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毕生所著的《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皇帝,迄于汉武帝,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历史的纪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叙事简炼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语言朴素凝练,庄谐有致,被称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精编史记(无障碍阅读)(精)/典藏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西汉)司马迁 |
出版社 | 万卷出版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作者简介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是我国西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史学家。毕生所著的《史记》,记事起于传说的皇帝,迄于汉武帝,共计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多万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既是历史的纪实,又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史记》的叙事简炼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的场景描写,大大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语言朴素凝练,庄谐有致,被称为“古文”的最高成就。 目录 五帝本纪 周本纪 秦始皇本纪 项羽本纪 高祖本纪 孔子世家 陈涉世家 留侯世家 孙子吴起列传 老子韩非列传 商君列传 廉颇蔺相如列传 淮阴侯列传 李将军列传 精彩页 五帝本纪 【原文】 黄帝①者,少典②之子,姓公孙,名日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③,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轩辕之时,神农氏④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⑤,诸侯成来宾从。而蚩尤⑥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成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蓺五种⑦。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躯⑧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成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 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⑨,合符⑩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⑾。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官名皆以云命。为云师。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万国和,而鬼神山川封禅与为多焉。获宝鼎,迎日推笑⑿。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顺天地之纪,幽明之占,死生之说,存亡之难。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旁罗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 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⒀。 黄帝居轩辕之丘⒁,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日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注释】 ①黄帝:相传在黄河上游地区生活的姬姓部族的首领,华夏族形成之后被奉为“人文初祖”,与炎帝并称“炎黄”。 ②少典:古时候的部落名称。 ③徇齐:这里是恭谨有礼之意。 ④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部族首领,以善于耕植、精通医药闻名于世。 ⑤享:祭献,进献。 ⑥蚩尤:相传是东方九黎部落的首领。 ⑦薮:古“艺”字,种植的意思。五种:就是五谷。一般是黍、稷、菽、麦、稻,泛称农作物。 ⑧罴(pí):一种猛兽,熊属。貔(pí)貅(xiū):一种猛兽,豹属。躯:一种猛兽,狸属。 ⑨荤(xūn)粥(yù):我国古时候的北方部族,即匈奴。 ⑩合符:朝拜诸侯的时候用符契检验身份。 ⑾阿(e):山下开阔平坦的区域。 ⑿迎日推笑:观察天象的时候推算马上要到来的季节、时日等。 ⒀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晋语》中有记载,黄帝的二十五子中有十四人共得到了十二个姓氏,即姬、酉、祁、己、滕、箴(zhēn)、任、荀、僖、姑、儇(xuān)、依。 ⒁轩辕之丘:郦道元《水经·渭水注》中有言:“南安姚瞻以为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邦城东七十里轩辕谷。”上邦城位于今甘肃天水南,考古学家于甘肃秦安大地湾发掘出了距今六七千年历史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秦安与天水的距离不到五十公里,与文献中记载的黄帝部族的活动区域相吻合。 ⒂崩:古时候帝王去世称为“崩”。【译文】 黄帝是少典氏之子,姓公孙,名轩辕。他生来就特别神奇、灵异,才出生不久就可以开口说话,幼年时期恭谨有礼,长大以后诚实勤奋,成年以后博学睿智。 在轩辕生活的时代,神农氏已经辉煌不再、实力衰微。