崇拜陆贽,赞其“才本王佐,学为帝师”
。司马光于《资治通鉴》引用陆贽奏疏39篇,无人能及。
乾隆皇帝为陆贽御赐“内相经纶”横匾。日本天皇称陆贽
为“圣哲中的圣哲”。朝鲜国王讲,《陆贽奏议》可以维
持三百年气运,熟读得力,“可以为文章,可以做事业。
”2015年9月11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陆贽的清廉政德,
一代贤相成为“立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学
习楷模。
传记小说,事事皆实,则失于平庸;事事皆虚,则过
于诞妄。作家秦勇力求实者贯虚,虚中见实,以独到的政
治视角,惊心的故事情节,深邃的散文笔法,将陆贽“立
德、立功、立言”三不朽,融进唐德宗时代血雨腥风的重
大历史事件中,融进主人翁跌宕起伏的官场命运中,融进
大明宫险象环生的朝廷权争中……尤其是写到唐德宗将陆
贽“冷藏”忠州,植入太子李诵与舒王李谊、后宫韦贤妃
、宦官窦文场集团的“夺嫡”阴谋之中,简直让我恍然大
悟,拍案叫绝!
翻开这第一部以陆贽为主角的传记式历史小说,去倾
听回荡在大唐王朝里那一声声清亮、高吭的鹤声。
掩卷沉思,让我痛心扼腕的是,陆贽卒时仅仅五十二
岁。若是陆贽身体健朗,复相悟主,大唐复兴的“贞元之
治”方可得矣!
于此,愿天下读者,健康,平安!是为序。
内容推荐
建中四年(783年),长安爆发“泾原兵变”,唐德宗逃奔奉天,历史好似重蹈“安史之乱”……翰林学士陆贽扈从唐德宗,力挽狂澜,克复长安,一封《罪己诏》,何以平叛“四王二帝之乱”?一代“救时内相”,何以再造大唐江山社稷?
他以兵部侍郎出任知贡举,通榜取士,拔擢韩愈、李绛、欧阳詹、刘禹锡等天下俊杰,缔造了科举史上的“龙虎榜”;他三十八岁出任宰相,襟怀苍生,犯颜格君,改革图治,开启“贞元中兴”的帝国气运……然而,“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吾所学”的一代名相,又何以角逐宰相窦参、奸臣裴延龄、宦官窦文场的权谋之争?何以身陷舒王李谊集团与太子李诵集团的皇位之争?
他被唐德宗贬至忠州“冷冻”十年,是畏其与西川节度使韦皋联手制衡天下?还是特意冷藏这位“大唐伟器”,辅佐未来继任天子的中风太子?
这部迄今唯一一部以陆贽为主角的长篇历史小说,以深度的政治视角、洞微的史家笔法,全景再现一代政治家、文学家、政论家文韬武略、公忠体国、清廉为民的传奇人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7: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