诸侯不仅互相侵略攻伐,而且残害百姓,此时神农氏已经无力征伐他们了。于是轩辕就操练士卒,讨伐那些不前来朝贡的诸侯,四方诸侯都臣服于他。其中蚩尤最为残暴,没有人敢去征讨他。炎帝想欺凌诸侯,诸侯全都归顺了轩辕。轩辕就修行德业,整顿军队,研究气候,种植五谷,安抚百姓,测量四方土地,训练熊、罴、貔、貅、躯、虎等猛兽,与炎帝在阪泉的野外交战。经过三次大战,最终取得了胜利。蚩尤作乱,不听黄帝的号令。黄帝征集四方诸侯的军队,与蚩尤在涿鹿的野外交战,擒杀了蚩尤。四方诸侯都尊奉轩辕为天子,取代了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顺从的,黄帝便去征讨,直到平定了才离去,一路上劈山开道,从来没有安闲的时候。 黄帝向东到达大海,登上丸山和泰山。向西到达空桐,登上鸡头山。向南到达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向北驱逐了荤粥部族。在釜山与诸侯合验符契,在涿鹿山下空阔平坦的地方建立了都邑。黄帝时常迁徙,没有固定的居所,用兵营环绕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百官的官职都用云来命名,军队也号称云师。他设立了左右大监,用来监察四方诸侯。诸侯都很和顺,前来参加祭祀鬼神山川、封禅天地的非常多。黄帝获得了宝鼎,于是推算即将到来的季节、时日。他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来治理百姓。黄帝顺应天地的规律,推测阴阳的变化,制定养生送死的礼仪,研究国家存亡的原因。按时播种百谷草木,驯养鸟兽蚕虫,广泛研究日月、星辰、水流、土石、金玉的状况,身心、耳目都饱经劳苦,水、火、木等用度都很节约。他有土德的祥瑞,所以才号称黄帝。P1-4 导语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本书精选了《史记》中的经典篇章进行译注,方便读者阅读经典与把握历史脉络。 序言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一?),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 城南)人。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散文家。太史令司马谈之子 ,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 在遭受宫刑后继续发奋完成所著史籍,即《史记》,被后 世尊称为太史公。 司马氏世代皆为太史,他们的职责便是整理和论述历 史。司马迁子承父志,继续出任太史令,并承诺一定会完 成史著。《史记》八书中就有《封禅书》一篇,可见他秉 先父之意。他早年师从孔安国、董仲舒,后来漫游各地, 了解了不少地方风俗,采集了不少传闻。太初元年(公元前 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史记》)的创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天汉三年(公元前98 年),李陵战败并且投降匈奴,司马迁由于替他向汉武帝辩 护而身陷囹圄,并处以宫刑,这种酷刑在躯体和精神上给 了司马迁巨大的打击。出狱之后他继任了本由宦官充任的 中书令,忍辱含垢,发奋坚持完成所著史籍,以其“究天 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前后经历了 14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史记》讲述了自黄帝起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 122年)约3000多年的中国历史。全书分为本纪、表、书、 世家、列传五部分,以帝王将相等处于政治中心的人物为 编撰主线,以本纪、列传和世家为主体,占据了绝大部分 篇幅,而且它们记载历史的方式都是为著名的历史人物作 传,所以说,司马迁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新体例。 “本纪”是整本书的提纲,它以王朝的更替为骨架, 按时间顺序对帝王的言行政绩进行记述;其中五帝、夏、 殷、周、秦是记载先秦历史的五个篇章:秦始皇、楚霸王 项羽、汉高祖刘邦、高后吕雉、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 和汉武帝刘彻是记载秦汉历史的七个篇章。“表”是利用 表格来简单列举世系、人物和史事。“书”主要记述制度 的发展,涉及的内容包括礼乐制度、天文兵律、社会经济 、河渠地理等方面。“世家”主要记述的是子孙世袭王侯 的封国史迹以及特别重要的人物事迹。“列传”记述的是 在帝王诸侯之外的其他具有象征性的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 以及少数民族的传记。 《史记》被视为“二十四史”之首,与后世的《汉书 》《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对后世史学与 文学的发展都具有极其深远且巨大的影响。刘向等人认为 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鲁迅也曾赞誉 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见《史记》一 书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书中精心选取了“本纪”“世家”“列传”中的著名 篇章,并设有注释、译文版块,以便于读者能更好地理解 原文要义。由于编辑能力有限,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敬 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体制完备、贯通古今、内容广博的百科全书式通史。记述了上至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时期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开创了中国传记文学的先河。本书选取了本纪、世家、列传中的部分内容,并精选了其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希望读者能够更直观、更感性地了解历史。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